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1)

少有人看见的美 熊逸 442 字 2个月前

佛陀在鹿野苑的时候曾向众比丘讲过这样一个“阿能诃鼓”的故事。

从前有个名叫陀舍罗诃的人,这个人有一面鼓,叫作阿能诃鼓。

阿能诃鼓的声音非常好听,也非常响亮,能传到四十里之外。

可是,时间久了,鼓也就破旧了,于是,鼓手重新裁割牛皮,修修补补。虽然阿能诃鼓被修好了,可是,它的声音再没有当初那么好听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能诃鼓不断损坏,不断被修缮;又不断损坏,又不断被修缮,每个部件都被一次次地更换过了……

阿能诃鼓还被叫作阿能诃鼓,但是,这还是当初的那面阿能诃鼓吗?

以上这个故事出自佛教的早期经典《杂阿含经》,佛陀的担忧是:“在我灭度之后,我所创立并宣讲的那些道理会被不断地复述、阐释与发挥,那么在多少个世代之后,无论是世人所传扬与信奉的佛法,抑或他们心目中的我的形象,究竟还是不是我宣讲时的‘本来面目’呢?”

一切都在流变之中,包括我们自己。人体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迅速地更新着,新细胞会变成旧细胞,然后死亡、脱落,再有更新的细胞补充上来,倘若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去年的我,今年的我已经不再是“我”,而是一个全新的人。只不过细胞的组合有某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使每个新我与旧我都保持着大致相似的样貌与性格,并且过去的经历会被神经元不断地储存起来,再传递下去,正如一台在接二连三的维修中被不断更换零件的劣质电脑,即便硬盘和内存条已经换掉了好几个,但数据,包括所有的操作痕迹,都被不那么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那么,我们不妨将情境设想得更极端一点:假如一个人很不幸,先是在车祸中永久性地失去了某一部分肢体(这意味着他的“形式”发生了永久性的改变);继而患上了失忆症,失去了一切记忆;不仅如此,阿尔茨海默症又夺去了他正常的思考功能,那么,从严格的哲学意义上讲,这个人究竟还是不是原先的那个人呢?

许多哲学问题都不适合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假如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假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假如我们不可能两次见到同一个人,那么今日之我该不该为昨日之我的一切言行负任何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