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蒋氏先前中规中矩的花样中,渗透了文绣这样一个孩子的灵气,从而她们一家在花市街坊邻里们间口碑更好,人缘更旺,挑花的生意那自然是红红火火。这样一来,生活上虽还是远不能与先前的豪门贵府相比,但在那个时局混乱的年代,母女四人也算是难得地凭着手艺谋了份衣食充足、钱粮无忧的生活。
但大多数日子好过了的人,就总会想着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愉悦,蒋氏也不例外。然而,北京城的特色在于老,老而不朽,是沧桑所赋予的一种别样的美。这美便包罗万象。大到时局军政,小到吃喝拉撒。除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外,还有著名的天桥一带的艺人的天堂。有更引人向往的戏园子,但蒋氏却并未有心前往聆听名角的妙音。她只是在偶尔难得空闲的时候,带着女儿们到京城各处,有特色的胡同或集市去转转,以期能让女儿们就此了解下生活,增广些见闻。她的这种做法,真是乐坏了已渐渐长大而且学识越来越丰富的二女儿文绣。本来这个时期的文绣,对知识的渴望就十分强烈,而学校老师仅仅在课堂上讲解的那些,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她活跃的思想了,所以,她对自己亲耳听到的、或亲眼看到的时世趣闻格外痴迷。不管那些事情的大小来由,她都要想尽办法尽可能了解到,然后再作一番分析,理清出是非曲直,就像关于“辫子军”的那个问题一样。不得不说,她的这种执拗有时是让人欢喜的,但偶尔也会让她的母亲蒋氏头痛不已。
颇为开明的蒋氏不止一次地带着文绣姐妹几人到各处走走,比如到护国寺寻找各色小吃,到琉璃厂大街品味京城文艺的儒雅,到北海**舟让女儿们感受与斜阳共舞的意境,看拥有近1300多年历史的法源寺,还有孔庙前的那条成贤街,既短暂又漫长,就像是走一遍成为贤人圣德的过程。每每这时,文绣总是满心欢喜地跟着母亲走走看看。而蒋氏也每每一见到眼前那座“文官到此下轿,武将到此下马”的牌坊,就会下意识地要求女儿们将脚步放轻。以此让女儿们表达出对孔子这位文化之王的崇敬。蒋氏还在某一个晴朗的秋天与邻里结伴同行,带着文绣姐妹三人到了红叶似火的香山,看看漫山遍野的红色,感受秋天独有的意蕴。她希望女儿们能学会从自然的意境中领略到诗情画意。她还带领女儿们攀爬长城,希望她们在领略长城的雄伟壮美时,能对古老的过往发思古之幽情,以便沉淀一些不同于寻常孩子的庄重与静气。而每次出游的最大受益人,蒋氏内心很清楚,那就是自己的二女儿文绣。虽然家境没落,但作为名门之后,还是应让女儿们少些市井气息,多些大家闺秀的眼界和风度。后来的事实证明,蒋氏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自香山和长城一游之后,文绣回到家中不但安静了好些时日,还在她自己的一件素色衣裙上挑绣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然后又在学校写出了诗词。
长城赋
长城万里,雄踞险关,护江河日月不受贼人欺。辱胡马,惊罗刹折断恶人的羽翼。女子登峰闯天关,盘桓巨匠剅秦山,纵是艰难戏连连。
诸侯闻风齐挥剑,褒姬玉面挡在前,谁叫美人无辜轻泪弹。
战时擂鼓三军发,争霸一方春秋宴,何苦热血男儿死相见。
秋日无霜叶似火,又听鸿雁满腔怨。
明史筑城墙固在,安得民心朝朝念。
一纸风筝随歌去,曙光最是繁华天。
文绣把这首自创的《长城赋》当成作业交给老师时,老师乍看之下戏谑地讲道:“文绣,你平时功课很是用功,怎么今天拿篇抄袭来的文章来糊弄老师啊?”老师此话一出,教室里的其他同学都捂嘴取笑起来,这让文绣很难堪,幸好她灵机一动,大声说道:“老师不信也正常,因为这是我母亲带我们姐妹去长城游玩时我的感想,但我头一回自己写诗词,也不知道好不好。不如这样,您现在就出个题目再考考我。”听到她这句话后,老师心想:这孩子聪慧是真的,但不管怎样毕竟只是个孩子,如何能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的诗词呢。但眼前她既然要求,那就不妨出个题目试试她也好。老师便就地取材说道:“文绣,今天天气晴朗,校园里秋菊又开得好看,你就作一首**颂吧,让同学们见识见识你的才学。”文绣见老师一脸严肃,同学们也在起哄,她便淡定地说道:“那好吧,文绣愿意一试。”说完,她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来到了校园里的花圃边。大家见文绣不慌不忙地瞅着**出神,也就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他们见文绣猛一拍手说道:“有了!”
