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表达技巧,锻炼表达能力(1 / 1)

作为销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表达往往能够决定销售的效果。销售员应当尽量掌握各种沟通的技巧,许多销售员都注重对表达能力进行培训和锻炼,希望提升表达的技巧,掌握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并将其作为销售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一件商品从生产到最终销售出去,销售员都需要同顾客进行接触和交流,良好的交流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好的心理感受,有助于提升销售额,提升销售的效率。

比如,销售员在与客户谈判的时候,会特意强调提供的产品当中将会出现5个不合格产品,这里提到的“5个不合格产品”,可能会让客户对这次合作犹豫不决。他们会将关注点放在“5个不合格产品”上,并认为这5个产品是影响所有相关产品质量的负面因素。如果销售员改变表达的方式,将“5个不合格产品”改为“在所有10000个产品中,产品的不合格率只有两千分之一”,这样客户就会将关注点转移到两千分之一的不合格率上,而这样的合格率显然比一般公司的产品合格率高出很多。

同样都是表达5个不合格的产品,表达方式不同,表达的框架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客户通常不太喜欢承受风险,会尽量避免那些负面因素,或者说尽量减少自己受到负面影响的概率,两千分之一的不合格率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

这就是著名的框架效应,该效应主要是指当人们描述问题的框架不一样时,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往往也有差别。框架效应是销售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很多优秀的销售员都善于利用这一效应来达成自己的销售目标。

《心理操纵术》一书中曾谈到了表达方式的一些技巧:“比如,当我们看到一种新式飞船时,我们想让他人相信这飞船令人诧异的长度,于是,当你想说给街上的行人听时,你就得说它有三个街区那么长,或者说它有从榆树街到林肯街那样长。这些人经常在街上走,所以你一说,他们就知道飞船到底有多长。如果你要对乡下人说飞船的长度,你就说飞船有他牧场的两倍那么长。如果你想说给一个纽约人听,你就得说飞船的长度和42号街上新建的克莱斯勒大厦的高度一样。因此,我们想让他人完全理解自己的语言时,一定要引用他人的经验才行。”

在这里,作者谈到了“经验”问题,而这个经验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的语言模式所展开的谈话方式,即平时所说的见到什么人就说什么话,一切要懂得灵活应变,不能说一些超出对方认知范围、理解范围、感知范围的事情,不能说让他人理解不便的话。很多销售员介绍产品的时候也会忽略对他人经验的理解和感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消费者都采取同样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容易引起很多消费者的反感和困惑。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销售员介绍AR产品时,如果面对的是一个AR产品的发烧友,自然可以直接说:“这是一款非常好的AR产品,它的AR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如果面对一个对相关产品和技术一概不知的老人时,直接介绍“这是AR产品”就容易让人疑惑不解,对方也无法轻易被说动。

无论是框架效应还是按照他人经验说话,其本质都是要求销售员注意沟通中的表达方式,虽然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往往会让他人感知到不同的效果。很多销售员并不会注意这一点,认为自己只需要将一件事情说清楚,将相关的产品介绍清楚就行了,殊不知信息的接收和接受还在于对方的心理感知,不恰当的表达往往会让人感到不适,或者容易刺激到他人的情绪,影响他人的判断。

优秀的销售员应当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应当把握好彼此之间的沟通关系。推荐产品的时候,销售员应当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语气,不仅仅要清楚地介绍产品的性能,强调产品的优势,同时也要避免引起他人的误会,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信任感或者不适感。可以说合理的表达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有效推荐自己的产品,并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产品,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如何描述产品的性能,如何推销产品的特色,确保产品的特色可以最大化,确保产品的利润最大化。第二个内容是自我形象的展示,简单来说就是尽量避免和对方发生冲突,在沟通中展示出良好的个人形象,让双方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对话。比如,当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提出质疑或者做出不是很合理的判断时,许多销售员喜欢当面否决顾客的想法,“你的想法是错误的,你所说的那款产品可不算好,它的性价比不高,在国内市场也不算有名”“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对产品多少还是比你了解一些,你谈到的那些问题并不正确”。

相比于消费者,销售员和商家的确占据更大的信息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依据优势指出顾客想法上的错误,纠错甚至争执并不能真正产生多少说服力,反而容易招致顾客更多的反感。相比之下,优秀的销售员懂得迎合顾客的想法说话,他们会顺从顾客的观点,然后巧妙地引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是啊,你说的话很有道理,这的确是该款产品的一个缺点,不过,在其他方面,这款产品的性能还是不错的,而且价格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还是一款值得入手的产品”。

有时候即便双方存在很大的分歧,甚至双方的想法完全相反,商家和销售员也不要急于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更没有必要直接指出消费者的错误,而应该以倾听的姿态来面对对方,然后为自己的表达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