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02(1 / 1)

[405]见《国语·齐语》及《史记·封禅书、齐太公世家》。卑耳即辟耳。《封禅书·索隐》“卑耳,山名,在河东大阳”。大阳为今山西平陆县。

[406]见《国语·晋语》。

[407]见《左传》僖公三十年。

[408]在公元前619年(鲁僖公三十三年)。见《左传》这一年的记载。

[409]见《左传》僖公十三年。

[410]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11]见《左传》隐公七年。

[412]见江永《春秋地理考实》。

[413]见《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414]见《左传》文公五年。

[415]见《左传》定公五年。

[416]城濮之战时晋国出兵车七百乘,见《左传》成公二年。

[417]见《左传》成公八年。

[418]见《左传》成公九年。

[419]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420]《左传》襄公三年杜注说,鸠兹在丹阳芜湖县东。衡山在吴兴乌程县南。然乌程去芜湖县远,且在吴国南僻,楚人是不可能深入到那里去的。江永引《春秋传说汇纂》说,当涂县东北六十里有横山,可能是楚师所到的地方。今从其说。

[421]杨守敬《春秋地理图》绘驾于安徽无为县西。

[422]见江永《春秋地理考实》。

[423]见《太平寰宇记》卢州巢县《踟蹰山》条。

[424]见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正》。光今河南潢川县,颍今安徽阜阳县。皆在淮水上游。

[425]见《左传》定公四年杜《注》。

[426]《左传》定公四年杜《注》引《禹贡》汉水至大别南入江的话来解释大别的所在,并说此二别在江夏。《水经·江水篇》:“江水又东过邾县南。”《注》说:“江北岸烽火洲,即举洲也,北对举口。《春秋》定公四年,吴楚陈于柏举。京相璠曰:汉东地矣。”《读史方舆纪要》黄州府麻城县《龟峰山》条说:“麻城县东北三十里有柏子山,吴楚陈于柏举,盖合柏山举水而名。”按《左传》记载当时战争情况说:“楚将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这是说吴师先与楚师战于大别,次战于小别,又战于柏举。大别当为今湖北麻城东北的大别山上。小别又在大别以南。

[427]《春秋大事表·吴楚交兵表》。

[428]见《朱文公文集·九江彭蠡辨》。

[429]见《左传》定公四年及宣公五年、昭公三年。

[430]见《左传》昭公十六年。

[431]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32]见《左传》成公三年。

[433]见《左传》闵公二年,《史记·货殖列传》。

[434]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35]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436]见《国语·周语》。

[437]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38]见《左传》成公二年。

[439]见《左传》隐公十年。

[440]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441]见《左传》昭公元年。

[442]见顾炎武《日知录·骑》条。

[443]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444]顾炎武《日知录·骑》条说,“《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古者马以驾车,不可言走。曰走者,单骑之称。古公之国邻于戎翟,其习尚有相同者”。古公骑马虽早,然为社会所习用当仍为春秋时代事。

[445]见《左传》哀公九年。

[446]见《国语·吴语》。

[447]见拙著《中国的运河》。

[448]见拙著《中国的运河》。

[449]见《国语·吴语》。

[450]见《水经·泗水注》。

[451]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四。

[452]《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

[453]《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京兆府》。

[454]《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

[455]《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456]《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

[457]《新唐书》卷二二一上《高昌传》。

[458]《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唐纪三〇》。拙著《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

[459]《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460]《资治通鉴》卷二〇九《唐纪二五》。

[461]《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462]《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463]《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464]《隋书》卷三〇《地理志》。

[465]《周书》卷八《静帝纪》。

[466]《通典》卷一二《食货典·轻重》。

[467]《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

[468]杜甫《后出塞》有:“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吴绫,照耀舆台躯。”

[469]《新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

[470]《隋书》卷三《炀帝纪》。

[471]《隋书》卷三《炀帝纪》。

[472]《隋书》卷三《炀帝纪》。

[473]《资治通鉴》卷一八〇《隋纪四》。

[474]《资治通鉴》卷一八一《隋纪五》。

[475]《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六《魏州》:“馆陶县白沟水,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亦名御河。”又卷一六《相州》:“内黄县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可见永济渠中有一段就是利用白沟的故道。

