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7月,托尔斯泰与妹妹玛丽亚一同前往德国,看望住院的大哥尼克莱,开始了第二次西欧之旅。

尼克莱在他们到达德国不久后就病逝了,对这位给自己很多关心和照顾的哥哥的离世,托尔斯泰十分伤心。玛丽亚遵照尼克莱的遗嘱,护送他的遗骸回故乡安葬。托尔斯泰则与妹妹分手,继续进行他的教育视察。

托尔斯泰这次的旅程遍及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等国家,他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各国的民情、风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不相同,教育的方法上自然也存在一些差异。所谓西欧的进步教育,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都是将所规定的各种学科,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托尔斯泰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不适合他的理想,甚至离他的理想相当远。俄国不是法国,也不是意大利,他不能照搬,也无法模仿他们的教育方式,只能适当地作一些参考。

托尔斯泰在德国某些学校参观时,对学校的教学方法十分惊讶,甚至可以说是吓了一跳。学校的课程表上排满了诸如为国王祷告、默诵等类的活动。孩子们都呈现出战战兢兢、乖僻、别扭、心理不正常等现象。在如此束缚的教育方式下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面色铁青,看不出一点快乐的样子,也看不到任何前途光明远大的迹象。

托尔斯泰完全反对这种填鸭式、充满了严厉规则的教育方法,他在日记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

强制性较小的学校,当然要比强制性大的学校更能让孩子们开心并学到知识。不必用太多的规则去束缚孩子,应该让他们的性格自由活泼地发展,家长和教师可以从旁诱导。这才是好的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们喜欢的话,他们可以和邻座的同学说话;如果他们高兴的话,也可以玩玩掷骰子的游戏。当然,这样的教育方法必然会引起秩序上的混乱,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发生,必须再制订出一些规则来,使师生有所遵循。但是规则不能太细,管得不能太严。譬如有时应该说些有趣的故事给学生听,或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解答,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答案,再由另一位同学上台加以更正。这样每个人都有事做,就不至于有些孩子闲极无聊做些调皮捣蛋的事了。我认为这种办法最好,既不过于严格而又不太放松。然而为什么有些学校的老师们,根本不愿去考虑这些问题呢?

如果将教育方法比喻成投掷豌豆,那么德国式的教育方法,就像掷出去的豌豆碰到墙壁又反弹回来一样,一点也没有实际的效果。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体验人生的乐趣,与他们共同研究人生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倒是其次,让他们学习活生生的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

俄国的教育需要俄国式的教育方式。但是提到俄国式教育方式,现在托尔斯泰所见到的俄国式与过去的俄国式完全没有两样,于是托尔斯泰想出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他创办的学校里,他决定实行与德国式教育方式不同的方法。既没有体罚,也没有严苛的法规,什么都自由化。当时并不仅是德国,就是在俄国的学校中,也没有不体罚学生的,可是托尔斯泰连处罚的原则都没有订立。

1861年5月,第二次西欧旅行回到家乡后,托尔斯泰用一种灵活的宽松的方法管理他的学生,这使得他的学校充满了欢笑与活力。

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则或责罚,却没有一个学生迟到,也没有人在上课时东张西望或恶作剧,而且学生们的学习表现与学业成绩都日渐良好。

托尔斯泰和学生的关系,就好像是蜡烛和烛芯般不可分割。看不到托尔斯泰,学生们会感到寂寞;同样地,没有他们,托尔斯泰也会感觉不安宁。学生们和他分开的时间,只不过是夜晚而已,有时孩子们一直到深夜还逗留在托尔斯泰家阳台附近。

托尔斯泰也时常和孩子们一起玩雪橇,或是摔跤。每到节日,托尔斯泰都会请孩子们吃一些应节的食物;有时他还送他们铅笔、小刀,以及做衣服的纱布或是糖果之类。

到了春天,托尔斯泰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提供给孩子们,让他们自由耕种,收获全部归他们所有。采用这种教育方法后,托尔斯泰逐渐发觉他的学生们远比同龄的贵族儿童更优异、更聪明,进步也更为神速。如此一来,家长们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反对托尔斯泰的学校,相反开始大力欢迎和褒奖,并全力支持。

于是,托尔斯泰又在亚斯纳亚·博利尔纳邻近的11个村庄设立了好几所分校。分校的老师都是年轻的大学生,每天都写授课日记,星期日聚集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与托尔斯泰一起研讨授课心得,并协商下周的授课计划。

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托尔斯泰知道,这种教育方法单凭他们这些人来做,力量非常有限。必须得到更多人的帮助,才能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认可和推广。

遗憾的是,俄国当时的教育都采取西欧式的教育方式,以强制性教导国民读写。托尔斯泰认为,如果这种教育方式一直延续下去的话,学校生活将会导致儿童身心发展不健全,更会剥夺他们天真活泼的天性,使他们慢慢地变成一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

学校是知识的场地,同时也是向新时代跃进的实验场所,它不是每天处理公事的机关衙门,不需要板着脸不苟言笑。

真正的知识不只是从教室中得到,也要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中,去学习探讨人生的一切。

托尔斯泰决定把这些新的观念介绍给俄国的教育家们,他办了一本教育杂志。

在杂志中,他发表了自己和那些当助教的大学生们的许多教育论文,也发表了一些学校教育工作报告、图书目录,以及学校附属图书馆的工作情况、捐款报告等,内容非常实际而新颖。

但是,托尔斯泰这种自由的教育理论遭到了传统教育家们的反对。同时,因为学校的一些做法,多少含有一些解放农奴的政治意识,所以上流贵族们也开始攻击托尔斯泰;一般的平民也以冷酷无情的眼光看他,骂他是穷极无聊、做傻事。

当然,这些批评并没有动摇托尔斯泰实现理想的决心和信心,因为一个立志实现理想的人,就必须贯彻自己的信念。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反对这种教育方式的人,可以说是不懂得真理的人。他们无非是不愿别人的人生过得完美,而想要将农奴永远置于无知、无自觉的境地,以便谋求自己的个人利益。我绝对不能被他们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