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雁的女儿2岁了,她长得像妈妈一样漂亮。和所有母亲一样,自从女儿呱呱落地以来,张冰雁在她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女儿一天天长大,她会笑了、会看了、会坐了、会翻了、会爬了、会走了、开始咿呀学语了……女儿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都让张冰雁充满了幸福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张冰雁深知宠溺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孩子的爸爸总说孩子还小,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没办法,这个“黑脸”的角色只能由张冰雁来充当,这使得她对女儿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有一件事却让张冰雁改变了严格教育的态度。
那天晚上10点多了,累了一天的张冰雁真想早些入睡,可女儿的玩性还是很大。张冰雁哄着她:“格格,乖,我们睡觉好不好。”孩子摇摇头,示意要玩玩具。张冰雁不由分说地将她的衣裤脱掉,塞进被窝,熄了灯。孩子哭闹着钻出了被窝。
张冰雁心软了:还是再让她玩一会儿吧。于是过了半个小时,张冰雁再次让女儿睡觉,这次她似乎动了真格,哭闹着示意张冰雁把裤子穿好。在张冰雁的责骂声中孩子哭声越来越响,张冰雁恼火了,在她的小屁股上“啪、啪”两下。
孩子哭得更委屈了,一只小手指着门外,示意要去外婆那里。张冰雁把她按倒在**,心里犯嘀咕:好大的脾气呀!孩子一骨碌爬起来,一只小手敲打着张冰雁的身体,一边哭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孩子的这一举动让张冰雁深有所思:虽然孩子还小,还不会说话,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个体。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所愿而去强迫她干自己不愿的事,我们应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
然而我们遗憾的看到,一些父母在生活中总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的一些想法行为,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一律用高压压制、“改造”。结果,孩子表面上对父母唯命是从,但心里却对父母感到怨恨、恐惧、不满。其实,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应该认真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父母可以以朋友谈天的方式与孩子交换一下看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
大刚和几个好朋友约好了,周六晚上都去同学王磊家,下下围棋,同时也商量一下升学考试的事情。吃过晚饭,他要出门时,爸爸却大声呵斥:“晚上到哪儿去?不许去,给我在家里待着!”“他去和同学商量考试的事。”一旁的妈妈替大刚解释,可是爸爸仍然声色俱厉:“升学的事和同学有什么好商量的?用不着!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跟班主任已研究决定了,你只要好好念书,考高分就成了。”爸爸教训完大刚,又转过脸来冲着妈妈喊:“就是你纵容他,惯得简直不像话!在这个家,我是老子,我说了算数!”
大刚的心里难过极了,不仅仅是由于爸爸的阻拦使他在同学面前失了约而难过,也为爸爸如此粗暴专制而难过。其实,他知道爸爸也是疼他的,有一次他生病时,是爸爸背着他跑到医院。可是,大刚就是受不了爸爸对他自己的事情的粗暴干涉。所以好多时候,他心里有事,宁愿憋着,也不跟爸爸讲,免得又招爸爸的责骂。
简单粗暴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谁都不会喜欢专制的领导或同伴。子女对专制的父母同样也是反感的,尽管表面上可能表现得“百依百顺”。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把好事弄成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后不少父母也后悔莫及,但由于未下大决心克服这种毛病,后悔归后悔,再遇事又旧病复发,弄得孩子见父母如同老鼠见猫,何谈沟通交流,更何谈父母子女之爱?
自然,父母不允许孩子做的事大都是有道理、有理由的,可是没有多少道理或者干脆不讲道理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对孩子,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粗暴、将帅式的语言、态度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用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专制粗暴,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抱着平等的态度,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以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那么亲子关系一定会和谐得多。
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父母不能因为自己觉得不合理,就粗暴地压制孩子。教子应该是努力启迪和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自然地发展,粗暴地强迫孩子如何如何,效果一定不会好。在前面的故事中,妈妈认识到粗暴的命令是毫无意义的,自己应该理解女儿的做法,从女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圆满解决矛盾。
孔子曾说:“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也就是说,被鞭子打过的孩子,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简单粗暴的专制管教形式,是无法让孩子真正心服的。父母们遇到具体事情时,应当多和孩子协商、讨论。而在讨论具体的问题时,父母不妨多一些幽默感,不要压抑、限制孩子的愿望。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愿望尽可能地去满足;对孩子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出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的合理建议要认真采纳,等等。总之,父母一定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才会爱戴父母,才会生活得毫无压抑感。
对孩子“出格”的想法与行为,要尽可能地宽容谅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不要粗暴地管制孩子。如果你能让孩子把你当成亲密的朋友,那么你就算得上是称职、开明的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