[476]《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

[477]颜之推《颜氏家训》。

[478]《唐六典》《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及《新唐书·地理志》,篇目卷数不备举。

[479]《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一《关内庸调折变粟米敕》。

[480]如杜甫《后出塞》即有“越罗与吴绫”之句。

[481]《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482]《大唐六典》卷二〇《太府寺》。

[483]《大唐六典》卷二中所说的十四个三等州为滑、卫、陈、魏、相、冀、德、海、泗、濮、徐、兖、贝、博。其中陈、海、泗、徐、兖五州在河南,余在河北。十五个四等州为沧、瀛、齐、许、豫、仙、棣、郓、深、莫、洺、邢、恒、定、赵。其中齐、许、豫、仙、棣五州在河南,余十州在河北。十四个五等州为颍、淄、青、沂、密、寿、幽、易、申、光、安、唐、随、黄。其中颍、淄、青、沂、密五州在河南,幽、易二州在河北。余寿、申、光、安、黄五州在淮南道,唐、随二州在山南东道。

[484]这里所说的二十八州为六等的益、彭、蜀、梓、汉、剑、遂、简、绵九州,七等的资、眉、邛、雅、嘉、陵、阆、普、壁、集、龙、果、渠十三州,八等的通、巴、蓬、开、合、利六州。见《大唐六典》卷二〇《太府寺》。

[485]《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

[486]《太平广记》卷二四三引《朝野佥载》。

[48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

[488]洪迈《容斋随笔》卷九《唐扬州之盛》。

[489]《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有关各卷。

[490]《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在今江苏省境内的二州三县为扬州的六合、昇州的上元、溧阳。在今安徽省境内的一州二县为宣州的当涂、南陵。在今江西省境内的四州四县为虔州的安远(今安远县)、袁州的宜春(今宜春市)、信州的上饶、饶州的乐平。今浙江省境内的二州四县为越州的山阴(今绍兴市)、台州的临海(今临海县)、黄岩(今黄岩县)、宁海(今宁海县)。今福建省境内的四州八县为福州的福唐(今福清市)、尤溪,建州的邵武、将乐(今将乐县),泉州的南安(今南安县),汀州的长汀、宁化(今宁化县)、沙县。今湖南省境内的三州四县为岳州的巴陵(今岳阳市)、永州的祁阳(今祁阳县)、道州的延唐(今宁远县)、永明(今江永县)。今湖北省境内的三州六县为鄂州的江夏(今武汉市的武昌)、永兴、武昌,蕲州的广济(今广济县)、蕲水(今浠水县),归州的巴东(今巴东县)。

[491]这二十个产铁的县为蜀州的新津(今新津县),嘉州的平羌(今乐山市北)、峨眉(今峨眉山市)、夹江(今夹江县),邛州的临邛(今邛徕县)、临溪(今蒲江县北),梓州的通泉(今射洪县东),绵州的巴西(今绵阳市)、昌明(今彰明县)、魏城(今绵阳市东)、西昌(今安县东),合州的石镜(今重庆市合川区)、巴川(今重庆市铜梁区西南),荣州(今荣县)及其所属的资官(今荣县西),昌州的永川(今重庆市永川区),利州的绵谷(今广元市),渠州的潾山(今大竹县),夔州的奉节(今奉节县),忠州的南宾(今丰都县东)。见《新唐书》卷四〇、卷四一《地理志》。

[492]《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在今江苏省境内的三州七县为扬州的江都(今扬州市)、六合,昇州的上元(今南京市)、句容(今句容县)、溧水、溧阳,苏州的吴县(今苏州市)。在今安徽省境内的五州六县为宿州的虹县(今泗县),扬州的天长(今天长市),庐州的庐江(今庐江县),宣州的当涂(今当涂县)、南陵(今南陵县),池州的秋浦(今贵池区)、青阳(今青阳县),另外滁州境内也有两个铜坑。在今江西省境内的五州四县为江州的浔阳(今九江市)、彭泽(今彭泽县),饶州的乐平,信州的上饶,另外洪州和袁州境内各有一个铜坑。今浙江省境内的七州十县为湖州的武康、长城(今长兴县)、安吉,杭州的余杭(今余杭区),睦州的建德(今建德市),遂安,明州的奉化,处州的丽水,婺州的金华,温州的安固(今瑞安县)。今福建省内的三州五县为福州的尤溪(今尤溪县),建州的建安、邵武,汀州的长汀、沙县。今湖南省境内的一州一县为郴州的义章(今宜章县)。今湖北省境内一州二县为鄂州的永兴(今阳新县)、武昌(今鄂州市)。

