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能够使人身心愉悦,它如同芬芳的香水一般,易让人接受并乐享其中。不过,即便是夸人,我们同样需要讲究方法和分寸,如此才不至于弄巧成拙,将好话说成坏话。
赞美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在赞美别人时,欠缺一定的技巧,即便是真诚的赞美,也未必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制约赞美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1.赞美者是否发自内心,是否真诚,因为虚假的赞美是不受欢迎甚至会令人反感的。
2.被赞美者所得到的赞美是否是他所期望的,是否合情合理,因为不恰当的赞美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大体上说,我们在赞美别人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措辞得当
在赞语尚未出口时,我们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有没有事实依据;对方听了是否会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会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赞美站得住脚根。所以,赞美要以事实为基础,切不要浮夸。
同时,措辞也要得当。一位母亲赞美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很欣慰。”这种措辞就很有分寸,既鼓励了孩子,又不会使孩子骄傲。反之,如果这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中,没有一个人赶得上你的。”这样,很可能会令孩子骄傲自满,将孩子引入歧途。
2.赞美要具体、深入、细致
抽象的东西往往很难确定它的范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美的东西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是具体。例如,要称赞某人是个好推销员,你可以这样说——“老王有一点非常难得,就是无论给他多少货,只要他肯接,就绝不会延期”。
所谓深入、细致就是在赞美别人的时候,要挖掘对方不太显著的、处在萌芽状态的优点。因为这样更能发掘对方的潜质,增加对方的价值感,赞美所起的作用才会更大。
3.赞扬要真诚、热情
经常看到有人在称赞别人时表现出来的那种漫不经心——“你这篇文章写得蛮好的”“你这件衣服还不错”“你的歌唱得还行”……这种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并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你的敷衍而引发反感和不满。
如果将上述话语改成——“这篇文章写得好,特别是后面一个问题有新意”“你这件衣服很好看,这种款式很适合你的年龄”“你的歌唱得不错,不熟悉你的人没准还以为你是专业演员呢”……这些话比空洞的赞扬显然更有吸引力。
4.将赞美用于鼓励
将赞美用于鼓励,能唤起人的自尊心、上进心。有些人因为第一次接触某件事,劳而无果,这时你应该怎样说呢?暂不管有多大毛病,你首先应该鼓励他:“第一次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对第一次登台、第一次比赛、第一次写文章、第一次……的人,你这种赞扬会让人深刻地记一辈子。
大家若想将赞美运用得得心应手,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对比性的赞美。即把被赞美对象和其他对象相比较,以突出其优点。常用“比××更……”或“在××中最……”等句式表示。俗语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对比性赞美给人一个很具体的感觉,但也正因为如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会产生一个负面,从而容易引起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所以在比较时就不应该用贬低来代替赞美。
例如,两个学生各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请老师评价。老师如果对甲说:“你画得不如他。”乙也许比较得意,而甲心中一定不悦。不如对乙说:“你画得比他还要好。”乙固然很高兴,甲也不至于大扫兴。
2.运用断语性赞美。即给被赞美者一个总结性的良好评价,语气要恳切。实际上,对别人的工作进行肯定就是一种赞美。但是这种赞美由于是较为全面的、总结性的评价,所以容易流于抽象,与赞美的具体性产生矛盾。赞美者也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它经常和其他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
3.运用感受性赞美。即赞美者就赞美对象的某一点,表示出自己的良好感受。它体现了赞美的具体性,因为它表示的只是赞美的感受,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所以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其赞美的优势。
4.间接赞美。即当事人不在场时,说些赞扬他的话。一般情况,间接赞美的话语都能传达到本人耳中。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赞扬一个人,不便对他当面说出或没有机会向他说出时,可以在他的朋友或同事面前,适时地赞扬一番。
据国外心理学家调查,间接赞美的作用绝不比当面赞扬差。此外,直接赞美的度不足会使对方感到不满足,不过瘾,甚至不服气;直接赞美过了头又会变成恭维,而用间接赞美的方法则可以缓和这些矛盾。因此,有时我们与其当面赞扬,不如通过第三者间接去赞美对方。
赞美总结起来很简单。即,我们赞美他人时,措辞一定要适度。适度、恰当的赞美会使被赞美者感到快乐和振奋,而过度、空洞的恭维、奉承,会令对方感到反感、难堪,结果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