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述,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考中状元后,被立即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当时王阳明年仅十岁。
明朝翰林院内的职务有好几类,修撰只是其一。这一职务相当于天子的顾问或秘书,不直接参与政治。只有状元才有资格被授予这一要职。可以说当年龙山公获得这一职位是非常荣耀的。
龙山公成为翰林院修撰之后,日益思念尚在家中的老父竹轩翁,希望把父亲接到京城来,安享晚年。翌年,成化十八年,竹轩翁和十一岁的小孙子王阳明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前文已述,王阳明五岁时就显露出神童的潜质,当时竹轩翁在一旁读书,听完他便能立刻背诵出来。赴京途中,竹轩翁顺便游览了江苏镇江的金山寺。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和扬州隔江相望,自古以来就是观景览胜之佳所。
竹轩翁在金山寺设赏月之宴,招待宾朋,觥筹交错间,陶然而醉。竹轩翁诗兴大发,但一时无应景的佳句,这时阳明对他说:“祖父,给我笔。”
竹轩翁非常惊讶,问他:“孺子亦能赋耶?”
王阳明立即作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顿时,四座皆惊,众人啧啧称奇。有人想再试一试王阳明的诗才,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吟诗一首。阳明不假思索,随即应口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两首诗都显得过于外露,缺乏古意——中国诗歌和绘画讲究一个“藏”字,所以会刻意避免过于外露——所以不能算作佳作,但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已实属不易。
前一首诗的大意是:“微醉之际,披着月光倚在妙高台上远眺伸入江水中的金山,这时的金山看起来仅有拳头般大小。远处传来清幽的箫声,山洞里的龙也许已经睡了吧!”最后一句“玉箫吹彻洞龙眠”描述了一种仙境般的清幽境地。
后一首诗的幻想更为奇妙,似乎预示着王阳明终将成为一位大哲人。在这首诗中,山和月因为观赏者心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大小之别,诗歌的境界也超越了世俗,达到悟道之人的水平,充满禅诗的意趣。
以上的解释都是后人所为,当时十一岁的王阳明未必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但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出王阳明在少时就具备了洞察万物的慧根。山和月的对照,大和小的对比,少年时代的王阳明似乎已参透了《庄子·齐物论》中的理论。
听完王阳明的《蔽月山房》,四座宾朋更是惊叹,他们对竹轩翁说:“令孙声口,俱不落凡。想他日定当以文章名天下。”
王阳明听罢,反驳说:“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小小孩童竟有如此认识,大家都赞叹不已。
据传,王阳明幼时沉迷于象棋,并因此而耽误学业,父亲龙山公震怒,将棋子全都扔进了河里。王阳明为此还特意作诗一首:“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到清人撰写的《坚瓠集》中。(见东正堂《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四《年谱一》)
因为沉迷象棋,遭父亲斥骂,就能作出如此诗歌,真乃天才也。后来,王阳明被贬谪到龙场之后,作过名叫《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的诗,其中有一句是:“谩有虚名拟八叉。”
“八叉”是取自“八叉手”的典故。据说晚唐诗人温庭筠叉八次手,就能作诗一首,后来借指才思敏捷、立即成诗之人。上面这句诗是王阳明对别人评价自己是“八叉诗才”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