[493]《新唐书》卷四二《地理志》。

[494]《旧唐书》卷一〇五《韦坚传》。

[495]《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诏传》。

[496]《隋书》卷三《炀帝纪》。

[497]《隋书》卷三《炀帝纪》。

[498]《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汴渠……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汴河上》:“汴河,自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然习俗多以汴渠相称,宋改五丈河为广济,汴渠因成通称。

[499]《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唐纪五三》。

[500]《新唐书》卷二二五《李希烈传》。

[501]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九《襄州别驾府君事状》。

[502]洪迈《容斋随笔》卷九《唐扬州之盛》。

[503]这二十二处为:润州丹阳(今丹阳市)的简渎和练塘,金坛(今金坛市)的南北谢塘,昇州句容县的绛岩湖,常州武进县(今常州市)的孟渎,无锡(今无锡市)的泰伯渎,苏州海盐(今海盐县)的古泾、汉塘,湖州乌程(今湖州市)的官池、陵波塘,长城(今长兴县)的西湖,安古(今安吉县)的邸阁池、石鼓堰,杭州钱塘(今杭州市)的沙河塘,余杭(今余杭区)的上湖、下湖、北湖,富阳(今富阳市)的阳波湖,於潜(今于潜县)的紫溪水,新城的官塘、九澳。其中绛岩湖溉田万顷,孟渎溉田四千顷,长城西湖三千顷,余杭三湖千余顷,石鼓堰百顷。见《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504]这十二处是:扬州江都(今扬州市)的雷塘、勾城塘、爱敬陂,高邮(今高邮市)的堤塘,楚州山阳(今淮安县)的常丰塘,宝应(今宝应县)的白水塘、羡塘、徐州泾、青州泾、竹子泾,淮阴(今清江市)的棠梨泾。其中堤塘溉田数千顷,勾城塘溉田八百顷。见《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505]这五处是:和州乌江(今和县东)的韦游沟,寿州安丰(今霍邱县东)的永乐渠,宣州宣城(今宣城市)的德政陂,南陵(今南陵县)的大农陂、永丰陂。其中大农陂溉田四千顷,韦游沟溉田五百顷,德政陂二百顷,见《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506]这九处是:越州会稽(今绍兴市)的防海塘,山阴(今绍兴市)的越王山堰,上虞的任屿湖、黎湖,明州县(今宁波市)的小江湖、西湖、广德湖、仲夏堰,衢州西安(今衢县)的神塘。其中仲夏堰溉田数千顷,小江湖溉田八百顷,县西湖五百顷,广德湖四百顷。任屿湖和神塘各二百顷。见《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507]这十二处是:福州闽县(今福州市)的海堤,长乐(今长乐市)的海堤,连江(今连江县)的材塘,泉州晋江的尚书塘、天水淮,莆田(今莆田市)的诸泉塘、沥塘、永丰塘、横塘、颉洋塘、国清塘、延寿陂。其中延寿陂溉田四百顷,莆田七塘,除延寿陂外,其余六塘共溉田一千二百顷,尚书塘溉田三百顷,天水淮溉田八十顷。见《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508]这六处是:洪州南昌(今南昌市)的东湖、南塘,江州浔阳(今九江市)的甘棠湖,都昌(今都昌县)的陈今塘,饶州鄱阳(今鄱阳县)的马塘、土湖。见《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509]这一处是:鄂州永兴(今阳新县)的长乐堰。见《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510]这五处是:朗州武陵(今常德市)的北塔堰、考功堰、右史堰、津石陂、槎陂。右史堰溉田二千顷,北塔堰和槎陂溉田各千余顷,考功堰一千一百顷,津石陂九百顷。见《新唐书》卷四〇《地理志》。

