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察言观色,看清情况再开口(1 / 1)

在古代,有很多走街串巷、替人占卜算卦的江湖术士,为了使他人相信自己能够“窥得天机”,往往会先为你测上一卦,将你近期的喜怒哀乐、顺与不顺,测个“八九不离十”。你别说,有时测得还真准!难道他们真的如此神通广大?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江湖术士而言,算卦是他们的衣食保障,为了使自己不至于饿死街头,他们必须要苦苦研习占卜之术,这其中首先要精通的就是“察言观色”。例如,当他们看到你眉宇间暗隐愁云,便可由此推测出你近来事有不顺;观察你的举止、言谈、配饰等,便可推测出你是富是贫。如此,你已先信他几分,而后再依据你的心理,说些你爱听的或是吓唬你的话,又岂愁你不乖乖就范,心甘情愿地奉上银两。那些道行颇深的占卜师则更是深谙此道,他们深知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一张嘴能说得你如坠云里雾里,虔诚地将其视为“半仙”“天师”。或许,这也正是占卜之术时至今日仍然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当然,我们无须以占卜谋生,但这种“察言观色”的本领,我们则是不能不学的。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以由天色推知阴晴雨雪,以便携带雨具,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则可以由交际对象的表情得知对方的情绪,以此来决定攀谈的内容或是是否与之攀谈。

有位女记者去某足球队采访,一进门,发现休息室气氛沉闷,教练铁青着脸,双眼圆睁。队员们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她赶紧退了出去,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她打听得知,球队刚刚在比赛中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如果当时她不看对方的脸色、不识趣地硬去采访,一定是不会有什么收获,说不定还会挨骂。

看来,这位女士就很会察言观色。正所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时,心情舒畅,看见高楼大厦,会想到“凝固的音乐”;看见车水马龙,会想到“滚动的音乐”。人在情绪好的时候,容易体谅人,乐于礼让、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愿意与人聊天,接受别人的邀请。而当人在心情郁闷、烦恼的时候,即使听到“田园交响曲”,也会觉得那是噪音。

其实,但凡聪明的女人都懂得察言观色,她们会根据交际对象的反应,恰如其分地去说话,所以他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总是比较顺畅。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在世界的知识中,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我们如果能在交际中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就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此外,我们说话时一定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这也是说话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出于性别、教养层次、性格、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大得惊人,不同对象对于同一句话的反应,很有可能会大相径庭。所以,若是不懂得“看人下菜碟”,察言观色的效果亦会大打折扣。

大体上说,我们在与不同人群对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性别说话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男人靠眼睛来爱,女人靠耳朵来爱。”性别不同,对言辞的接受程度也是有差别的。

在社交场合、会议间隙、公益活动中,人们礼节性地寒暄过后,往往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谈。而这“三个”“五个”,又总是按性别组合——男士与男士侃,女士与女士谈。如果细心,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男士的话题大而广,我们女人的话题小而狭。一般说来,男士们爱谈的是时事、政治、法律、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经济动向等;而我们女人爱谈的则是孩子、丈夫、日常经济、消费心得、风流艳闻等。

在接受程度上,一般说来,男士们较能承受率直、干脆、粗放、量重的话语;我们女人则喜欢委婉、轻柔、细腻、量轻的话语。

是故我们在场合上说话时,必须依据性别选择说话的内容,努力使自己的言辞吻合接受者的性别需求。

2.看教养层次说话

教养是指接受对象的一般文化和品德水准,包括文化程度、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涵养气度等。教养层次不同,对言辞的接受程度也有不同。有些话说出来,甲听得懂,理解得了,乙可能就听不懂,理解不了。

例如,作家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物——工作组组长文采的演讲,就是没有区分接受对象的教养层次和实际需求,而致使“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所以,我们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务必要认清接受对象教养层次如何,盲目表达不仅达不到说话的目的,甚至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3.看性格说话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西华听了有些疑惑,就问孔子:“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孔子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

可见,孔子诲人亦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尤其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参加社交活动时,亦应在这方面多留点心眼。

4.看地域说话

地域指的是接受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别、省别、族别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在认识、观念、习惯、风俗上都有区别,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程度就会有所不同。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应当认清接受对象的地域性,才会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尹文子·大道》讲了这么一件事。

郑国人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玉叫作“璞”,东周人把还没有腌制成干的老鼠叫做“璞”。郑国的一个商人在东周做买卖,一个东周人问他:“你要不要买璞?”郑国商人说:“我正想买。”于是东周人从怀里掏出一只老鼠递上,郑国商人赶快辞谢不要。东周人在作言辞表达时,没有认清其接受对象是郑国人,所以买卖不能成功。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表达差别,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省区的不同位置,也有表现。比如都是汉族,居于中国内地者与居于中国台湾者,对同一个概念的表达与接受就不一样:接班人—传人,计划生育—家庭计划,大学新生—新鲜人,好莱坞—荷里活,撒切尔—柴契尔,新西兰—纽西兰,立体声—身历声,表演—作秀,渔民—讨海人……又如同贵州人,对西红柿,贵阳人叫毛辣角,遵义人叫番茄,兴义人叫酸角,独山人叫毛秀才。咱们如果不区分这些地域上的差别,说话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有些严重的差异,如不分清,甚至还会对说话者产生严重的后果。

5.看文化背景说话

随着女人社交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的交际对象逐渐延伸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若想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特点,使我们说出来的话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以交际场合的称呼语为例。英美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

在西方,你对一位姑娘说:“小姐,你长得很漂亮!”她听了格外高兴;而在我国,如果跟年轻姑娘说这句话,对方说不定会大为恼火。显然,说话不考虑文化背景也是不得体的。

所以女士们,我们说话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要看人下菜碟,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原则。有位伟人曾经生动地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说话就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写文章要看读者,说话更要看听众,为了使自己的话引起对方的重视或取得对方的认可,顺利达到说话的目的和效果,说话就必须看准对象、因事制宜,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