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销售员向顾客推销店里的一件衣服:“我觉得这件产品最适合你,无论款式、花样、面料还是颜色都非常适合你,我敢打赌你穿起来一定会引人注目,我卖了那么多年的衣服,眼光向来不会错的,听我的,你就选择这件吧,其他的我觉得不适合你,至少没有这一件那么得体。不买的话真是可惜了,而且现在还在打折扣。”
一位卖手机的业务员主动向顾客推荐一款手机:“我觉得你完全没有必要听你朋友或者家人的看法,这个产品非常值得你购买,你可以去其他店里看看,或者看看其他产品,绝对没有这个好。”
一个卖水果的人对犹豫不决的顾客说道:“怎么样,就买这种葡萄吧,我现在帮你包起来好了,这款新上市的葡萄真的不错的,你没有必要犹豫不决,买了就是赚了。”
一个顾客在超市购买一款中档的保健品时,超市业务员插话道:“先生,我看这款保健品不适合您,您可以选择那一款,它是这里最高档的产品,无论是自用还是送人,都是最好的,其他产品要差一点儿。”
以上这几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很多消费者对此往往会感到厌烦,他们会认为销售员在着急帮助自己下决定,或者说在代替自己做出决定,这种“越界”行为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不适。他们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判断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也更希望自己可以获得更充分的考虑时间,而不是被人推动着仓促做决定。
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消费者更加希望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并不喜欢有人过多地干扰自己做出判断和决定,尤其是在决定购买这一环节上。消费者的敏感及自主意识会导致他们始终保持谨慎,任何可能威胁或者抢夺他们决定权的行为都容易引发误会和不满。
考虑到消费者可能对产品的相关信息不了解,对销售员也不够了解,他们很有可能会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想法,即认为销售员的所有说辞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销售员的最终目的就是推销产品,因此必定会千方百计强调产品的好处,事实上这些产品或许并不像宣传中的那样好。出于这种考虑,消费者可能会产生一种轻微的逆反心理,他们会觉得一件产品如果越被频繁介绍,或者被描述得越好,里面掺杂的水分就越多。销售员越是想尽办法推荐某款产品,可能这款产品越是存在一些问题,至少不可能像销售员说的那么好。可以说,多数消费者都不太愿意销售员直接帮他们做出决定,他们的想法是:“这个产品不是你说了好就是好的,而是我自己觉得好,它才是真的好。”
有些销售专家提出了预见消费场景或者预期场景的说法,他们认为一个优秀高效的销售员必须懂得预见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方能有针对性地销售对方喜欢或者需要的产品。比如,很多卖酒的人动不动就喜欢向顾客推销茅台酒,并且认为茅台酒非常适合宴饮。实际上,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并没有出现,一切都是销售员的预见而已。这些销售员通常会这样说:“逢年过节,当你想要给亲朋好友送礼的时候,茅台酒或许是最好的礼物。”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预期场景。比如,他们买酒是为了自己饮用,或许根本没想过用这种高档酒,或者他们认为自己的长辈更加喜欢五粮液。
每个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心里都会设定一个预期的场景,都清楚自己究竟要如何消费这些产品,或者将这些产品用于何处。如果销售员不了解消费者的预期场景,不了解消费者心里在想些什么就替对方做出决定,无疑会产生一些副作用。预期场景的不同甚至冲突,往往会让消费者对销售员的销售无动于衷,有时候还容易产生反感。
有时候消费者会将需求和个人的经济能力结合起来,他们可能会觉得某款产品真的不错,但是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和购买力,他们便会将这个选项排除在外,但是销售员可能并没有这么想。比如,某人准备去一家经常光顾的酒店请朋友吃饭,计划每道菜的平均价位为50元左右,一桌10道菜,总价在500元上下。这是他能够承受的范围,所以他拿到菜单后点的大都是这个价位的菜,可是服务员突然推荐了几个大菜,还认为这些菜非常适合请客吃饭,味道不错,而且价格不算太贵,平均每道菜不过200元左右,在整个酒店中属于中等档次的菜。业务员的这番话让请客的人感到尴尬,而且朋友都在身边,他觉得有些失面子。在这之后,他再也没有进过这家酒店吃饭。
销售员往往处于“自以为是”的思维模式当中,或者处于一些惯性思维当中。一般情况下,他们容易依据自己的直觉或者经验做出揣度,认为消费者购买这种产品一定是出于什么目的,一定是用于什么场景。他们会主动设计出一个场景,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觉得自己做出的决定万无一失,对方没有必要拒绝,但这些产品和服务或许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
销售员在推销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每一个人扮演的角色,要明确“谁才是那个决定者”,不要试图越俎代庖,否则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不悦,或者因为触及消费者的痛处而引发一些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