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的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必须要求。
(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首先是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那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十三亿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严明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来领导,是根本不可能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削弱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挫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我们党的事业说到底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是国家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人。但人民当家
作主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才能实现的。在中国,只有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担当起组织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重任。这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而又要组织、动员人民前进,这是辩证统一的,也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和庄严使命。我们党执政,说到底,就是要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巩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进行。
(二)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是世界观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在于我们党没有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相反,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会丧失执政地位,甚至会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江泽民同志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中国
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这样,党才能从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党才会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就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拥护,取得执政地位并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党本身的先进性。从阶级属性来讲,党的阶级基础是最为先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工人阶级,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指导思想来讲,党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为先进的理论为思想武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这一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有机统一,因而一经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就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从组织体制来讲,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民主与集中有机统一于党的组织体系,既保障了广大党员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述,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又保障了全党意志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党的先进性还来自于其他诸多方面,如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三大作风”、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等。正是这一切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实践中,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同时也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与拥戴。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了只有它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发展的重任,党也必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领导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