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带着胡雪岩赞助给他的五百两银子来到京城,在京城待了很长时间还是一直没有机会能够给自己补个实缺。王有龄心里不时地就会想起远在杭州的胡雪岩对自己的期望,于是他继续在京城不断地寻找机会。
有一次,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当时任职的江苏学政何大人名字叫做何桂清,王有龄忽然想起,当年在渔歌陪伴自己读书的书生也叫何桂清。早年王有龄家曾经客居过云南,当时,何桂清家境贫寒,但是为人好学、勤奋努力,于是王有龄的父亲就让他跟自己的儿子王有龄一起读书。后来没过几年两家就分开了,各奔东西,从此也就再没有了联系。王有龄想到这些,不免觉得巧合,如果这个何大人真的就是昔日伴读的书生,那么自己的前途就有希望了。于是他就花了些银子打点一些人脉,得到了与何桂清见面的机会。
果然不出王有龄的意料,此人正是当年给王有龄作陪读的书生。于是他乡遇故知,见面之后,相谈尤佳。何桂清在得知王有龄的父亲因为为儿子买官而客死他乡之后不禁落下几滴眼泪,毕竟王有龄的父亲当年有恩于他,如今王有龄亲自上门求助,于情于理都应该帮助他。于是在何桂清得知王有龄想在杭州为官时,就立刻想到了黄宗汉。
黄宗汉是何桂清的同门好友,在浙江担任抚台,如果让他帮忙,王有龄的事情必定能成。但是黄宗汉这个人见钱眼开,任何想让他帮忙的事情没有银子都是办不成的。想到这些,何桂清就又拿出了五千两银子连同书信一并交给了王有龄,让王有龄拿着银子和书信马上回到杭州。
回到杭州之后,王有龄将书信和银子又一并交给了黄宗汉,以黄宗汉和何桂清的交情这点忙还是要帮的,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五千两银子。于是王有龄就在黄宗汉的推荐和帮助之下,顺利地当上了一名海运使官,从此王有龄真正地踏入了仕途,走上了官路。
后来,王有龄因为自己的能力顺利地坐上了海运局衙门“坐办”的职位,这个官位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局长,有着实际的权力和意义。当时负责政府粮食的运送,是个油水很大的差事,但是因为一定要保证粮食的准时抵达,因而也并非是容易的轻差事。
王有龄在补了实缺之后立刻去看望胡雪岩,胡雪岩为王有龄能够顺利当官而高兴,同时,他心里也在想,自己当初的决定和判断是正确的。之后,两人更是来往密切了。
王有龄本人其实是很有才能的,之所以前期考试屡次败落,并不是因为王有龄自身能力不足,只是他的官运实在是不济。再加上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还出台了政府卖官的政策,因而,科举的考取在很大程度上也被限制了。王有龄家境又不殷实,所以综合而言,当时以王有龄的条件是很难走上仕途的。但是,古语有:“有志者事竟成”,王有龄一生就只为仕途,再加上有胡雪岩的鼎力相助,所以理想也就能够实现了。
王有龄走上了仕途的道路,同时也为胡雪岩在商业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