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上卷)·陆澄录》)
【译文】
问:“宁静的时候也觉得此心把持得不错,刚一遇到事情就又不一样了,为什么呢?”
阳明先生说:“是因为只知道下静中修养的功夫,而不用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稳不住。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
【解析】
这节谈的是修心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初学心学的人,静坐息心是入门的功夫,假如在这个阶段取得了成果,那就是达到了“意思好”的境界,也是可喜可贺,毕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也是陆澄讲这段话时所达到的境界。但是他紧接着就提出了遇到的下一阶段的难题——“遇事便不同”,在阳明的时代和后世的无数心学修炼者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就是倒在了这五个字面前。
什么叫“遇事便不同”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有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众人相处,平静如水的情况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得像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小人脸上又没有写字,整个世界一片祥和之气,这个叫“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事情来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在马路上被汽车撞倒,十八个路人相继从其旁边经过,无一人伸出援手,这十八个人中,也许还有平时被人认为可以称为“君子”的人,但是就在这一刻,他们的“君子”外衣被撕下了,一丝不挂的小人显形了,这个叫“有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所以阳明说如果“徒知静养”,功夫还是没有到家,就像是说上了小学三年级的人绝对不能算作小学毕业一样。更关键的还是要“克己”,克己就是在应事接物时随时随地克制心中不正的私念,这个既是心学的修炼方法,也是修炼所要达到的目的,这就叫作“事上磨”。
这里我化用一首佛家的诗,来阐释一下“事上磨”这三个重如千钧的字:
此生难得今已得,心学难闻今已闻。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
如果能真正领悟这四句的含义,这本书你就不用看了,整本《传习录》也可以烧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