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方面,张居正从不徇私情。凡是被张居正重用的人,都是具有大才的人。不管是亲人还是仇人,只要有才华有能力,张居正都会加以重用。张居正上台后就曾说过:“不以己之好恶决定用人取舍,而是根据才能推荐部院人选。”
刑部尚书王之诰与张居正是亲家,其职位也是由张居正大力提拔而来的。但是王之诰确实是一位贤才,在任职之后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政绩。所以,张居正在提拔人才时,朝中的官员并没有太大的争议。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被张居正加以重用的人一定是大才。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真正的才能,即使是朋友或者亲属,张居正也不会徇私用人。因而,张居正在朝执政期间,其用人之道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隆庆元年(1567年),正是张居正进入内阁的时候。当时明朝的兵力非常松懈,边防更是无纪律可言。俺答再次侵犯中原,在张居正与高拱的合力下,边防才渐渐有了起色。张居正明白,边防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他上台之后便开始调兵遣将,整顿军事。
张居正经常与一些边防将士通信,了解当地的军事情况,并且再加以部署。由于张居正知道边防将领的挑选关系着国家的安宁,所以他在挑选边关将领时,既要求英勇善战,还要求将领一定是足智多谋的人。而张居正一旦挑选了合适的人选,便会无任何顾虑地将各个要塞交予对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张居正的用人不疑。
当时明朝有很多有名的将领,包括谭纶、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方逢时、殷正茂、凌云翼等。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北方的俺答与南方的倭寇才无时无刻不胆战心惊。而这些将领中最有名的便是戚继光与李成梁。
隆庆元年(1567年),北方边防的兵力懈怠,于是张居正便将戚继光派往蓟州担任主帅。
戚继光祖籍是山东登州卫,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蓬莱。他的父亲是军中将士,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当时年仅十七岁的戚继光继承父亲的职位,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主要负责当地的海防,防止倭寇的侵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夏,戚继光由于功绩突出被提升为山东都指挥佥事。在后来的十余年里,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都留下了戚继光的功绩。《明史》上这样评论他:“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
张居正进入内阁后,便将戚继光调往北方,管理蓟州、昌平、保定三地的军事。可以说,这个职务是张居正专门为戚继光特设的。目的是想让他多带兵。但是,与之前的职位相比,戚继光此时的职位却是降低了。那个时候的张居正虽然身居内阁,但是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做主的。对于当时的情况,张居正也无能为力。于是,他便上疏隆庆皇帝,将戚继光改为总理兼镇守大将。
戚继光起初到北方时,军中纪律十分混乱,于是他便和谭纶商议,从浙江调来了三千名浙江兵。浙江兵最初便是戚继光亲自训练出来的,每一名普通士兵都能担当要职,军中纪律也是非常严格的。三千名浙江兵到达北方时,正好赶上下大雨。三千名士兵就站立在大雨中,从早晨一直站到晚上,却没有一名士兵喊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北方边防军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戚继光没有辜负张居正的厚望,在上任后便着手开始练兵,随后又从浙江地区招募民众负责屯垦,从而解决了一直以来军粮短缺的问题。
戚继光有两个值得骄傲的发明。第一个是“马步车”。由于身处平原,因此蒙古骑兵十分彪悍。于是,在与蒙古骑兵的较量中,戚继光就想到了用大量的车围成堡垒状,然后将骑兵以及步兵藏在堡垒后。敌人冲过来,骑兵首先与他们厮杀,同时车辆列阵,一旦有大军逼近,骑兵便立刻退回车阵里。等到敌人的骑兵到了近前之后,所有兵力再一起上,这样就会让敌人摸不清动向,最终致使其队形散乱。这样,曾经善战的蒙古骑兵在戚继光面前就讨不到任何好处。
第二个发明是“空心台”。原本京城附近的围墙是由明朝初期的大将徐达建造的。在嘉靖年间也曾屡次修补过,但毕竟是时间久了,因此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损坏的现象。而整个蓟镇的边防长达两千里,如果某一处有了损坏,那么整个边防就都会陷于危险之中;如果每年都出现损坏,每年都进行修补,自然就十分浪费人力和财力。戚继光考虑到这些问题后便上疏朝廷,建议在墙外面修建空心台,也可以称之为“敌台”。空心台高五米,里面呈中空,内设三层,上面设有雉堞,里面可以住上百人,并且可以储存铠甲、粮草、器械。士兵可以在里面时刻观望周围的环境,如果出现突发状况,士兵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兵力。
对戚继光的建议,张居正是十分赞同的,并且他还亲自前往并监督建造空心台。经过三年的努力,共建造了一千二百个空心台,然后从浙江调来了兵力九千人,负责边防的防守。至此,蓟州这个明朝曾经的羸弱之地变得坚不可摧了。
其实戚继光在最初调到北方时,很多巡抚和兵部的人都十分排挤他。戚继光在平倭中的功绩十分显著,因此这些人就以“南方兵不适合来北方”的理由反对戚继光的就任。此时张居正作出了回应,称戚继光的才能并不是只局限于一个地方,在南方可以施展才能,那么在北方也同样可以。
在隆庆年间,由于戚继光的整军方法比较特殊,很多官员对此十分不满,致使戚继光险些遭受灭门之灾。而张居正一直坚持重用戚继光,并且张居正认为,戚继光的行事作风比较特殊,因此他才是可以成大事的人。
张居正任首辅一职以后,便将谭纶升为兵部尚书,而谭纶也是戚继光的好友。接着张居正又将自己的心腹梁梦龙调到蓟辽,接替谭纶的蓟辽总督一职。这样戚继光就可以放心地施展才能了,即使再有一些人反对,谭纶和梁梦龙也会及时地给予援助。
张居正十分清楚戚继光性格中的不足,每次他在给戚继光的书信中总会极力地教导,并劝说他不要一味地贪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谦虚谨慎。张居正的这些话是有明显效果的——戚继光的脾气因此收敛了很多。
在镇守蓟州的时间里,戚继光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不仅根据蓟州的地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军事训练方法,而且他还摸透了蒙古骑兵的作战方法。此外,他在加紧训练的同时还大力地整顿边防。
戚继光守护蓟州的十六年间,百姓安居乐业,蓟州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华景象。可以说,这些不仅是戚继光的功劳,同时也是张居正善于用人的功劳。
后来,由于戚继光的军功非常显赫,于是他被升为左都督,加封太子太保,最后成为千古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