[511]《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唐纪五三》。

[512]《资治通鉴》卷二三二《唐纪四八》。

[513]《战国策·魏策一》。

[514]《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515]《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索隐》:“服虔曰:‘(博浪沙)在阳武南。’按:今浚仪西北四十里有博浪城。”浚仪即今开封市。

[516]《史记》卷九七《郦生传》。

[517]《史记》卷九七《郦生传》。成皋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白马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飞狐,如淳谓在上党壶关,裴骃谓在代郡西南,张守节谓在唐蔚州飞狐县。按当时形势,郦生所言当不能远至代郡或唐蔚州也。

[518]《后汉书》卷二《明帝纪》。

[519]《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520]《晋书》卷九八《桓温传》。

[521]《宋书》卷二《武帝纪中》。

[522]《魏书》卷五二《李冲传》。

[523]《隋书》卷三《炀帝纪》。通济渠动工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524]《全唐文》卷七四〇,刘宽夫《汴州纠曹厅壁记》。

[525]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四〇《与韩弘诏》。

[526]《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湛渠的开凿在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

[527]拙著《中国的运河》第五章《隋唐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528]《新唐书》卷一四五《逆臣·李希烈传》。

[529]《隋书》卷二《炀帝纪》。永济渠始凿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午),略迟于通济渠。

[530]《旧五代史》卷七七《晋书三·高祖纪三》。

[531]《文选》卷九,曹大家《东征赋》。

[532]《太平广记》卷二八六《板桥三娘子》。

[533]《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正义》。

[534]《宋史》卷一《太祖纪》,又卷六《真宗纪》。

[535]《新五代史》卷一〇《汉本纪·隐帝》。

[536]《新五代史》卷一一《周本纪·太祖》,《宋史》卷六《真宗纪》。

[537]《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纪》。北汉时,大名府称为邺都。

[538]《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539]《太平寰宇记》卷一《东京》。

[540]《汉书》卷二八《地理志》。

[541]《汉书》卷二八《地理志》。

[542]《梁书》卷五四《中天竺传》。

[543]《梁书》卷五四《扶南传》。

[544]《晋书》卷三七《义阳王望传》。

[545]《晋书》卷九〇《吴隐之传》。

[546]《南齐书》卷三二《王琨传》。

[547]《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

[548]《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

[549]《水经·泿水注》。

[550]《水经·泿水注》。

[551]《宋书》卷三二《五行志》。

[552]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553]《新唐书》卷一七〇《王锷传》:“迁岭南节度使。……请蕃舶至,尽有其税,于是财蓄不赀,日十余艘载皆犀象珠琲,与商贾杂出于境。”《旧唐书》卷一五一《王锷传》作:“日发十余艇,重以犀象珠贝,称商货而出诸境。”

[554]《旧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作“明年至者乃四十余柁”。曾昭璇先生《广州历史地理》下篇《广州城历史地理》曾论证这四十余柁应为四千余柁的讹误,甚是。

