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1]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2]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传习录(上卷)·徐爱录》)
【译文】
阳明先生又说:“‘格物’的‘格’字,就像《孟子》中的‘大人格君心’的‘格’字一样,是革除心中的‘不正’,以保全心的本体的‘正’。只要是意念所在的地方,就要革除心中的‘不正’以保全心的本体的‘正’,这样就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这就是‘穷理’。‘天理’就是‘明德’,穷理就是‘明明德’。”
阳明先生又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看到父亲自然知道孝顺,看到兄长自然知道敬爱,看到小孩落井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这就是良知,不需要向外寻求。要是良知的生发没有私意的阻碍,就达到了所谓的‘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的境界。然而普通人不能没有一点私意的阻碍,所以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战胜私意,恢复天理。心中的良知没有任何阻碍,得以充塞于内、流布于外,就是‘致知’,‘致知’就是‘意诚’。”
【解析】
阳明说,“格物”的“格”字,和《孟子》中的“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的“格”字是一样的意思,这句话是“只有大儒才能纠正君主心体上的过失”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到,“格”字是纠正的意思。
“格”字“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看到了吧,“格”字不是格斗的意思,也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推究的意思。“格”的意思是“将不正的扭转为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格物”解释成这样了:将心中意识从偏倚的状态扭转到正道。将心中导致偏倚状态的私意纠正了,其状态就是“存天理”,也就是“明明德”。
然后,阳明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接着就是举例子:“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里说的“知”是心的本体,实在是一个“原概念”。什么是“原概念”呢?这是我自己创造的一个词,因为在现有的词汇中我找不出表达这个意思的词。在物理学中,我们学过,人在探索构造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时,一度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无法再分割的基本粒子,当然后来人们发现原子还不是最小,原子中还有质子、中子、电子等,但是原子作为描述最基本物质构成的概念被继承过来,人们在说某些最基本的分无可分的东西时,喜欢说“原××”。
“知”作为心的本体,确实是一个说无可说的概念了,人心对外在和内在具有感知能力,这是人心与生俱来的功能,是一种本然如此,没法找出更多原因的能力,至少就目前而言,人类对于人心为何具有感知能力是无法做出更多剖析的,所以我自己称它是个“原概念”。
对于人心的“知”的功能只能说这么多,但是须要明白,“知”的功能是阳明心学中一个核心的关注点,其他的一切都是以人心具有“知”的功能为基础才展开的。接下来说的“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是指心在没有私意障碍的前提下,能自然而然产生良知。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阳明举的这三个例子都是偏于伦理方面的,那是不是说阳明心学就只是一种适用于伦理方面的学说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是。至于原因,在前面我们谈“至善”这个概念时已涉及过,请参看。
而“格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常人不能完全没有私意障碍,这些障碍让人们本来就具有的良知昏暗不明,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1]“大人”句:语出《孟子》,原文是“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2]孺子入井:出自《孟子》,原文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