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苦和讽刺从来都不是教育孩子得当的方法。挖苦和讽刺对于成人来说,都不一定接受的了,更不要说孩子了。一般来说,孩子由于年龄的局限性,其心理发展尚未健全,对一些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呵斥,责骂会产生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动辄训斥、嘲讽,那么不管其出发点多么善良,理由多么实在,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小明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次因数学测试成绩差被父母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罚抄试卷三遍。平时性格内向的他,从此精神变得更加压抑,一上数学课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头脑里总是闪现父母的教训:“真他妈没用,你看看别人考那么高,你却考这么少,脑子里装的什么东西,豆腐渣啊?”由于心理负担大,小明不仅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下降了。
班主任老师发现情况不对劲,于是做了一次家访。在了解了情况后。班主任老师认真分析了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指出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并建议家长多以鼓励为主,不要以挖苦、讽刺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从那以后,小明的家长先对小明进行了心理疏导,排除了他的抑郁情绪,然后表扬了他的优点,在学习上也采取了鼓励的态度。渐渐的,小明变得开朗了,学习上也摆脱了负担,成绩也慢慢上升了。家长用尖酸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似乎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不见得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伤害孩子的“心灵”。受“心罚”的孩子自尊心常常被打击,自信心被摧毁、个性被扼杀。
父母其实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一直是家人们最关心也是最苦恼的问题。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方式去伤害孩子。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功的家教应该是家长善于观察与揣摩孩子的行为、心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教育孩子、激励孩子。
什么是“良言”?良言是当孩子受挫折时的一句鼓励;是孩子沮丧时的一句安慰;是孩子自卑时的一句赞美。因此,“挖苦和责骂”是教育的雷区,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避免的。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以礼相待
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常常以命令、怒骂、责怪式的语言来教育孩子,这样会使孩子感到成人对他们的轻视,渐渐丧失了自我观念。如果父母对孩子保持应有的礼貌,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便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有利于双方平等交流。
(2)父母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家长也有犯错的时候,但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顾孩子的感受。“小刚,妈妈真对不起你,上次冤枉你了,妈妈不该随便冲你发脾气”。如果感到自己的行为冤枉了孩子并对其自尊造成了伤害,就应该主动向孩子道歉。
(3)不要让孩子难堪
在他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陷和错误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的批评通常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不予理会,我行我素;一是耿耿于怀,羞愧无比。这两者相信都不是父母所愿看到的。所以,家长应该避免在众人面前批评指责孩子。
(4)允许孩子犯错
大人们尚且要犯错,更何况孩子们呢?犯错是正常的。不要苛求孩子尽善尽美。在孩子出现失误时,应该从整体上评价他们,帮助其找出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样可能会让孩子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
(5)采取鼓励态度
与责骂、讽刺相反,对待孩子应该多采取赞扬、鼓励态度。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进步视而不见,一位进步太小,不足挂齿,殊不知,一点进步,很可能也是孩子花了很大努力才换来的,如果漠视甚至藐视这种进步,则会大大打击孩子的主动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健全人格塑造。所以,对家庭教育要引起重视,更要讲究方法。挖苦、讽刺从来不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它不仅违背教育的初衷,还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排雷日记
责骂和挖苦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其结果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天性,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少一些责骂,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赞美。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