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不动声色地办好太上皇乾隆的葬礼,让和为乾隆守灵,借以剥夺和的权力,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和。这样,不可一世的和很快栽在了嘉庆手中,为他自己的麻痹大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四日,嘉庆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在四川前线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谎报军功,玩弄把戏,趁机解除了主要负责白莲教事务的和与福长安军机大臣的职务,并且命令他们日夜守候在大内灵堂,不准外出,如此一来,和与外界的联系就被彻底隔断了。不久,王念孙、广兴等官员纷纷上书弹劾和弄权舞弊,犯下了欺君之罪,而嘉庆也趁机将军机处的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初九日,嘉庆在向天下公布乾隆的遗诏时,宣布将和、福长安的职务革除,交由刑部关进监狱,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等负责查抄和家产,并会同审讯。
正月十一日,对和府邸进行初步查抄后,嘉庆宣布了和的二十大罪状,主要表现为欺骗皇帝、贪污聚敛财富、任用私人亲信等。嘉庆还将此结果通报给各省督抚,讨论定罪。不久,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他在奏折中说和丧心病狂、目无君上,实乃一个卑鄙小人,并且请求将和押赴刑场,凌迟处死。
正月十八日,在京举行的文武大臣会议上,所有大臣都奏请将和凌迟处死,而将福长安斩首。
和被处死基本是已经确定,这让和的儿子丰绅殷德痛苦不堪,他连同妻子固伦和孝公主请求嘉庆帝给和留个全尸,并且三番五次泣不成声地恳请。大臣刘墉、董诰也为和求情,说和虽然贪污大清国钱财,可这些钱财也始终留在和家并未丢失。这么多年和也为大清朝做了许多贡献,他自己虽然贪污,却整治贪官,又是先朝的大臣,还请宽大处理,不要给予极刑。
嘉庆帝看文武百官都已经表明了立场,自己示威的本意也已经达到,就对和一事不再那么严厉,免得引起不满。于是大起慈悲之心,说和罪该万死,本应凌迟处死,才能对得起大清王法。不过既然固伦和孝公主和大臣都为其求情,先皇乾隆在位时和也还算忠诚,故恩赐和狱中自尽。
和在狱中之时已经明白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对着窗外元宵节之夜的明月,他感慨地赋诗,说自己“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此刻他依然觉得自己才气冲天,人生变幻莫测,最终的结局让人悲哀。当和看到嘉庆派人送来的白练后,又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前梦幻真,
今朝撒手撇红尘。
他时唯口安澜日,
记取香魂是后身。
和赋诗完毕,拿起白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终年四十九岁。
和在朝中为官三十多年,在他为官期间,从来没有被人直接检举告发过。可是当嘉庆帝打算查办和的时候,那些大臣临阵倒戈,纷纷指控和,争相表白自己是如何受到和的威逼和利诱。更有甚者在大殿上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起苦来,好像和与他们家有过杀父之仇一样,这样的“变脸”,看得嘉庆帝目瞪口呆。
纵观和的生平,他的前半生运气实在太好了,以至于后来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嘉庆元年(1796年)后,和的家庭逐渐支离破碎。先是他的幼子在刚满两岁的时候夭折,随后仅仅两个月,和琳身患重病去世,和的孙子不久也夭折,更让和感到绝望的是他的结发妻子冯氏也离开了他,这对和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与冯氏恩爱多年,感情极深。他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去世,或许和也愿追随他们而去吧。在冯氏去世后一年,和在狱中自尽。他的大儿子丰绅殷德在河北蓟州附近找了一块空地将和埋葬。生前大富大贵的和,最后却以这样的方式下葬,是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呢?
和去世后,与和有关系的人都被嘉庆查办。和的弟弟和琳虽然死在军中,嘉庆也定其有罪,并且剥夺其公爵职位。和的儿子丰绅殷德,嘉庆皇帝看在固伦和孝公主的情面上,才勉强让他保留了伯爵爵位,不过他的自由也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