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落第
杜甫的功名欲望如此强烈,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家族传统和家庭教育。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杜甫在他的一篇赋文中提到过他的家族传统归纳起来就是“奉儒守官”。他的第十三世祖杜预在晋朝的玄学思潮中以《左传》为基础,对儒学进行专门研究,终成一代儒学大师。而杜预的父亲也是个尊儒学、贵德行、重名节的善良君子。还有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也是个儒学文人。儒家思想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自然与他的先祖们一样,处治世而忧国忧民。儒家又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因而杜甫要走向追求仕途之路实在理所当然。
杜甫不仅遵从儒家道统、遵守礼法、忠君爱国、关怀政事,他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救世热情,有“仁民爱物”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与李白等人交情深厚,但并没有受到他们那种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影响,他卓然自立,有坚毅的现实人生观,肯定纯粹入世。
杜甫像
受着这样理想和热情的一再激**,杜甫鼓起勇气,来到了长安,这时他已经35岁。
凡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很少有没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美丽的诗句写出长安的雄浑地势、统治阶级豪华的生活,以及日日夜夜在这里上演的一幕幕兴衰更替。
当年李白到长安时,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对他极为崇拜、景仰,他也着实过了一段极为风流荣耀的日子。与之相比,杜甫的情形就显得逊色了。
到长安的第二年——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杜甫36岁时,他鼓起勇气再次参加科举取士,很不幸的是,他再次落第了。
满怀热切的政治抱负,鼓足勇气走上入仕的唯一途径,不幸又告失败。当时杜甫的心情,我们可想而知。他30多年前的人生并没有显示出他于仕途没有天赋,相反,他的才华和资质足以高中状元,那么为什么他一再失败呢?
天宝六年的科考由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一手操办。时年,玄宗终日在深宫里纵情声色,由一个精明有为的帝王日渐变成一个糊涂天子。他偶尔会想到自己的子民,心血**地减免赋税,但他所任用的那些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往往比他减免的数额还要多好几倍。
李林甫生平最忌恨文人,因为这些人来自民间,不识“礼度”,他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不利,于是巧施诡计,使得科考时无一人及第。之后,他反而上表皇帝以示祝贺,说这足以证明如今的民间已经没有剩余的贤能。
这样一场欺骗文人的科考无疑让所有人悲愤难平,杜甫也不例外。但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大权独揽,直到他死后,杜甫才敢说出这些年来的悲愤:
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
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杜甫在这场政治阴谋里遭到打击,他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他的父亲是在这个时期去世的,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
幸好杜甫具有热烈的感情,却不是屈原式的殉身主义者,他的坚强理智恰好和热烈的感情保持平衡和统一。他有着光明远大的理想,但又不是李白式的浪漫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是和现实紧紧融合在一起的。因此,杜甫在伤心之余,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决心重新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