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胜有声(1 / 1)

19世纪60年代晚期,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提出了“7%-38%-55%定律”:人们在交流的时候,情绪信息中只有7%来自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而另外38%则来自语气,剩下的55%来自其他非语言性的身体表达,即所谓的“肢体语言”。

梅拉比安的这一观点在此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相信,只要会观察小动作,便能推断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有些肢体语言,我们天生就能读懂,并不需要后天的学习。例如,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在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后都会不自觉地做出相同的姿势:他们高举双臂,抬起下巴以示胜利,即使盲人也不例外。还有热烈的掌声,同样是人类通用的传达思想和心情的表达方式和沟通形式。对于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来说,掌声表达的是肯定、鼓励和拥护;而对于接收者来说,则是成功、收获和荣耀。表示失败的动作也同样一看就明白:弯背,垂肩,有的人还会用手抓挠颈背,然后踢起尘土或脚边任何可踢的东西,埋着头慢慢走向休息处。

肢体语言虽然无声,但其具有的鲜明而准确的含义,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譬如,星期天,忙碌了一上午的妻子吃完午饭后刚睡着,丈夫轻轻打开窗户准备让正在楼下玩耍的女儿回家做作业。为了不吵醒妻子,丈夫没有大声呼喊女儿,而是朝她招了招手。女儿看见爸爸的手势后,顿时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便迅速朝家走来。这时,丈夫抬手一看表,不到一点半,心想还可以让女儿再玩一会儿。于是,丈夫又向正朝家走来的女儿挥挥手。女儿看见爸爸的这个手势后,稍微一想,便又调转头,兴高采烈地和伙伴们玩去了。整个过程丈夫没有说一个字,仅凭两个简单动作,便和女儿完成了两次“无声胜有声”的沟通。

同理,大街上的交通警察指挥来来往往的汽车和行人,靠的也是这种无言的体语。而一些目的性很强的动作,则完全可以看作一种行为的信号。譬如,书店里,某个人踮着脚去拿书架上的一本书。然而,尽管他已把脚踮得很高,还是够不着。这时,他旁边身材较高的营业员注意到了他的这个动作,于是,从架上拿了那本书递给了这位顾客。营业员是怎么知晓这位顾客的心理的呢?这正是因为顾客的动作表现了一种难以被人忽视的窘境:“我需要帮助!”

还有些肢体动作,比如咬嘴唇、摸鼻子、揉眼睛、摩擦前额、倾斜身体、抱手臂等,所表达出的信息并不是那么明显和绝对,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场景去揣摩、推敲。假若揣摩得正确,你就能发现一些人们不愿表露的真实想法。比如,一位年轻女孩告诉她的心理医生,她很爱她的男朋友,与此同时却又下意识地摇着头,眨眼速度也比较快,这就否定了她的话语表达。

可见,在与人面对面交流时,要想真正了解交谈对象的话语意思,在认真倾听其述说的同时,还必须认真解读对方的体语。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在传达着他的真实想法。同样,对方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了解到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开始关注并探究肢体语言的密码吧!那些曾经被你忽视的非语言信息才是读懂对方心思的最可靠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