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人生活的希望。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平庸者。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具有强烈的欲望。刘邦在看到秦始皇巡游的时候,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概叹,为了这个欲望,刘邦领导起义军推翻了秦朝,并在打败了项羽后,最终建立了汉朝,自己随之成了开国皇帝,实现了“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欲望;勾践在被夫差打败后,并未失去信心,而是怀着“报仇复国”的欲望,忍辱偷生,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可见,欲望对于一个人绝不可少。
现代社会,人们总会被金钱、权势、名利等**所吸引,对于这些**,我们既做不到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尘世之外;也不需要太急功近利,为了实现欲望而不择手段。所谓“欲壑难填”,一个人的欲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但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欲望,欲望太多反而会失去很多已经得到的东西。《左传》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各地诸侯纷纷独立,争霸一方。晋国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诸侯国。晋国有魏桓子、赵襄子、韩康子、范氏、智伯、中行氏六个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计想要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联合韩、赵、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强占了中行氏的土地。过了几年,他又强迫韩康子割让了一块足以容纳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割地。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委曲求全。得到这三位上卿的土地后,智伯仍然不满足,他威胁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给他,否则武力相见。赵襄子坚决不答应。智伯恼羞成怒,胁迫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讨伐赵襄子。双方在晋阳对峙了三年。最终,赵襄子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自己联合起来。并乘夜出兵偷袭智伯,将其杀死。智伯太过贪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最终于落了个身死人手的下场,把自己原本得到的东西也失去了。可见,欲望一方面能激发人的斗志,让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奋斗;另一方面,欲望也能唤起人的贪婪,让人们为满足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如果一个人变得贪得无厌,那就步入了生活的雷区。因为欲望的无限放纵,会让人利欲熏心,去追求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那么,面对雷区,我们该如何做呢?
(1)控制自己的欲望
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是填不满的。本已腰缠万贯,却还要追求富可敌国;本已有权有势,却还要追求权势熏天;本已花容月貌,却还要追求倾国倾城。人们就是这样被欲望牵着鼻子走,终有一天走到了濒临灭亡的深渊,却还不自知。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群狼准备突袭羊圈,饱餐一顿,行动前,狼群的头领说:“羊圈的入口很小,大家不要吃得太饱,以免难以脱身。”于是,大家采取了行动。很多狼吃饱后就出去了。可是,一只狼正要出去时,发现羊圈的角落里还有一只鸡,于是折返回去,捕杀了那只鸡。这时,农夫回来了,狼群发出了预警,很多狼纷纷跑进了树林。圈里的那只狼也听到了信号,准备逃跑时,却因为吃得太饱被木栅栏卡住了,最后被农夫猎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得无厌,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得不偿失。
生活中,也随时在上演着狼吃鸡的故事。有的人生活无忧却因金钱而入狱;有的人有权有势,却因权势而落马;有的人家有贤妻,却因美色而名毁。这些都是被欲望所害的例子。所以,在欲望面前应保持一份冷静和淡然很重要。
(2)学一点知足常乐的精神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这其实就是一种知足心态的体现。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既然我们的基本生活已经满足了,何必再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或原本就不属于我们东西呢?现代人处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总是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攀比,比房子,比车子,为自己不如别人而发愁,为自己的欲望满足不了而怨天尤人。这样的人生难道不累吗?要懂得放下,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放弃那些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相信大家都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吧。夸父不自量力,非要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都没有追上太阳,结果口渴难耐,去黄河、渭水去喝水。可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了,夸父又向北去喝大湖里的水,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所以,一个人要立足实际,不能贪慕虚荣、好高骛远。
欲望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自己对欲望的态度。贪得无厌的人最终会一无所有,而适可而止的人则会享受到欲望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排雷日记
人活着,无非就是想活得舒适一点,活得体面一点。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的合理需求。但很多人想得到的往往超越了自己的合理需求,这超越的部分就是贪婪所致。不管得到多少都感到不满足,想要的永远是更多、更好,对他们而言,贪婪本身成了一种习惯,物质成了必不可少的需求。而欲望的不断膨胀使这种需求将永远得不到满足,于是,他们往往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满足,最终走向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