[555]《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

[556]《尚书·禹贡》。

[557]《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

[558]《战国策·楚策》。

[559]《汉书》卷二八《地理志》。四处,指郑县、夏阳、雍县和漆县。

[560]《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两处,即韩城和汧源。

[561]《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关中诸府州。

[562]《流沙坠简考释》二。

[563]《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564]《汉书》卷七〇《陈汤传》。

[565]《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566]《汉书》卷八《高祖本纪》。

[567]《汉书》卷六四《主父偃传》。

[568]《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569]《汉书》卷二八《地理志》。

[570]《北史》卷一五《魏常山王遵传》。

[571]《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

[572]《尚书·禹贡》。

[573]《左传》成公二年。

[574]《汉书》卷七二《贡禹传》。

[575]《唐六典》卷二。

[576]秦观《蚕经》。

[577]《汉书》卷二八《地理志》。

[578]《太平寰宇记》卷五九《邢州》引卢毓《冀州记》。

[579]《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

[580]《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

[581]《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

[582]陆羽《茶经》。

[583]《唐国史补》。

[584]傅振伦《中国伟大的发明——瓷器》。

[585]《史记》卷九七《郦食其传》。

[586]《宋史》卷一二八《食货志》。

[587]《汉书》卷二九《地理志》。

[588]《汉书》卷二九《地理志》。

[589]《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590]《明史》卷四〇《地理志》。

[591]《天下郡国利病书·苏州府上·历代水利》。

[592]《宋史》卷九六、九七《河渠志》。

[593]《新唐书》卷四三《食货志》,卷一三四《韦坚传》。

[594]《唐六典》。

[595]万历《明会典》卷二四《税粮》。

[596]叶梦珠《阅世篇·食货六》;康熙《苏州府志》卷二二《物产》。

[597]《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

[598]乾隆《吴江县志》卷四。

[599]《册府元龟》卷五四六《直谏》。

[600]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五《货语·铁》。

[601]《史林杂识·初编·瓜州》。

[602]《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沙州·瓜州》。

[603]《元史》卷六〇《地理志》:“瓜州,宋初陷于西夏。夏亡,州废。元至正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604]《汉书》卷五五《霍去病传》。

[605]《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籍端水本作南籍端水,“南”字误衍,今删去。

[606]《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向达译本)第10章《古代边境线的发现》:“库鲁克塔格斜坡南界三百尺以上的高沙丘之间,有一大片盆地,盆地中间有一连串显明的干湖床。……这些湖床证明是古代疏勒河的终点盆地,如今河流的终点是在更南十五里的大泽中了。以前相信疏勒河注入喀喇淖尔,现已证明还在更东边相差经度有一度以上。”疏勒河即汉时的籍端水,喀喇淖尔应即胡林翼图上的布鲁湖和花海子、青山湖。冥泽的故地应如斯坦因所说在其北的干湖床,喀喇淖尔当是泽地向南移动所构成的新泽。

[607]《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沙州》:“寿昌县,本汉龙勒县。”唐寿昌县在今敦煌市西南。

[608]出版于1934年的《中华民国新地图》标绘哈拉池(图上作喀拉湖)于敦煌市西北玉门关之东,则又向东移徙了。

[609]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中华民国新地图》。

[610]《斯坦因西域考古记》第16章《从额济纳河到天山》。

[611]《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先是,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于秦陇而植之,终于皆死,而酒泉宫之西有槐树生焉。”嘉庆《大清一统志》所载有森林诸山,其西亦仅止于高台县。高台县在酒泉之东,似酒泉之西本来就没有林木,现在酒泉之西各绿洲上,树木葱茏,敦煌附近尤多。莫高窟前大泉河的上源也有不少树木。这些可能是出于人工栽培,已和《晋书》所说不同,论现在河西的森林者,对此似当多加留意。

[612]《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甘州》。

[613]拙著《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614]这是在敦煌时承敦煌研究所李正宇同志见告的。李正宇同志现正在研究唐宋时期敦煌的河渠泉泽,这应是实际调查的结果。

[615]对于月氏和乌孙的问题,日本国白乌库吉、藤田丰八、加藤繁等皆曾有论著发表。近年松山寿男著《古代天山历史地理研究》,于乌孙的原居地定为博格达山北麓。他是根据下面这些材料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一、《太平御览》卷一六五《州郡部》引《梁氏十道志》所说的:“庭州,雍州之外,流沙之西北,前汉乌孙旧地,东与匈奴接,历代为胡虏所居。”二、《通典》卷一七四《州郡典》所说的:“庭州(原注,今理金满县),在流沙之西北,前汉乌孙之旧壤,后汉车师王之地,历代为胡虏所居。”三、《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也说:“金满,流沙州北(西北之误),前汉乌孙部旧地,方五千里。后汉车师后王庭,胡故庭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书此以备一说。

[616]《新华社新闻稿》第6497期。

[617]《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

[618]《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二《凉州》引。

[619]《水经·山水泽地篇注》。

[620]《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甘州》。

[62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引《西河故事》。

[622]《后汉书》卷六五《张奂传》。

[623]《汉书》卷六《武帝纪·注》引应劭说。

[624]《晋书》卷八六《张轨传》。

[625]《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

[626]《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

[627]《旧唐书·地理志》。按:两唐书《地理志》皆未载天宝年间沙州户口数。《旧唐书·地理志》有旧户口数,《新唐书·地理志》以之为贞观年间户口数,天宝时,凉、甘、肃、瓜四州户口数较之贞观年间皆有增长。沙州虽无天宝年间户口数,然总不会低于贞观时,故一并录出贞观户口,以备参考。

