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和琳、妻子冯氏的先后离去让和心中悲痛不已,就在他为自己家人的逝去而黯然神伤之时,危险也在朝着他步步进逼。
和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在官场上他也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是由于他对权力以及金钱的过度追求,导致这种警惕性也逐渐降低。他沉浸在只手遮天的环境中,也做出许多糊涂的事情,真的算得上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所谓“物极必反”,和或许忘了这个必然的规律而掉以轻心,因此最终命丧黄泉。
到后期,乾隆年纪越来越大,而太子却迟迟没有定下来,这是由于康熙皇帝立太子后的纷争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因此乾隆在处理这件事时相当慎重,迟迟不提立储之事。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乾隆皇帝已近古稀之年,有人冒死呈上奏折建议乾隆“建储,立后”,乾隆怒气冲天,认为这是咒他早死,因此将呈上奏折之人处以极刑。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任何人敢在乾隆面前提立储之事。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隆自己也等不下去了,因为他在登基之时曾经许诺不能超过自己的祖父康熙六十一年的帝王生活。并且按照清朝惯例,十月初一要颁布下一年的《时宪书》,其中还必须要有新皇帝的年号。因此乾隆决定诏告天下,任命永琰为太子,这样一来,乾隆内心才放松下来。
乾隆的心事已了,和却惊慌失措。因为乾隆是他的靠山,和侍奉乾隆几十年,和乾隆已经有了超越君臣的关系,一切也得心应手,可是突然换了皇帝,让和感觉难以适从。他感到自己一时难以得到新皇帝的宠信,何况又不知道新皇帝的心思,他预感自己苦苦经营大半辈子的权势都要付之东流了,于是他用尽各种办法劝说乾隆暂缓归政。尽管和在乾隆面前列举了乾隆在位的种种好处,但是乾隆依然不为所动,他不想做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因此决定退位。和明白,皇帝换了,如果得不到新皇帝的宠信,那么他也将遭受打击。于是善于见风使舵的和努力地在乾隆和嘉庆中间寻找一个最好的结合点,这样既能讨好乾隆,又能得到新皇帝的宠爱,好让自己成为“两朝股肱大臣”。
和以献上玉如意为借口试探太子永琰,永琰自然看出了和的用意,他也在表面上对和示好。因为嘉庆明白就算自己真做成了皇帝,在掌握实权以前,还是斗不过和。因为实权掌握在太上皇乾隆手中,自己只能养精蓄锐。因此嘉庆只能选择隐忍,令和产生错觉,然后耐心地等待时机,再来惩治和。而一向聪明机警的和,就这么被永琰骗了过去,和认为一切都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永琰毕竟年轻,不足大患,这就是和的愚蠢之一。
除此之外,和还做了另外一件蠢事。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到嘉庆二年(1797年),这三年应试会试的主、副考官均没有和,因此和大为不满,本想借这个机会大捞一笔,没想到事与愿违。仔细思考之后,和决定买通副主考官洪亮吉,让其为自己所差遣。于是派人调查洪亮吉的爱好等各方面资料,这一查却找到了令和感兴趣的地方。原来洪亮吉以前写过很多讽刺时政的文章,这种公然的讽刺成何体统?和当即决定把这件事情上奏乾隆帝。不巧上奏的时候王杰也在,他看出了和的意图,于是抢下了和手中的诗集,将洪亮吉的另一首《万寿乐歌》呈给了乾隆帝。《万寿乐歌》是歌颂乾隆的诗,乾隆帝看后非常高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斥和不分是非,导致和颜面尽失。乾隆帝身边的嘉庆看出和的意图后,也非常不满,因为洪亮吉是嘉庆钦点的副主考官,和状告洪亮吉,也就是对嘉庆用人有怀疑,故嘉庆对和怀恨在心。
后来,和为了提防嘉庆帝,把吴省兰安插在嘉庆帝的身边用来监视。一次,嘉庆发现宫中军队战斗力薄弱,于是决定举行冬季阅兵来提高军队质量。这件事被和知道后,添油加醋地上报给了乾隆帝,乾隆大怒,差点废除了嘉庆的太子职位。嘉庆知道这一切都是和暗中挑拨,即使满腹怨气也拿和没办法,对和的怨恨又加深了一层。同时嘉庆也终于明白,只要有太上皇在,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只能忍耐下来,不问世事,伺机而动。嘉庆对和恨得咬牙切齿,不过在和面前他依然笑脸相迎,一向精明谨慎的和殊不知已经中了嘉庆的“烟雾弹”,正朝着死亡一步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