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天下归心(1 / 1)

一个领导人的态度,比他的行动还得要。改变不良的态度,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属下,你会逐步赢得你想拥有的影响力。在一些企业当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领导们抱怨说,很难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得力助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找寻,但最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员工。这些领导者一般都是很骄傲的,他们往往自视清高,脾气又不大好,一些员工到他们的企业做事,整天都会受到老板的指责。同时,这些领导还往往不许员工辩护和申述,如果员工敢说半个不字,就将受到严厉的报复与惩罚,甚至将员工辞退。

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是新技术?是大资金?还是市场?李嘉诚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是人,管理的核心与动力都在“人”。他认为,现代企业管理日益强调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激励人的行为,激励人的内在潜力,发挥人的积极性为根本。因此,李嘉诚积极推行人本原理,也叫行为原理。

其实一个人活在世上有的时候为了名可以舍利,可以忘生。知道这一点对我们在平时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极为重要。因此,善待自己的属下特别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使其“为知己者死”,让人产生一种与你非常“念旧”的感觉,就可以用最少的代价换取人心,使人为你效死力。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李嘉诚确实高人一筹。家族式管理,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这样的管理,也许凭创业者的杰出才华可以一时显赫,但很难维持第二代的辉煌,更不用说像怡和等一些具备先进管理制度的家族事业的百年兴盛。李嘉诚说:“我看很多哲理的书,儒家一部分思想可以用,但不是全部。”他又说:“我认为要像西方那样,有制度,比较进取,用两种方式来做,而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儒家。儒家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短处,儒家进取方面是不够的。”

李嘉诚摒弃家族式管理,而采取将中西方的优点和长处糅合在一起的管理机制。李嘉诚常说:“唯亲是用,必损事业。”任人唯亲,是家族式管理的习惯做法,这无疑表示,对“外人”不信任。

时至21世纪,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们终于喊出了“以人为本”的呼声:“以人为本”的广告词无数次地出现在电视及广播这种最广泛的大众媒体上,“人本管理”成了当下企业界的流行词汇和时髦口头禅。不管在我们的企业界多大程度上实行了“以人为本”,这个口号的提出总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这与李嘉诚的管理思想不谋而合,他认为“以人为本”不仅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更应成为管理的最终目标(虽然在现实中离这一步还非常遥远)。因为从人的根本意义上来说,任何人都不能把别人作为工具和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被当做人来看待。

所以,所谓“泰罗式”的科学管理,即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所模仿的被固着于机器上、被当做流水线上一个螺丝钉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已逐渐被抛弃。虽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仍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老板迫使工人长时间劳作,并不给吃饱饭,但这样的事件毕竟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所以一经披露,便遭群起而攻之。谁要是把工人和下属当做自己赚钱的工具,早晚会遭到工人和下属的背叛。老板必须把员工当做有思想、有感情、有欲望的人来看待,这样,你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问题上,也要区别对待。在这方面,国外的X、Y理论特别受用。这种理论的核心是要求将人分为不同类别来加以管理。对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层次较高的人宜实行Y式管理,即相对自主式管理,也就是要给他们更多的权利,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因为这种人自主性强,不是有口饭吃就能满足的;他们有很强的进取精神,除物质需求外还追求精神需要,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来自外界的控制和惩罚非但不能促进其工作,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厌恶。他们是自主的人,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安排和自我控制;他们职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金钱虽然也是他们追求的,但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物质刺激对他们来说不再成为主要的激励手段,而自主、自尊、自我实现才是他们真正的需要。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一大批有头脑、有技术的知识精英正在崛起,他们当中很多人自己就在做老板;有幸能够雇用到他们,应把他们当做公司的主要财富来加以呵护,给他们提供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合伙入股,成为公司的真正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倾心倾力工作,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因为这时,当他们在为公司做时,也就是在为自己做;公司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同步的。

得人才则企业兴,失人则企业败,这是无数经验所证明了的。想一想,齐桓公若没有管仲,他会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刘备若没有诸葛亮,则终其一生也就只能颠沛流离而已。所以,刘备在临终时还玩弄了一个管人小花招:他拉着孔明的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若阿斗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则可取而代之。当下感动得孔明痛哭流涕,立刻跪地表示愿为刘家天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深知孔明不会那样,所以故意做了个顺水人情,讲一些空话,其用意是再一次打动孔明,明示自己如何“信誉著于天下”。否则,如果他真有此心,为何不在其死前就将此事办妥?阿斗的无用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刘备深知,诸葛亮这种人才只能用Y式管理法,在“三顾茅庐”时就是以诚动其心;在临死时,还不忘以情感其人。这就是刘备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以一“织席贩鞋小儿”而能最终三分天下的根本原因。

李嘉诚曾说过企业既需要Y型人才,也需要X型员工;对于两种不同的人,要施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策略。这就是平衡的艺术。

正是这种因才为用、以人为本的用人思想,才有更多的人才团聚在李嘉诚的周围,天下归心,何往而不胜,又怎能不在生意场上纵横捭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