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挤兑潮——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 / 1)

胡雪岩最后面临的一击便是李鸿章手下盛宣怀导致的挤兑潮。胡雪岩早先就听说过盛宣怀,但并没有把这个人太放在心上。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胡雪岩是左宗棠的左膀右臂,这样的关系是不可能让这两人走到一起的。但是,当初有一件事情却让这两个人想到一块去了,那就是当年两人都向各自的大人提出过设立电报局的想法。胡雪岩向左宗棠提出之后,左宗棠马上禀报太后,请求设立电报局。但是当时朝廷内忧外患,其他国家正要逼近大清,太后经过朝堂商议之后,毅然以扰民乱众、分散军心为由把这件事给驳了回来。左宗棠很是生气,不久就因为战事去了两江地区,也就把设立电报局的事情耽搁了下来。但是李鸿章却没有因此而耽搁此事,盛宣怀向李鸿章提出此事之后,李鸿章没有直接向太后禀报,而是通过李莲英事先打听到了太后听到左宗棠建议之后的生气之举。盛宣怀在此献计于李鸿章,他提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先把电报线架起来,到时候让太后看到成功先进的电报,自然也就会同意设立电报局了。李鸿章采取了盛宣怀的建议,于是召集工人,聘请先进的技师,架电报线。在天津试验成功之后,当太后看到成果也很高兴,于是就同意设立电报局的事情,而盛宣怀也因此而获功封赏。1881年慈禧太后命盛宣怀为电报局的督办,主持电报局的一系列工作。

在这件事情上,盛宣怀做的的确比胡雪岩精明,但是,当时的胡雪岩并没有像盛宣怀那样看重名利和赏功。胡雪岩在那时候,正巧看到了在洋人压榨下的江南生丝的生意,同时这也成为胡雪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法战争迟早要开战,朝廷再次宣召左宗棠回军机处主持军事战备,而此时的胡雪岩却正好在上海挥巨资购买生丝,准备和洋人进行一场生丝大战。李鸿章和盛宣怀也开始打胡雪岩的主意,利用左宗棠不在其身边这个机会,想要狠狠地给胡雪岩一记重创。

盛宣怀先是从胡雪岩收购生丝方面给他打击,他知道胡雪岩每年大量收购生丝,几乎垄断了整个生丝市场,连外国人也买不到江南的生丝。于是就通过自己电报局的报告以及自己心腹的视察,知道了胡雪岩联合各地华商一起收购生丝,以抵制洋人市场。于是盛宣怀一方面以华商的身份开始收购生丝,另一面却把生丝卖给原先胡雪岩的客户,并通过洋行席正甫的关系而迫使这些客户不去购买胡雪岩的生丝,盛宣怀要让胡雪岩的生丝都积压在仓库里,难以出售。但是,胡雪岩财大气粗,还算是拼得起,由于胡雪岩的势力太过强大,他依然占据着生丝的主导市场地位,但是最终盛宣怀的目的在各种突发意外中达到了。

中法战争带来的金融危机,着实给了胡雪岩一记重创,但是尽管胡雪岩仓库里的生丝发黄变烂,最后低价抛售,对于胡雪岩来说都算不上是致命的重创,胡雪岩的承受能力是无比的坚强。但是,接下来盛宣怀引起的挤兑风潮却难以让胡雪岩再有喘息的机会。

之前胡雪岩因为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而向洋人借的近一千八百万两白银,虽然此事是朝廷委托胡雪岩的,但是却是胡雪岩签的字并全权办理的,到时候洋行只管向胡雪岩要钱,而与清政府却无直接关系。汇丰银行提出的要求是十年为限,每半年还一次,而这些钱是朝廷把每年各省的饷银拿出用来还债的。所以,前几次胡雪岩都是按期等候饷银的到来,然后还给洋行,然而这一次,却发生了意外事件。

盛宣怀向李鸿章建议,这是整倒胡雪岩的最好时机,于是李鸿章和盛宣怀想了一个对策,让胡雪岩顷刻间崩溃。

先是李鸿章向慈禧太后禀明了胡雪岩当初向洋行借款之时所贪的巨额回扣,慈禧太后听了李鸿章说的这件事情,便立刻凤颜大怒,但是由于没有证据,也不能随便把胡雪岩处置了,只好把这件事情交付给李鸿章去查明办理。

