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晚年对门人说过:“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传习录》下)又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同上)认为若能直下悟此良知,就能一了百当,即所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同上)。这无非是以良知为现成的论调。因此,他当时在师徒之间交谈时说出“满街人都是圣人”(同上)的话,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现成派的学者接二连三地提揭此语,并要人直下悟入。现成思想的萌芽,如前所述,在王学之源的陆学中就能看出。下面的问答能很好地说明此事:
某(詹子南)方侍坐,先生(陆象山)遽起,某亦起。先生曰:“还用安排否?”(《陆象山全集》卷35,《语录》)
象山教导詹子南要像鸿毛随风、巨鱼跃海那样,若信得吾心之实在,就能够直接做到行动的无碍自在。他把揭示高远的理想,坚持道的纯粹性、客观性,在现实中建立严格规范的朱子“性即理”说,当作陷于支离的学说,而提倡具体的、流动的“心即理”说,认为“恶亦可害心,善亦可害心”(同上书卷34,《语录》),主张尊崇心的自然性,并且指出了自家堂堂之心即主人公的存在,还指出了自我的自立与自信的重要性。
这对于受到朱子非难的陆子——朱子非难陆子所说的“若只识得一个心,则万法皆流出”是“未脱相对之境”的“作茧自缚”——来说,这样讲也许是很自然的。由此不难看出,继承了陆学并显示出陆子所宗的心之根本而发展了“心即理”说的阳明,流露出现成论的主张和思想是很自然的。可以说,从陆王之学特别是王学那里,已可预见到现成派的产生!只不过阳明当时虽然主张现成论,但并不以现成论为究竟话语,直到其门人王龙溪和王心斋那里,现成论才被视为学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