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 / 1)

学术上虽然有了顿悟式的突破,但王守仁还是秉持着审慎的态度,以心中默记的五经之言一一与新见解印证,终于发现彼此吻合无间,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这就意味着,至少在王守仁自己看来,龙场悟道出来的“新见解”半点不新,只不过是对儒家经典的正确解读而已,其之所以貌似新奇,只不过是因为程朱理学或者说是明人对程朱理学的理解背离了儒家经典的本旨,虽然通行天下、万众服膺,其实与儒学本质南辕北辙、渐行渐远;自己要做的是一项拨乱反正的事业,所要宣讲的是“正确的”孔孟之道。龙场无书,王守仁凭记忆撰写《五经忆说》,这算是阳明心学的著述之始了。

龙场生涯就这样日复一日,在“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狂喜里,一切形而下的艰难困苦也就算不得什么了。今天有心理学家做过大样本的调查统计,发现有过大悲或大喜遭际的人经过半年左右基本都会复归于常。半年是一个具有心理阈值意义的时间段,王守仁已经健康度过了两三年的时光,发现这个蛮荒之地远不似未到之前所想象的那般可怖,甚至时有一些意外之喜。

某日王守仁在山中发现了一处洞穴,实在是遮风挡雨的好所在。王守仁带着僮仆开始了石洞改造开发的工程,整治床榻几案。文人所居例当命名,他便直接拿来家乡阳明洞的名号,这里便是“阳明小洞天”了。文人的地理从来不尽是经纬坐标上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符号。新居落成当有所记,今天我们会在《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诗中读出一种“大隧之内,其乐也融融”的意味: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

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落,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聒。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我闻莞尔笑,周虑愧尔言。

上古处巢窟,抔饮皆污樽。

冱极阳内伏,古穴多冬暄。

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

岂无数尺榱,轻裘吾不温。

邈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 (8)

第一首记述阳明小洞天的开发经过,第二首开始变得有趣,看来王守仁的乐观态度已经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僮仆,就连他们也开始认真发现这石洞生活的佳处了。僮仆们发现这石洞这好那好,只有一点略堪忧虑,那就是怕冬天洞里太冷,没有足够的棉衣棉被过冬。第三首字面上是王守仁对僮仆们之所忧虑的答复,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对君子境界的一种标榜。为了打消僮仆们的疑虑,王守仁从今昔对比入手:上古巢居,生活水平还远不如我们;接下来给出“科学解释”,说阳气会在洞里封闭不散,所以洞内的冬天反而很有暖意。在这里或学豹隐,或效龙蛰,默默行自我陶冶的功夫,默默躲避开外界的伤害,物质生活虽然简陋,但孔子的高徒颜渊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