李鸿章回到上海之后,便找到盛宣怀一起策划方案。盛宣怀早就想扳倒胡雪岩,于是想到利用这次各省的饷银来给胡雪岩一击。按照惯例,每年各省的饷银一到,上海道台邵友濂就会给胡雪岩送去,让胡雪岩还给汇丰银行。但是这次,李鸿章却插手了此事,盛宣怀找到邵友濂,并以李鸿章的名义让邵友濂把饷银延缓二十天再交予胡雪岩。

面对迟迟没有到来的八十万两白银,胡雪岩并没有想得那么复杂,他认为只不过是朝廷要延缓二十天而已,二十天后银两自然会顺利地到来。盛宣怀一方面借用席正甫在银行的关系让汇丰银行提前向胡雪岩催还贷款,而另一方面,左宗棠又远在军机处主持军务,无暇顾及胡雪岩在上海的难处。八十万两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胡雪岩此时已经是内空外缺。还款的日期到了,胡雪岩不得不从自己的钱庄里面提出了八十万两还贷于汇丰银行,从而暂时弥补了这个缺口。

盛宣怀在暗地里把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不会让胡雪岩就这么容易躲过劫难,于是他通过自己在上海的眼线把胡雪岩挪用钱庄的钱款的事情给牢牢地抓住了,他想利用这件事情做文章。盛宣怀趁胡雪岩去杭州的时候,在上海放出胡雪岩因生丝赔本又拖欠洋行钱款,而私自挪用钱庄储户的钱来还借款的风声,并鼓动一些人去上海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提款,引起挤兑。开始储户们不太相信,认为胡雪岩实力强大,不会那么轻易赔本的,可是盛宣怀却在暗处把风声喊得愈来愈烈。于是,很多大储户为了自己的利益,便开始相信了这些。一些大储户便纷纷前来提款,这些储户在钱庄存的钱都是大数目的,少则几千两,多则几万两,面对这样激烈的挤兑风潮,上海阜康钱庄已经撑不住了,即将面临破产的结果。而此时胡雪岩正好在杭州办事,一听到上海的风声之后,就想马上回上海处理,但是却被一个人给拦了下来,那就是浙江藩司德馨。德馨与胡雪岩有着深远的交情,他料想到上海那边钱庄出现挤兑风潮,那么杭州也一定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于是德馨就秘密地让自己的心腹从官库里提出了两万多两白银送到了阜康钱庄,暂时缓解了杭州的挤兑风潮。

但是上海那边的情况却已经是陷入了困境之中,于是胡雪岩连夜赶回上海,便立刻派人去上海道台找邵友濂询问饷银的事情。但是邵友濂早已经和盛宣怀以及李鸿章等人串通一气,于是,邵友濂便以外出办事为由不与相见。

胡雪岩看到如此形势,忽然想到了左宗棠,想必只有左宗棠能够帮助他。当时左宗棠远在京城,胡雪岩便给左宗棠发去一封电报,但是盛宣怀却早已利用自己在电报局的权利把这封电报给阻拦了下来。左宗棠没有收到电报,也就不知道上海的情况,自然就帮不上忙。而胡雪岩却还在上海等候左宗棠的回信,两天以后,胡雪岩发觉左宗棠依然没有回应,于是便开始急躁起来。胡雪岩亲自去上海道台府找邵友濂,但是狡猾的邵友濂早已不在府中,只留下一个空空的院子。于是,胡雪岩恍然大悟,有人在故意陷害自己,但是为时已经太晚,上海钱庄的门槛早已经被踏破了。紧接着杭州等各地方的阜康钱庄也纷纷出现了挤兑风潮,即便胡雪岩拿出自己的房契、地契,也没有回天之术了,胡雪岩顷刻间崩溃了。

胡雪岩花费巨资采购的生丝,被迫低价抛售,不但没有获得预想中的利润,还把血本都赔进去了。李鸿章和盛宣怀又利用洋行借款而引发的挤兑风潮给胡雪岩沉重并致命的一击,胡雪岩彻底地崩溃了,胡氏商业帝国也彻底地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