**颂
滟滟明裳,傲霜不低头。
冷清一秋,孤寒伴岁愁。
夏花是亲,惹遍蜂蝶葬春城。
冬梅藏雪,娇态半露情难留。
煮酒。一醉方休,菊为君子之首。
念完,文绣见老师和同学们怔怔地看着自己,她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哪知接下来,老师和在场的同学们一起为她拍出了响亮热烈的掌声。末了,老师还有意拿着以上两首诗,找到了她家,在蒋氏面前好好地夸赞了自己这个得意门生。蒋氏那个高兴就别提了!作为母亲,她把这份骄傲放进了心里。蒋氏清楚文绣的确是几个孩子中最优秀的,但这个女儿也无疑是最叛逆的。因为在文绣眼里还是那句话,未知的才是最好的。
随着出游次数和学识的增加,文绣在这个时期,已经知道京城是几个皇朝的古都,纵横时空千百年之久,其间巷子与胡同交错成局,各色人等经营着各种营生,也就意味着明修栈道的和暗度陈仓的,在这片肥沃而古老的土地上都有他们存在的理由,如此说来,一面是丰饶富足的文明,另一面也少不了那些轻贱浮尘。但文绣她可不管这种社会的等级和品类区分,在她这个未成年的孩子看来,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着无穷的趣味。文绣对自己去过的每条胡同,都能说出其中一二在她自己看来的亮点,这些包括那些胡同里的小买卖人,如在街面上追着人跑的卖花婆婆,提着竹篮钻胡同吆喝着卖熟肉的小阿哥,还有上门给人掏耳朵的,或者那些大清早就走街串巷子卖热粥的、卖烟卷的等等不同的人。文绣几乎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姓,甚至还能讲出他们做买卖时最有趣的经历。有时,她还趁着母亲蒋氏和黑丫忙着挑花生意的空当,偷穿上父亲端恭遗存下的一套旧衣服,和几个小伙伴们去大栅栏附近观音寺西边的胭脂胡同玩耍。之所以去那里,仅仅只是因为好奇。
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文绣平时就知道在她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很多不成文的俗规,比方说,很多大大小小胡同的取名多数都是从胡同里常见或具有很强代表性的事物而来。但让她奇怪的是,所谓胭脂不就是女孩子们日常用来装扮面容的吗?为什么有好几次都听到邻里大婶们只要一听有人讲到“胭脂胡同”这几个字,就露出一脸的鄙夷。为此她还问了母亲,而那时蒋氏也是脸现不快之色,并斥责了她。于是,小文绣便天真地遐想联翩:难道胭脂胡同里卖的不是胭脂水粉?自此后,她就拿定了主意,一定要到胭脂胡同的所在探个究竟。
于是,文绣便真的带着一群死党般的小伙伴们来到胭脂胡同,在这里溜达了一个来回。
“怎么这里都没见着什么实实在在卖胭脂的店家?”文绣的心里直犯嘀咕。
“要是稀草今儿个也能跟着一道来就好了。”凤华那丫头伸伸舌头顽皮地说道。
“那是,就她那胖妞妞的模样,要是见到这胭脂胡同里哪家细条轻飘的姐姐不羡慕死才怪!”九岁的唐少宗装着一副大人的模样,边吸着挂在嘴边上的鼻涕,边假装着贼溜溜地东张西望。
这时,走在前方的文绣回过头来,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很是一副好心肠的样子,跟伙伴们交代道:“要不这样,咱们再用点心认真看看胡同里面到底有什么稀罕物,要是运气好真能碰到,那稀草肯定会让她妈妈给咱们做顿放肉末的大碗炸酱面的。”
“好嘞,还是文绣有主意!”凤华神气地附和道。
“那样倒是好,就是稀草小气得很。”小少宗不是很肯定真能得到什么好吃的,只是用衣袖擦了把嘴角,体现了他对鼻涕那淡淡的咸味颇为留恋。
凤华看着他那没出息的样子,威风凛凛地发声道:“嗯,文绣都拐进前面的胡同口了,咱们还不快些追上去。”
于是,这几个孩子复又挨在一起,各怀心思地在这胡同里左顾右看。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观察到此处有不少精巧别致、样子很是好看的洋楼,远远望去,这些楼里都是圆门圆窗洞,像是在寓意着什么。文绣心想:虽然自家老宅子里的花园有些破旧了,但因五叔仍住在里面,所以给人的印象比起这些像是新盖的小楼仍然要纯净雅气得多。这个胡同看起来也像是个富人住的区域,怎么就是没有那股子清静气呢,反而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和古怪?”
很快,这群孩子们就又发现了一种怪现象:从各个小楼里总会时不时传出一些男女混在一起的笑骂声和歌唱声。再加上文绣因为是女扮男妆,所以,当他们这几个孩子只要稍稍靠近某栋小楼时,就会有一些装扮华丽倚门而立的女子媚笑着上前来与他们搭讪。如此一来,可是吓坏了文绣和伙伴们,他们隐约明白了胭脂胡同为人们不齿的原因了。于是,孩子们一哄而散,但那弥漫在空气里的诡异的脂粉气追随着文绣和伙伴们,害得这几个孩子回去之后,整日慌张出神,最终没能逃脱了家中大人们明察秋毫的审视。唐少宗和能说会道的凤华少不了被自家父母训斥,而文绣最惨了,蒋氏整整一天没让她吃饭,并且将她禁足了好些日子。但那又怎样,文绣对于这次与伙伴们的经历是暗自窃喜的。她有她自己的看法,同时,这次小事件也加深了她对于人生更多的感受,她想:身为女子,将来长大后即使不能为国效力,或像男子般征战沙场死而后已,那也不能自轻自贱,将青春与才情拿来供与他人取乐。可惜她并不知道,那胭脂胡同原先还真是靠卖胭脂水粉而得名的,也并不知道,在这条为人所不齿的胡同子里,其实也曾发生过动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假如成年后的她听说过玉堂春和王景隆的故事,不知又会作如何一番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