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我是说呢,这个胆子大,就是创新,就是要敢闯敢试。我说脸皮厚是什么意思?创业者初期不要怕求人,不要怕卑躬屈膝,你脸皮厚一点儿。脸皮那么薄,这个也不敢求,那个也不敢求,这个不敢请教,那个不敢请教,怎么能成功呢?先把前面、后面抹掉。
听众:那您有没有说过一句话,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自己胆子大,这句话您说过吗?
王健林:说过,我是说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就是说你读的书再多,水平再高,如果你从创业角度,不敢闯,不敢试,就永远不可能成功……最狂妄的事情,我告诉你们,我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有当兵之前,去爬一棵树,那棵树没有人敢爬上去,那我就一定要坚持爬上去,啪啪掉下来,胳膊摔折。还有一次,有一个栏杆,啪啪啪大家跳,我跟比我大两三岁的同学比,他们跳过去了,我一看这个,这边没人敢跳,我也去跳,嘎吱一下,被绊倒,再摔下去,胳膊又摔断了。
——《开讲啦》节目对话
今天中国的创业环境逐渐在恶化,大企业越来越多,垄断的实力越来越强,包括许多民营企业也越做越大,留给小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小。我在三年前提过一个建议,就是关于复制中小企业的建议,我做过一个统计,从1994年到2007年企业的总数在逐年减少,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大家没有创业的勇气了,现在很多人指责大学生不敢创业,其实我想说,重要的是,现在环境也不太好。但是,环境越不好,创业的人越少,勇气和胆量是最重要的。
——优米网《在路上》快问快答之“80后”、创业、企业
王健林有一句名言: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他在很多访谈节目和演讲中都提到过这句话。王健林认为,书读得再多,水平再高,从创业角度来讲,不敢闯,不敢试,就永远都不可能成功。
2010年,某权威机构就当年大学生创业状况得出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只有1%,相比1994年的百分之七点多,创业的人越来越少。跟国际相比,更是相去甚远,2010年美国大学生创业率是20%。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呢?王健林有自己的见解:“说明现在大学生创业出现了问题。问题在哪里?大学生创业究竟最缺什么?当然,现在大企业越来越多,(存在)各种环境问题。但我觉得大学生最缺的是创业的勇气,这种胆识。”
古人有一句话是“富贵险中求”,这句话很受王健林喜爱。
王健林的父亲是一位职业军人,拥有可供其回味终生的熠熠生辉的阅历。在创业之前,王健林已经拥有一份值得骄傲的履历:与中国很多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一样,王健林是职业军人出身。16岁那年,他就成了沈阳军区的一个“娃娃兵”。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他用令人艳羡的速度一路升迁,28岁的时候就成了正团级的军官。
军队教会了王健林很多东西,他洞悉了信念、纪律和执行力对一个组织的重要性,并在之后的创业和经营中将这些理念发挥到了极致。1986年,32岁的王健林为了响应国家“百万大裁军”的号召,毅然离开部队,转业担任大连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健林成为公务员后,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
王健林在“主任”的位置上干了两年,1988年他做出了决定:他不甘心在公务员的位置上庸庸碌碌地走完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一生,他要摆脱束缚,去干点儿富有创造和挑战的事情。
当时,西岗区房管处下属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房地产公司,因总经理的经营问题负债几百万,濒临破产。这是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烂摊子”,但王健林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烂摊子”。1988年年底,王健林注册了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
“当时,注册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至少要100万,王健林就向一家房屋开发公司借了100万元,他还要承担20万元的利息及50%的担保。当时既没有办公场地,又没有工作人员,有的只是区政府淘汰的双排座农夫车,可谓是赤手空拳打天下。”曾有一家媒体这样描述道。
这个生死未卜的挑战,多数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王健林却大着胆子,抱住了这个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炸药的“定时炸弹”,随后凭着微小的创新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拆迁回迁问题杂、成本高,没人愿意干,我们是大连的第一个。”他曾对一个采访者谈起将当年的棚户区改造成今天大连著名的“北京街”的那段往事,“确实挣了不少,钱哗哗地来!800多套房子,一个月就卖完了,一下子挣了1000多万!”
在此之后,王健林的胆子越来越大,他承接的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高。他开始在大连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用了两三年时间就使自己变成了“大佬”。
没有敢闯敢试的精神,再好的创意、再周密的计划也都是纸上谈兵,唯有把握机会、放开手脚,才会看到成功的曙光。
万达从无到有,靠的是王健林敢闯敢干、敢试敢拼的“大胆”精神,这样的精神在另一个创业故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别人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许家印却是兜里有两块钱要做20块钱的事情,拽也拽不住他。”前美银不动产的中国总裁用一句话概括出了合作伙伴们眼中的许家印,一个敢于去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的人。
从贫穷的乡村里走出来的许家印一直希望能够为家乡做些贡献,在将恒大做成功之后,他就想做点儿事情帮助村里的人脱贫。许家印出生的地方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的一个小村子,这里人丁兴旺,现在已经有几千人口了。种地是当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养家糊口,村里的小青年都跑到外地打工去了。
“怎么让生我养我的村子富裕起来呢?”所谓想致富,先修路,于是许家印给村里捐了80万元,遍地土坷垃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铺的路可以和别处一样,但要致富还要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行。许家印提出给村子办个大型的养殖场,专门饲养牛和鸵鸟。养鸵鸟?这确实是件别人不敢去想的事情,除了在电视上见过,村子里的人对鸵鸟没有更多的了解,更不用说养殖了。
村子里的人担心的事情很多,比如之前没有养过,没人懂这个,缺少内行人;比如养殖技术能不能学得会、学得好;再比如赔了怎么办等。他们和世界上大部分人一样,在遇到新生事物时,能说出许多个“不可能”和“做不到”,却不愿意去冒险试一下。对于许家印提出的这个主意,村里的人都说,和他比大家还是缺乏想象力。
从一个小山村考到大学,成为国企的处级干部后下海经商,从原来的钢铁工人跨行成为房地产公司老板,积累了资本后又涉足影视、体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许家印一直都是从“做别人不敢去想的事情”中获得先机。去想去做就意味着冒险,但不去想不去做就只有一成不变,谁希望自己过着几十年如一日般重复的日子呢?
在刚刚进入房地产业时,许家印就将房地产业的老大万科作为自己追逐的目标,而且在公开场合从来不避讳自己的这种想法。这相当于一个毛头小伙子在向一位久经沙场的老者下战书呢,如此冒险的精神正是许家印后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从拿地到开发战略,许家印一点儿也不含糊,他求胜但也求稳,这是保证冒险不变成冒进的关键。之后,他带领恒大一路狂飙,万科十年做到的指标,恒大一年半就完成了,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震惊。
在保持稳健和清醒的前提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这才是许家印的取胜之道。
有一句流行语是: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里所讲的“偏执”实际上就是一种敢闯敢试、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凡是认定的事,“偏执狂”都会执拗到底,不管对错。因而,他们在“不管对错”的过程中,也屏蔽掉了“给自己找借口”的风险,在坚持的同时,“风险系数”也随之降低,因而他们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