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乌鸦好久没有吃到一点肉了,每当看见地上奔跑的羊时它就只好拼命地咽口水。有一天,它从一座山丘上飞过时,突然看见一条狼懒懒地卧在草丛里,看它的表情就知道它也饿坏了,乌鸦眼珠一转突然想起了一个好主意,它飞到羊吃草的地方,叼起几块羊粪,每隔一段距离丢一块,一直丢到狼的附近,狼循着气味找到了那群羊,它狠狠地咬死了一只羊高兴地吃了起来,等狼吃饱了,乌鸦就飞了下来——它终于可以饱餐一顿美味的羊肉了。
人性中总有自私的一面,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给他人带来好处的利用,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僧人行走在漆黑的道路上,因为夜太黑,僧人被路人撞了好几次。
为了赶路,他继续走着,突然看见有个人提着灯笼向他这边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是奇怪,明明什么都看不见,每天晚上还打着灯笼。”
路人的话让僧人好是纳闷,盲人挑灯岂不多此一举?等那个提着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询问道:“请问施主,老僧听说你什么都看不见,这是真的吗?”
那个人回答说:“是的,我从一生下来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
僧人十分迷惑地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到,你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呢?难道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知道你是盲人吗?”
盲人不慌不忙地说:“不是这样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跟我一样了,什么都看不见;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无限地感叹道:“你真是会为人着想呀,你的心地真是善良!原来你完全是为了别人!”
盲人急着回答:“不是,其实我是为了我自己!”
僧人一怔,非常惊讶,便不解地问道:“为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的时候,有没有人碰撞过你呀?”
僧人回答:“有呀,就在刚才,我被好几个人不小心撞到了。”
盲人宛然一笑,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我从来没有被别人碰撞过。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提着灯笼,就照亮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我看不到而撞到我了。”
盲人的想法很简单:点着灯笼照亮自己,免得被撞倒,甚至撞伤,这种想法听起来有点自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自私”不仅保护了自己,而且还帮助了别人,借着灯笼的光亮,路人走路时也方便了很多,这种互相“利用”得到的结果是互惠的。
安东尼·罗宾谈起华人首富李嘉诚时说:“他有很多的哲学我非常喜欢。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二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
在台湾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从一万变成一百亿台币的资产。他是怎么创业成功的?他在别家做总经理的时候,对老板说,假如他成功的话,他希望他也成功。他给老板看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就是报道李嘉诚,然后在上面写下:“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同一套李嘉诚哲学,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之后他也从一个小员工成为价值二十五亿元人民币的董事长。所以,罗宾和任何人合作,一定用这样的思考模式,因此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
李嘉诚是个精明的生意人,而做生意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赔钱的买卖没人会做,与别人合作时,自己总是少拿二分,不是李嘉诚没有私心,而是他的生意手段太高明了!其他生意人因为和李嘉诚合作,每单生意多赚了二分,但李嘉诚却因为少拿这二分而多赚了几百分,这种互相“利用”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如果世界上能多一些这样的“利用”关系,那每个人都应该举双手赞成。
人类最大的财富正是资源的分享,在现实社会中,只要不是损人利己,在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下,互相“利用”也可以是一种合理的行为,那是人际间互动形态的多元与多样的表现。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利用别人可能是一个负面词汇,但如果你能把互相利用变成互利互惠,那么这个词汇也就有了正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