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发展,必受摧残(1 / 1)

早在李嘉诚开发塑胶花之前,他就预见到,塑胶花只是社会快节奏的一种流行产物,只能风行一时而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趋向于崇尚自然,而塑胶花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植物花卉。这一点他的判断肯定是准确的。

处于全港塑胶业领先地位的李嘉诚,空闲之余,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久?什么时间会结束呢?虽然长江公司拥有稳固的大客户,同时又是塑胶业的龙头老大,不用愁市场问题,但设想一下,如果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长江的发展前景也必然有限,况且,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向李嘉诚敲着警钟——香港塑胶厂已是遍地开花,塑胶花简直都快泛滥成灾了。

李嘉诚知道,塑胶花业之所以如此兴旺,一方面是由于这种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某些优点,另一方面是它迎合了人们普遍追求时髦的心理,而且,后者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曾几何时,富人穷人,全都以系塑胶裤带为荣,可是后来,塑胶裤带渐渐地就再也无人问津了。最终,人们还是觉得真皮裤带好。

塑胶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尽管塑胶花可以变幻无穷,但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塑胶花,绝对无法完全替代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花。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又重新种上了天然的植物花。在国际塑胶花市场,发达国家的需求量日益减少,已形成了严重积压的局面。市场已开始渐渐地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倾斜了,而这些国家,都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塑胶花。在香港,劳工工资逐年递增,劳动力不再低廉。由于塑胶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李嘉诚肯定了它的发展一定不会长远。

香港曾经出现过几次塑胶花屯积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过滥和欧美市场的需求萎缩。虽然积压并没有造成大灾难,更未直接影响长江,却引起了李嘉诚的高度重视。正是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李嘉诚未雨绸缪采取了应变行动。他的预先考虑,不是增加投资,强化竞争能力,而是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其自兴自衰。

李嘉诚除了在这次石油危机中,出面解救塑胶原料暴涨危机外,他已基本退出塑胶花事务。他逐渐把全部精力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这也是他经商以来,在心中逐渐酝酿成形的宏伟抱负。

与塑胶花相比,地产在他的心目中地位更重要,也正是由于他后来实现了这一抱负,舆论界才给他加上了“超人”的桂冠。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位商界奇才。李嘉诚是第一个进入塑胶花领域的商人,赚了一大笔之后,他又审时度势,激流勇退。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他都占尽了先机。做生意就是这样:该投入时就要果断投入,该撤离时也不能有丝毫犹豫,要义无反顾地离开。

从某一方面来说,只有勇于放弃的商人才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商人,这一点李嘉诚做得很好。“盛极必衰,月盈必亏。”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自然也适用于商界。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着该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或许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拿得起”,但真正到了需要“放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犹犹豫豫,不甘不愿。事实上,没有永远赢利的业务,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利用从事前一种业务所积蓄的力量,可以轻松地开展下一个业务。业务不断转移更换,但赢利的中心却不能改变。

勇于撤退的例子很多。比如香港“假发之父”刘文汉发现美国盛行“假发热”,于是断定善于跟风赶潮的香港必定会步其后尘,所以抢先在香港成立假发制造公司,结果真如他所料,大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料定假发热只会维持一时,不会长久。于是,在市场攀到高峰时,及时退出,并携资移居澳大利亚,开创另一番新事业。不久,事实证明了刘文汉判断的准确性。美国的“假发热”在一段时间内消退,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家纷纷倒闭。此时,香港假发业的开拓者刘文汉,却在隔岸观火。

日本商战圣手松下幸之助说过:“高明的枪手,他的收枪动作往往比出枪还快。”所以李嘉诚发现塑胶行业日薄西山就果断收手退出,避免了大的损失。不过无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到如何庞大,获得的盛誉有多少,他都永远忘不了从事塑胶花生产的那段岁月,因为塑胶业给他带来了很多东西,李嘉诚在后来的创业中一直牢记这些经验和教训,使他的事业走向了更大的辉煌。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