[628]《元史》卷六〇《地理志》,河西共有甘州、永昌、肃州、沙州四路,四路中仅甘州、肃州两路有户口数。甘州有户1550,有口23987。肃州路有户1262,有口8697。皆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数字。

[629]《大清一统志》于各府州户口一栏共列有:1.原额民丁,2.今滋生民丁男妇大小,3.屯丁男妇大小,4.户数等四项,安西州无原额民丁,亦无屯丁男妇大小。故知今滋生民丁男妇大小一项为当时实有口数。其余两项与实有口数无关,故不取。在这些数字中,户口比例颇有极大悬殊,如肃州只有22537户,却有319768口,平均每户超过14人,似与实际未能完全吻合。

[630]《明史》卷三二九《西域传一·土鲁番传》。

[631]《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

[632]《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

[633]《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

[634]《旧唐书》卷一〇九《契苾何力传》。

[635]《清史稿》卷一二六《食货志一·户口》。

[636]《晋书》卷五六《江统传》。

[637]《晋书》卷一二六《秃发利鹿孤载记》。

[638]《晋书》卷一二六《秃发傉檀载记》。

[639]《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

[640]《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

[641]《晋书》卷九五《艺术·鸠摩罗什传》。

[642]《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

[643]《隋书》卷六七《裴矩传》。

[644]《旧唐书》卷五五《李轨传》。

[645]《旧唐书》卷五五《李轨传》。

[646]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647]《全唐诗》卷一九九。

[648]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三《西胡考上、下》《西胡续考》。

[649]《吕思勉读史札记》戊帙《胡考》。所谓九姓胡为:药罗葛、胡咄葛、啒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邪勿。

[650]《旧唐书》卷一〇三《王君?传》。

[651]《旧唐书》卷一三四《浑瑊传》。

[652]《新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按《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王君?死后,玄宗命郭知运讨逐回纥,王君?为河西陇右节度使,是由于郭知运死后,取代其位。王君?被害后,何能再有郭知运讨逐回纥事,《旧唐书》此处当有误文。

[653]《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陇右道下》,《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

[654]沈亚之《沈下贤文集》卷一〇《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尝与戎降人言,自瀚海以东,神乌、敦煌、张掖、酒泉,东至于金城、会宁,东南至于上邽、清水,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唐人子孙,生为戎奴婢,田牧种作,或聚居城落之间,或散处野泽之中。”

[655]《新唐书》卷二一六下《吐蕃传》,又卷四〇《地理志》。

[656]《新唐书》卷二一六下《吐蕃传》。

[657]《新唐书》卷二一六下《吐蕃传》。

[658]《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

[659]《旧唐书》卷一九二《回纥传》,《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

[660]《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

[661]《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传》。

[662]《明史》卷三三〇《西域传》。

[663]《明史》卷三三〇《西域传》。

[664]《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665]《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

[666]《隋书》卷二九《地理志》。

[667]《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668]《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669]《张说之文集》卷一二《大唐开元十三年监牧颂德碑》。

[670]《明史》卷九二《兵志》。

[67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672]《汉书》卷五《景帝纪》。

[673]《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唐纪二七》。

[674]10《旧唐书》卷一〇三《王忠嗣传》。

[675]《明史》卷九二《兵志》。

[676]《清史稿》卷一四七《兵志》。

[677]《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

[678]《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

[679]《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下》。

[680]《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下》。

[681]《汉书》卷四九《晁错传》。

[682]《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下》。

[683]《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

[684]《汉书》卷六《武帝纪》。按:《地理志》,武威郡置于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酒泉郡置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皆与《武帝纪》不同。《西域传》:“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武威、酒泉郡始置于元狩二年,与《西域传》所言相符。故两郡建置之年,应以《武帝纪》为正。

[685]其时凉州人口亦有被徙他处的。《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坚曾徙姑臧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即其一例。

