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俄国农人,他的邻居家里有一头牛,因而比他稍显富裕。有一次,这位农人救了一条神鱼,神鱼答应满足这个农人的任何一个心愿。这位农人指着邻居家说:“他比我富裕,就是因为他家有一头牛。”神鱼以为自己明白了农人的意思,就说:“这好办,我给你十头牛。”哪知农人咬牙切齿地说:“不,我不要你的牛,我要你把他家的那头牛杀死。”这是很典型也极不正确的应对忌妒的方式——不是通过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好来缓解忌妒,而是通过打压别人来寻求心理的平衡。如果说,忌妒这种情感与道德关系不大,而这种行为就大大地与道德相关了。
其实,因为忌妒见不得别人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我们要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而不是嫉恨的“源泉”。我们应该尝试着放下累赘,带着祝福的心,欣赏别人的风景,憧憬自己的梦。
如果能够懂得欣赏别人而不是忌妒别人,那么在把慰藉和力量给予别人的同时,我们也把激励和鞭策给了自己。因为在欣赏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以人为镜,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和修养水平。
学会欣赏别人,我们就不会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而能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在欣赏中思考自己、寻找自己、正视自己、修正自己。善于理智欣赏别人的人,总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帮助,创造一个更适合个性发展的宽松、和谐又布满人情味的人际环境。
林先生与丁先生从小到大,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学毕业几年之后,机缘巧合之下,两人先后进入了同一家公司工作。
由于丁先生早一些进入这家公司并且工作出色,因此在林先生熟悉公司业务的时候,丁先生经常带他,跟他讲解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慢慢地,林先生熟悉了公司的业务,半年以后,他的业绩竟然超过了老同学丁先生。
作为公司的骨干人员,丁先生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埋在心底的那颗酸葡萄发作了。因此,两人工作之余的话语变得越来越少。
林先生看出了老朋友的心病,于是决定帮他放下内心的包袱,所以时不时地就约他出来钓鱼。其间,林先生试探性地跟丁先生谈到工作上的事情,并且从自己的角度,给他提了几点建议。丁先生心里自然十分清楚,老朋友是真心想缓和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很快两个人又和好如初了。
在年终考核的时候,丁先生的业绩十分突出,同事都对他心服口服。这个时候,部门经理的职位空缺,最终,丁先生通过竞争上岗得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
现在两个人都互相帮助,共同享受着并肩作战的成就与快乐。
丁先生理性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了自己的忌妒心理,才让自己的友谊与事业都得到了发展。
会欣赏别人的人心胸宽广,即使心里也曾忌妒过,但终究可以战胜忌妒心。极度的忌妒者,他们忍受不了别人的成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仇恨,他们忌妒别人的才能,忌妒别人的名誉,忌妒别人的地位,忌妒别人的财富,由忌生恨,从而使自己一直困在负面情绪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何必非要纠结于一时之长短呢?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努力去超越,脚踏实地地把自己的事做好比什么都强。
一次,一位成功学讲师在做了一番精彩演讲之后,有位男士从听众席上站了起来。他说:“我很敬佩你,而作为男人,我也很忌妒你,将来,我一定要努力超过你。”这位男士的话音刚落,听众席上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且持续的时间竟然超过了对演讲者的喝彩。
这是对人性的赞美和鼓励——既然人人都会忌妒,那我们就需要把它当成一种存在来尊重;表达一种不太光彩的情感,这种勇敢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人性还有着另外一种品质,那就是永不服输的雄心壮志。后者的光辉,足以照亮前者的阴暗。
能够欣赏别人,就是战胜了自己。当你察觉到自己的心中出现了忌妒情绪时,不妨对自己说:“我比不过你,我欣赏你还不可以吗?但我将来一定要努力超越你。”你如果能够一直这样对自己说,并且一直这样做,你会越发勇敢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