当我们遇到困难,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法解决的时候,就需要改变思维了,不能顺着先前的思路去想,而是应该寻找一个新的思路。任何人、任何事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人类长久地发展下去,而只有改变,才能让人拥有创新的血液。
想要成功,我们就不能安于现状,安于现状就会让我们变得自满,让我们裹足不前,让我们变得颓废,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每一个安于现状的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只有那些敢于创新的人,敢于改变自我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上帝的青睐。这是因为不安于现状会激发人的创造力,会让我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要持有不安于现状的态度,这样才能让我们更有追求,能接触到我们不曾接触的事物,挖掘自身的潜质,赢得人生的一次次胜利。一个随波逐流、安于现状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不安于现状、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人才会成为胜利者。
在奥巴马刚开始参加竞选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因为无论在从政经验上,还是实力背景上他都不如他的对手,但是他却能赢得美国人民的支持,这与他善于改变思路,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来剖析美国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告诉他的听众,美国需要改变了,现在改变的时候到了。
奥巴马以满腔的热情,述说了自己参选的目的,也点燃了改变国家现状的希望之火。奥巴马在整个演讲中,没有像其他竞选者那样,信誓旦旦宣讲自己将来要如何,而是用实实在在的事实和道理去说服听众,鼓舞听众,让美国人民相信美国梦的重新到来,并以极其平稳的心态,平静的语调,把自己心中的愿望一点一点地传递给听众。
奥巴马知道人民想什么,需要什么,他在社区工作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一点,而那种经历成了他现在最锋利的武器。于是,他从事实出发,用一段话来说明民众的现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去改变整个残破的死刑体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税收体系改革得更公平和公正,更益于工薪阶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过了那些愤世嫉俗者所认为永远不能通过的伦理改革法案。”
不仅如此,奥巴马将自己的重心建立在和平美好的美国上,让听众意识到自己就是实现这种改变的唯一人选。他综合概括了过去在社区工作多年,虽然薪金甚少,工作任务量巨大,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的目的,“通过这份小小的工作来为创造一个更好的美国做点贡献”。
为了打造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美国,先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斗争,既然先辈们能做到,那么我们也能做到,我们应该完成自己的使命,做自己能做的工作。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说的:“这仅仅是胜利而不是我们所寻求的变化,这是我们唯一去做出改变的机会。如果我们回到原来的老路,那么什么也不会变,改变也永远不会发生。这是真正需要天才的时刻:美国会发生变化。我们的社会应该更完美。我们已经拥有了我们将来能够实现的希望。”
奥巴马一再地向美国人民宣扬改变,是因为现在的美国确实需要改变了,布什政府所留下的问题,需要一个英明的总统去解决,如果按着原来的路来走的话,那么一切还是原样。奥巴马清楚美国人民需要什么,所以他的这种改变说到了美国人的心里,让他们在灰色的季节里重新看到了希望。
当下的美国在奥巴马看来是最艰苦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在所难免。人也一样,人在艰苦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安于现状,人生的希望在于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望和动机,如果一成不变地生活下去,那么人生就会变得单调、无聊。如果我们去总结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我们会发现:成功人士总是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看待生活,看待这个世界。他们知道,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能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些雄心勃勃的人本来是满怀希望地出发,最后却在半路上停了下来。因为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就满足于现有的温饱和生存状态,开始虚度余生。
如果我们只是安于现状,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更不可能有进步,只会在原地不停地转来转去,最后导致失败。常用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习惯,渐渐变成思维定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定式是思维的惯性和惰性。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定式,于是我们常常以想当然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主要部分。”
人的思路应该更宽阔些,眼光应该更加长远一些,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到表面,应该深入到事情的内核中去,去体会每一件事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法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思维了,不能顺着先前的思路去想,而是应该寻找一个新的思路。任何人、任何事的生命力都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人类长久地发展下去,而只有改变,才能让人拥有创新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