[686]《唐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

[687]《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唐纪一二》,又卷二一三《唐纪二九》。

[688]《全唐诗》卷四一九,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

[689]《三国志》卷二七《魏志·徐邈传》:“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河右少雨,常苦乏穀。邈……广开水田,募贫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690]《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任延传》:“(建武中),拜武威太守。……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

[691]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六七《凉州府》引《明统志》。

[692]《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二《甘州》。

[693]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七八《肃州》:“肃州城,明洪武二十八年因旧改筑。”又引《河西旧事》,“禄福城,隋谢艾所筑”。明时所谓旧城,当即谢艾所筑,亦即在汉禄福城址筑成的。

[694]《晋书》卷八六《张轨传》。

[695]《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

[696]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六七《凉州府》。

[697]《新唐书》卷四〇《地理志》。

[698]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699]《五代史记》卷七四《附录三·吐蕃传》。

[700]《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下《陇右道下》。

[701]《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702]《隋书》卷二八《百官志》。

[703]《隋书》卷六七《裴矩传》。

[704]《隋书》卷二八《百官志》。

[705]《隋书》卷六七《裴矩传》。

[706]《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

[707]《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吐蕃传下》。

[708]《史记》卷五《秦本纪》。

[709]《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

[710]《汉书》卷六一《张骞传》。

[711]《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712]汉陇西郡西北界直抵黄河。匈奴与陇西郡接壤,其辖地也已至黄河岸边。这里特别提到陇西长城。乃是指秦始皇使蒙恬所修筑的长城。秦始皇的长城与其祖秦昭襄王的长城一样,起于临洮(今甘肃岷县),至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后直向北行,再循黄河而下。《大宛传》所说的“至陇右长城”就足以作为证明。

[713]《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

[714]《元和郡县图志》卷四《会州》。

[715]《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716]《文选》卷九。

[717]《后汉书》卷一下《光武纪》。李贤注:五郡谓陇西、金城、天水、酒泉、张掖。按:窦融时为河西五郡大将军,所率领的五郡中有武威、敦煌,而无陇西、天水,李注盖误。

[718]《汉书》卷六《武帝纪》。

[719]《史记》卷六《秦始皇帝本纪》。

[720]《后汉书》卷一三《窦融传》。

[721]唐长孺《北凉承平七年(公元449年)写经题记与西域通往江南的道路》(刊《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

[722]《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

[723]唐长孺《北凉承平七年(公元449年)写经题记与西域通往江南的道路》。

[724]《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

[725]《隋书》卷六七《裴矩传》。

[726]《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

[727]《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西州》。

[728]王去非《关于大海道》(刊《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

[729]《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730]《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注》引阚骃说。

[731]王去非《关于大海道》。

[732]《汉书》卷五四《李陵传》。

[733]《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录》。

[734]唐长孺《北凉承平七年(449)写经题记与西域通往江南的道路》。

[735]《宋史》卷四九〇《于阗国传》。

[736]《宋史》卷四九〇《于阗国传》。

[737]《宋史》卷四九〇《回鹘国传》。

[738]拙著《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739]《尚书·禹贡篇》。

[740]《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741]《左传》襄公八年。

[742]《战国策·燕策一》。

[743]《诗·邶风·谷风》。

[744]拙著《河山集》二集。

[745]《全唐诗》卷五五九,中华书局本。

[746]徐贲《渡沁水》,《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二一四《沁水部汇考·艺文》。

[747]《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748]拙著《论周原的变迁》。

[749]《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750]《史记》一一〇《匈奴传》。

[751]拙著《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752]《尚书·禹贡篇》。

[753]《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夏州》。

[754]《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夏州》,又《晋书》卷一三〇《赫连勃勃载记》。

[755]《新唐书》卷三五《五行志》。

[756]《史记》卷二九《河渠书》。

[757]《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758]《汉书》卷二九《沟洫志》。

[759]《汉书》卷二九《沟洫志》。

[760]《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761]《左传》僖公十三年。

[762]《隋书》卷二四《食货志》,《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

[763]《新唐书》卷一六七《裴延龄传》。

[764]洪迈《容斋三笔》卷一一《宫室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