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的学问极其渊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他是东林遗孤,复社的领袖,他也曾投笔从戎,甘为游侠,最终他厕身儒林,著书布道。这也就是他自己总结的一生的三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坎坷多变故的,明末其父被害,黄宗羲入京讼冤,明清之交他又加入抗清的队伍,失败后的他最终潜心钻研学问,拒绝入仕,终于在思想文化上学有所成。这样的三个阶段使他的一生都充满了躁动,他在悲愤中奋发,在国难时挺身而出,在绝望中潜心学问,最终他看透了出仕入官不如一介布衣书生,断然拒绝了富贵荣华,成为了值得敬佩的儒士。
黄宗羲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巨大的转折时代。在明清交替之时,东北地区的满族贵族正在伺机而起,以其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入主中原,这是黄宗羲所痛惜且不想看到的。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而他个人势单力薄根本无法阻挡历史的洪流,他内心是躁乱而压抑的。清朝取代明朝早已是无力回天之事了。虽说清王朝继承了明王朝的衣钵,封建社会继续延续,但是封建主义的老朽躯体已经开始衰败,新思想的萌芽与发展无疑给黄宗羲提供了时机,他刻苦钻研,昂奋前进,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黄宗羲的父亲是东林名士,在明熹宗在位期间,官至朝廷御史,但因其当时对腐败政治不满,屡次上书熹宗,以弹劾那些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集团,后被陷害入狱致死。父亲被害后,黄宗羲毅然决然地入京讼冤,上书崇祯皇帝锥刺奸党。当他伸冤事成后,在绍兴证人书院师从于著名理学大家刘宗周,开始了他求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后加入复社,跟一些进步人士一起领导了声讨阉党的斗争。当明王朝陷入了朝不保夕的境地后,他投笔从戎加入了抵御清朝的斗争,甘愿做一名游侠。黄宗羲是一个有崇高的气节并且胸怀谋略、热爱国家的人。当明朝覆灭后,他怀念那些抗清亡友,同时也对他自己未能以死报国而感到愧疚。但是他也异常珍惜自己九死一生的生命,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去探索明亡的原因,改革君主制的弊端,为完成他的著述只争朝夕。他的《明夷待访录》成了后来清末戊戌变法甚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有力的思想武器。他恢复学院开始讲学,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黄宗羲在学术上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清朝统治者想重用他,他却立下了“朝不坐,宴不与,士之份亦止于不仕”的遗民操守。康熙帝以礼敦请他去编修《明史》,黄宗羲也以年老多病为由力辞不往。
黄宗羲之所以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主要在于他的一生是不断地斗争不断地学习的。明末时与宦官斗法,在同黑暗的社会恶势力的殊死斗争之中,这使得黄宗羲初步地察觉到了明朝封建统治的丑恶的本质,这使他对朝廷的无道倍感失望。他心系天下黎民,却不能被朝廷重用;他徒有一身治国之道、一颗为国尽忠之心,却不能为天下苍生除恶扬善。他内心的躁动、狂乱是他人所无法感同身受的。在受到了巨大的落差的痛苦之后,他把功名利禄看得特别淡,开始投入到经世致用的学问中。后又开始御清,当他失败以后,黄宗羲又可以用清醒的头脑对“国家兴亡、历史变革”进行一系列深刻的反思。这更坚定了他绝不入仕的信心,至此直到晚年,黄宗羲始终著述不辍,这使他的思想和学术都达到了顶峰。
了解黄宗羲的一生,要把他的一生分为三个历程去把握。每个阶段的黄宗羲都是在斗争中挣扎,每段历程都要在内心经历激**后,找到属于他的那份内心平静的契合点。从明熹宗朱由检即位,黄宗羲赴京讼冤起,到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了主要矛盾的历史转折这一关头,黄宗羲所表现出的就是一个思想家所应有的品格,适时地将“反弊政、反权奸”的斗争,转变成了一个反对清王朝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的斗争,他投身于武装抗清。最后他已经进入了一个崇高的哲学境界,他的思想、人格已经臻于化境。纵观黄宗羲的一生,应该说,第三段生活历程,是他的黄金时代,在思想上、学术上均达到了一个顶峰。而最光辉的一个标志就是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在经历了父亲含冤而死的家庭变故之后,申冤、除害的那些豪情壮举,使黄宗羲旋由“逆党余孽”变成为“功臣遗孤”,因而名动京师,一时之间誉满上下。有诏抚恤死难,且赠官三品、荫其一子。但是黄宗羲的头脑已比乃父更为清醒,他并没有留在繁华的京城做官,当年的秋天即扶父亲的灵柩南归。第二年即遵父命,就学于刘宗周。又在经历了朝廷颠覆的亡国之辱之后,明朝被清廷逐渐地颠覆之后,黄宗羲在学术上的惊人成就震撼了朝野,清廷曾经先后几次以越来越优厚的条件去召聘他到京,都被他委婉地拒绝了。但是,随着清王朝在大局稳定之后的政策上的一系列的变化和黄宗羲自己的那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他对清廷的态度是有所转变的。但是黄宗羲始终都是恪守本人不仕清廷的节义。
走出黄宗羲,在我们身边亦有更多与之秉性相仿之人。他们大多历经坎坷,有着超出一般的才能,当他们一心想要尽自己绵薄之力时却发现他们并没有这样的环境。他们亦有自己崇高的气节,有自己的追求,也最终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原来我们国度另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进步先辈的思维。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