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在还没开办药店以前就已经聘用很多老中医研制出了许多药丸,尤其是“诸葛行军散”更是帮助军营中的战士们度过了极大的痛苦时期。当时战争时期,不乏有洋人参与其中,而洋人也听说了这种“诸葛行军散”,服用过之后,果然发现有明显的疗效。于是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打听,后来知道是胡雪岩所为,于是便激起了洋人对中药的重视和购买的欲望。
后来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不但被国人认可,连外国人也很喜欢。胡庆余堂在洋人那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口碑,胡雪岩为此感到很欣慰。后来胡雪岩听朋友说,洋人做生意都善于运用广告,他们把一种商品的性能、规格等都发在报纸上从而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因此扩展了销售路子。胡雪岩也想把自己的胡庆余堂名号打出去,但是以前一直没有想到好的方式,现在他便想起了做广告。胡雪岩在胡庆余堂大门前面挂起了一个很大的招牌,这样凡是经过胡庆余堂大门口的人都能看得见,不仅如此,他还在上海等各大报纸上登广告,其效果果然很明显。后来,胡雪岩听上海的朋友说在上海有一家报馆,不仅在上海地区报道消息,还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都有发行消息,如果能在这家报纸上登上胡庆余堂的广告,那么全国就都能知道胡庆余堂的名号了。胡雪岩也觉得这样很可行,于是就托人在这上面做广宣。
这种广宣效果果然明显,没过多久,就有一位河北的人到了杭州直奔胡庆余堂,当即定了大批量的“诸葛行军散”。胡雪岩很好奇,因为河北距离北京的同仁堂要比杭州近得多,况且同仁堂远比胡庆余堂知名,为何河北人却来到杭州定制胡庆余堂的药呢?原来,同仁堂虽然是老字号国药,药材也都齐全,但是有的药确实没有胡庆余堂的药疗效好。就像“诸葛行军散”,这种药见效非常快,是同仁堂的药所不能比的。胡庆余堂的药药劲狠,药量也下得够,这样药效才明显,去病非常快,尤其对于老百姓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有的药店开的方子,下药不够狠,老百姓得了病之后,一剂接一剂地吃,不但病痛没去,钱反而被花光了。而胡庆余堂的药不但药效快,价钱也合理,所以深得老百姓的赞誉。
这位河北人正是通过报纸上的广宣而知道了胡庆余堂,并且通过其他的途径购买过一批胡庆余堂的药,发现确实管用且疗效好,便慕名前来胡庆余堂商谈以后的长期合作计划。
胡雪岩没想到一则小小的广告就能带来这么大的效益,而且更高兴的是自己的胡庆余堂能够和北京的同仁堂相媲美,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样也就加大了他对胡庆余堂的重视和监管力度。
后来,胡雪岩善于利用广告,甚至把宣传做到一些一般商业无法涉及的地方。此外他还投资设立胶厂、鹿园等,实行邮寄产业,其配套设施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