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盛,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
王阳明告诫世人,在做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来随机应变,制定相应的、正确的方法。
世界瞬息万变,人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才能因地制宜、因时而化,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王阳明在平定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始终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原则。他没有把起义农民当成打击对象,而是把杀人越货的盗贼和被迫铤而走险的贫苦民众区别开来,把首恶和胁从区别开来,把愿意改恶从善和坚持不改区别开来。具体到个人,王阳明更是谨慎从事,即使犯了罪,也要根据认罪的态度来决定处罚。
为了给胁从者、愿意悔改者机会,王阳明在每次采取行动之前,都先发布告,劝谕误入迷途者改恶从善,弃旧图新。在征战过程中,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制定制敌政策。在平乱之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奏请皇帝,批准增设县治、管关隘检查的巡查司,或者改变布局不合理的巡检司治所。
王阳明根据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地、因事、因时制宜,并没有墨守成规。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与原有的计划有所不同,面对改变的时候,智慧之人往往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通过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的目标。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十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不知用什么方法弄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
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为什么先生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呢?”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生存,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礼呀!”
孔子处理事情从容淡然,原因就在于他有着因时而化、因地制宜的头脑。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应懂得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因为变则通,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在飞速发展变化着,身处其中的人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顺势而变,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随机应变、顺势而动,无疑会对我们适应生活、适应现实变化有很大的帮助。正如王阳明所说:“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