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创新绝非是点子主义,也绝非是灵感的闪现,任何创新都是在实践中慢慢完善的。我们有了创新商业地产的思路以后,先是学习国外的做法。第一,外国的购物中心都在远郊,因为他们有汽车文化。第二是占地面积特别大。国外人口少,土地比较便宜,欧美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者做购物中心,土地价格极低,甚至白送土地。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少,也不会有免费的地,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向空中发展。我们的第一代购物中心就是向空中发展,做一个五万平方米的大楼,地下是停车场,一层是精品店,二层、三层租给沃尔玛,四层卖家居或者设计成电影城。
后来,我们发现光有沃尔玛不行,它带来的客户对于其他店铺的消费贡献度太小,所以又做了改进,产生了我们的第二代购物中心,那就是组合店,有百货、超市、电影城、美食广场、数码广场等业态。大概每个项目有六到十个不同业态的主力店,这样就避免了只有一个主力店,目标客户不对称的问题。
为了解决第二代购物中心回报率差的问题,万达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做了以宁波、上海、北京为代表,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万达的第三代购物中心。其中,50%—60%是主力店,40%—50%为室内步行街的中小店铺。零售业态大概占60%,40%是休闲娱乐、餐饮文化等业态。这种设计既避免了投资风险,又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2005年王健林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
1988年年底,王健林注册了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自己做起了老板。公司成立后,没有开发指标,看着要一起吃饭的三十几个弟兄,王健林只得低声下气去求人。软磨硬泡之下,终于拿到市政府附近的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这个棚户区曾被三个市里的大公司先后看中又踢开,都是进去一算账觉得肯定会赔钱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但王健林初生牛犊不怕虎,他高喊着“我干”。项目要到了,回到公司一算账,大家都晕了,说人家测算的都是亏损,我们怎么能不亏损?他们测算当时大连市的最高房价是1000多元,王健林说我们卖1500不就挣钱了。他们说你凭什么卖1500,卖1000都不一定有人买!王健林乐观地说,那就动脑筋想办法把它做到1500。
情势所迫,公司创新的萌芽也从此开始。凭什么卖?王健林和团队一起动脑筋搞了四个小小的创新:第一,做了一个明厅。20世纪80年代的房子都是没有明厅的,进门后就是狭窄的走道,万达别出心裁做了一个大明厅,并且带有窗户。
第二,做了一个洗手间,大约五平方米。当时,一般人家是不附带卫生间的,按照规定只有县团级以上干部的住房才可以配备洗手间。万达开了一个先例。
第三,安装了铝合金门窗。当时大多人家都是木头窗或者钢窗,万达在材料上实现了创新。
第四,安装了防盗门。当时,盼盼防盗门刚刚出现,每个只卖八九十块钱,王健林看重它比木头门稍微结实一点,于是给每家每户都安了一个防盗门。安上之后,建筑成本一平方米才增加了几十块钱,这也是当时最大的创新。
在当时,这几个看似微小的创新都是非常新鲜的。王健林开动脑筋,打破常规,只是改动了几处小地方,就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创新完成后,该怎么把它推出去呢?王健林首先想到的是做广告。但在当时报纸不像现在这样五花八门,只有两份报纸且都是官方的,是不能做广告的。于是,王健林转变思路,去跟电视台谈,那时刚刚兴起港台电视剧,王健林便突发奇想在开头放一段广告,中间放一段广告,电视台同意了。就这样,电视剧播出之后,全国人民都看到了王健林的房产广告。
就是这几点小小的创新和一点变通的营销,刚刚开工的一千多套房子被一扫而光,而且是以均价1580元/平方米卖出去的,创造了纪录。棚户区虽然很旧,但是地理位置较好,再加上这些颇具吸引力的小创新,很受购房者的喜欢。
棚户区项目赚了一大笔钱,接近一千万的利润,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也是王健林和万达掘到的第一桶金。反观这件事情不难得到一个启发:棚户区的改造并没有设想中困难,因为棚户区都位于城市中心,主要是看房地产商如何去创造,有时候即使是微小的创新,也是可以实现重大突破的。
从此之后,王健林和万达就一发不可收了,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万达也成为全中国房地产行业里第一家1988年就进行城市旧改的企业,而且闯出了路子,打破了当时计划指标的说法。可以说,万达就是靠微小的创新闯出来的。
“微创新”是对传统技术路线的颠覆,想要成为未来的创新者,就要抛弃传统的技术创新至上的路子,拥抱应用创新。不精通微小之道,就不能洞悉全局。
当今时代是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几乎所有创业者都感觉到创业的艰难。但凡事都有两面,对有些人来说,生意越难做,就越有钱赚,因为他们总能棋高一着,靠自己独具匠心的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的眼球。
26岁的温州青年陈君毕业后一直在父亲的服装厂里工作,血气方刚的他一直想着能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一天晚上,闲来无事的他把电视机打开,很快便被一部韩国电视剧给深深吸引住了。剧中的男主人公因故和初恋女友分手,直到30多年后,两人才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相逢,情景十分感人。
看完电视剧后,躺在**的陈君久久不能入睡,满脑子都是电视里的情景:初恋是甜蜜的、美好的、难以忘怀的,对于昔日的情人——数十年前跟你在机场话别的情人,流着眼泪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情人,曾跟你相互追逐、嬉戏的情人,时常浮现在脑海深处的情人——一旦重逢,那是多么令人感动、令人兴奋的事啊!
岁月匆匆,红颜易老,但是人们仍然会期待与昔日的恋人再一次相遇,以便拾回青春时代那些美丽的影子,这样也就等于找回了自己的当年,找回了自己的青春……
想着想着,陈君的大脑中突然闪过一个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开一家专门替人寻找初恋情人的公司会不会大受欢迎呢?想到这里,陈君激动得立马从**爬了起来。
陈君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第二天他就注册了一家专门为人寻找初恋情人的公司,公司名叫“FL服务公司”,由FIND和LOVE的首字母组成,表示“寻找爱情”的意思。一个月后,他的公司正式开张了。
果然不出陈君的预料,公司开张后,生意果然好得出奇。他把“替您寻找初恋情人”的广告刊登在报纸和杂志上,头一天就接了100多单生意,以后平均一天有70单。按每单收费500元来算,一天的营业额就高达35000元。
后来随着公司逐渐成熟,陈君还开展了一些替人寻找失散亲人、老同学、老战友之类的业务,用陈君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帮助别人获得感情慰藉或弥补感情创伤以赚取相应的报酬。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不断创新呢?下面几个方法值得借鉴。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要想拥有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的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一种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的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另辟蹊径,深入开掘。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尤其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更不可一味“老生常谈”,重复他人说过无数遍的话,而应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不同的看法。
第四,要有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是创新的重要条件,看问题的时候多一些怀疑、多一些批判,有助于进一步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只要从小处着眼,善于思考,创新无处不在:多买几个便利贴、午休时花十分钟看专业书、缩短回复电邮的时间……微小的改进和创新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只要坚持下去,这个支点也是可以撬起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