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之内忧天下,空怀抱负憾终生(1 / 1)

不安分的历史 孙浩 1183 字 8天前

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可谓是忧国忧民,人格更是高尚。在他的一生中写了诗1500多首,其诗艺之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并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更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自然对朝廷的腐败、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黑暗的现象都给予深刻的批评和揭露。他一生在仕途上未能得志,内心的抑郁和狂躁使他的诗多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尽管个人不断地遭遇着不幸,但是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依旧时刻注视着时局的细微发展,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尽管杜甫在当朝并不为世人所知,但他的诗作却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生活的年代正值唐朝由盛转衰,是一个由统一转为分裂的时期。他亲历战乱的祸害,备尝生活的艰辛,正因为如此使他对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在思想情感上更加接近人民,因此写下了大量富有反映人民生活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诗篇。杜甫多涉笔于社会的动**,他敢于写出政治的黑暗,呼唤出人民的疾苦,可以说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所承受的种种的苦难,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年轻时便树立起的“济时用世、辅弼君王”宏大的理想。然而他的一生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这无疑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躁乱、抑郁压抑着他的神经,然而空怀抱负的他到死都未能达成自己的希冀。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之中,他是当时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杜甫的一生分为了4个时期:35岁之前便是他读书和漫游的时期,这也就正所谓“**齐赵间,裘马颇清狂”。35~44岁是他困居长安时期,这一时期的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在长安应试,但是由于李林甫的政治目的,无人高中,最后杜甫勉强当上了一个掌管库府锁匙的小官。44~48岁是杜甫为官时期,这一阶段安史之乱的爆发使杜甫不幸被俘,潜逃后任左拾遗,但由于忠言直谏,不幸遭贬。48~58岁是西南漂泊时期,这一时期的他贫困潦倒无所依靠。杜甫的一生是坎坷而不得志的,他虽然才华横溢且又胸怀大志,但却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未能被统治阶级所重用。在文学地位上,虽然杜甫被后世称作为“诗圣”,诗歌也被称之为“诗史”,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杜甫的一生忧国忧民,可以说无论是穷与达,还是安与危,他都始终充满着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与高度负责的使命感,更是抱着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去坚守所热爱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其气至大至刚,其情至悲至痛;他抑郁,他愤怒,他躁狂,他的悲切、他的大志只能通过他的语言迸射出来。杜甫的诗中有着对中兴济世的一种热切,也是有着对淆乱乾坤的一种指斥,有着对横行霸道的极度的愤慨,也有着对自己漂泊流离的悲伤,这亦是对生灵涂炭的悲悯,更有着对物力衰竭的无限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杜甫就是如此以他自己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加之以其毕生的精力和天才来创作出极其丰富深远的诗歌,把单一个体的人格融入到了广阔的人生之中,襟怀博大,至性至情。社会的混乱加之他的坎坷命运,使其诗作中独具个性的意象,融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寄慨遥深,使杜甫的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受之于家庭的深刻影响,杜甫的儒家思想无疑是根深蒂固的。也由此青年时代的杜甫即“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树立了匡时济世的伟大抱负。其后的“安史之乱”更是强化了他拯溺扶危的忧患意识。尽管他有时悲愤且失望,嗟贫叹老,有时也会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偏安于恬静闲适,但是杜甫还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爱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少陵有句皆忧国”,这正是杜诗的精髓之所在。当然,杜甫他不可能突破封建伦理纲常的繁乱藩篱,他的政治上的理想和爱国的精神也都不能不和忠君相联系,因而对封建君王也难免存在着愚忠和美化之处。尽管难以捉摸的现实生活折磨了杜甫,但不得不说同时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地深入到了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极大的痛苦,也更是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他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杜甫所表现出的这种雄豪的性格,他的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和阔大的胸怀,使得杜甫在创作诗作之上倾向于推崇笔力雄强、气象阔大之作,在创作实践上更是追求着阳刚之美。10年困守的结果,使得杜甫蜕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由此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纵观杜甫的一生,无论是忠心报国还是诗词创作,都令我们肃然起敬。古往今来和杜甫秉性相同的人数不胜数,他们执著地奋斗在他们所向往、所喜爱的事业上,并不是求名求显,只是心系他人,为了达成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意愿,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执著向前的意志,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品性优秀的人所必备的。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有着如杜甫一般忧国忧民的心,在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敢于和那些错误的、妨碍社会发展的凶恶势力作斗争,心怀一颗安定的心,脚踏实地地求发展、甘奉献。

城南韦杜涌川滨,工部千秋庙貌新。一代悲歌成国史,二南风化在骚人。少陵原上花含日,皇子坡前鸟弄春。稷契平生空自许,谁知词客有经纶。

——明·屈大均

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与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杯酒抒愤陶情,此杜甫之面目也。

——清·叶燮

叶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