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幸福就在转念间(1 / 1)

生活的现实对于每个人本来都一样,但一经各人不同“心态”的诠释后,便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事实、环境和世界。

有位朋友,干什么都不顺利,濒临崩溃,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暗无天日,似乎已经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找到心理医生,向医生诉说自己的失意与苦恼。

心理医生听完他的抱怨,取来一张中间带有黑点的白纸:“先生,用你的心去看,你看到了什么?”

“不就是一个黑点吗?还有什么?”他感到莫名其妙。

“这么大一张白纸你都没有看到?”心理医生故作惊讶,“那好吧,既然你眼中只有黑点,就盯着这个黑点看两分钟。记住!不能将眼睛移向别处,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他依言而行。

“黑点似乎变大了。”

“是的,如果将眼睛集中在黑点上,它就会越来越大,乃至充斥你整个人生,这是非常不幸的。”说着,心理医生又取来一张黑纸,中间部位画有一个白点:“你再看看这张。”

他似乎有所领悟:“是个白点,如果我一直看下去,它也会越来越大,对吗?”

“非常正确!如果你的心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并将它集中在光明上,你的世界也会越发明亮起来。”

人这一辈子,短暂也好,漫长也好,都需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品味、用心去经营。人生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的过程,既然是摸索,就免不了有失误,免不了要受挫折,事实上,没有人能够不经受一丝风霜地走完人生。只不过,在相同的境况下,人们不同的心态决定了各自的人生质量。

有的人其实一直生活在幸福中,却总是感到备受煎熬,因为他习惯了盯着生活中的“黑点”:某一个困难、某一次挫折,甚至可能就是一点点的不如意,就会唤起他们的消极想象,心灵被一种渗透性的负面因素所左右,黑点被越放越大,遮住了生活中原本的美好。其实,这种“糟透了”的感觉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被严重夸大的、歪曲的消极意识和心理错觉。这种惯性的却又十分荒谬的心理倾向,其实正是使我们心灵备受煎熬的罪魁祸首。

真正快乐的人都善于积极思考,他们看到的多是生活中的“白点”:哪怕处在人生的低谷,也在接受生命中的阳光。在他们看来,跌倒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懂得站起来时手里能够抓到一把沙。跌倒了的确会痛,但快乐的人转念一想,手中抓了一把沙也是一种收获,尽管这把沙子看上去毫不起眼,可是积累多了也能聚沙成塔。

生活永远是这样辩证统一的。在同一环境下,不同的思考会得到不同的心境。

那么:

如果有火柴在你的口袋中燃烧起来,可以这样去想:感谢上苍,幸亏我的口袋不是火药库;

如果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可以这样去想:幸亏没有扎在眼睛里;如果你的一颗牙疼,可以这样去想:幸亏不是满口牙疼;

如果你要去郊游,途中突然下起了雨,让人扫兴极了,可以这样去想:老天真是照顾人,这么热的天怕我中暑,及时来降温;

米煮熟了,却忘了关掉电源,结果饭煳了,锅底结了一层厚厚的锅巴,别懊恼,可以这样去想:真好,可以吃到一顿纯绿色、原汁原味的锅巴了;

就算是事业失败,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

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去做这种积极的思考,会给我们的人生注入强大而神奇的精神力量,当困境来临之际,你就有能力将困境带来的压力转化为一种动力,在获得心理平衡的同时,获得人生的成功。

这种积极的思考,其实就是给我们的生活做一个假设,假设“黄连”可当“蜂蜜”尝,假设棚顶滴水亦可做琴声听,假设不幸就是幸运……这样转念一想,你眼前的景象就会大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给我们的心灵一种追求和期待,是一种心境的胜利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