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1 / 1)

叶剑英获取张国焘的密电一事,是人所皆知的史实。从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王稼祥、李维汉等多次的谈话中,都可以得到证实。为了惜墨存史,现摘录叶剑英生前的回忆如下:

大概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上旬,我们到了巴西一带一个叫潘州的村子里。我和徐向前、陈昌浩同住在一个喇嘛庙里。中央机关和毛主席他们也住在附近。张国焘率左路军到了阿坝,就不走了,不愿再北进。中央多次催他北上,他就是不干。他还阻止陈昌浩等人北上。我们在巴西那一带等他。

九号那天,前敌总指挥部开会,新任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讲话。他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译电员进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我,是张国焘发来的,语气很强硬。我觉得这是大事情,应该马上报告毛主席。我心里很着急,但表面上仍很沉着,把电报装进口袋里。过了一个时候,悄悄出去,飞跑去找毛主席。他看完电报后很紧张,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对我说:“你赶紧先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儿来了。”我赶忙跑回去,会还没有开完,陈昌浩还在讲话,我把电报交回给他,没有出漏子。

叶剑英获取的张国焘密电的内容是什么呢?一九三七年三月,毛泽东在有张国焘等人在场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那时,“叶剑英同志便将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之后,毛泽东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多次谈起这件事,并称赞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时任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副科长的吕黎平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说道:事过五十多年,不一定记得一字不错,但有几点是肯定的:(一)坚决反对北上;(二)要右路军回头南下;(三)如果中央不同意南下就要监视其行动,要“彻底解决”。

话再说回来,叶剑英离去之后,毛泽东感到事关重大,立即与同住一起的张闻天、博古等进行紧急磋商。他们一致认为事态十分严重,“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部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当即决定随彭德怀去三军团,召开紧急会议,与因病住在三军团的周恩来、王稼祥研究,决定迅速脱离险区的措施。就要动身了,毛泽东突然对张闻天、博古说道:

“明人不做暗事,你们二位先走,我去前委找陈昌浩,向他说明我们要去三军团开会。”

张闻天与博古听后愕然,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只是难以理解地望着毛泽东。

“放心,”毛泽东笑着说,“我此行的目的,是给陈昌浩吃个定心丸。”

“一旦引起他们的怀疑怎么办?”博古依旧愕然地问道。

“不会的,我是为打消他们的顾虑才去的。”

彭德怀看着坦然自若的毛泽东,自知毛心中有了安全的成算;当他再一看张闻天、博古那不无担忧的表情,忙说道:

“为了确保主席唱好这出借东风,我彭德怀陪同前往,你们就可以放心了吧?”

接着,毛泽东在彭德怀的陪同下“亲到徐、陈处商谈行动方针”。这时的陈昌浩不仅决心遵从张国焘的旨意南下,而且他在读了叶剑英刚刚交来的电文之后,也正在思考如何把右路军——主要是一、三军团带回阿坝,与张国焘的左路军会师这件大事,因此,他近似试探地问道:

“张总政委来电要南进,你看该怎么办呢?”

毛泽东已经算就了陈昌浩此时此刻的这种特殊的心态,故将计就计地说了这句史有所记的话:

“既然要南进嘛,中央书记处要开一个会。周恩来、王稼祥同志病在三军团部,我和张闻天、博古去三军团司令部找周、王开会吧。”

毛泽东如此而为的目的有二:其一,陈昌浩虽然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他并不是书记处的成员,借口开书记处会议,陈昌浩不出席会议是合情合理的;其二,诚如前文所述,毛泽东与张闻天出于策略的原因,早就说过南下果真有利可以交换意见这类话,而今提出开书记处会议是顺理成章的,不仅不会引起陈昌浩的怀疑,反而会为党中央采取下一步行动赢得时间。

陈昌浩只是一位不到而立之年,却又过早得志的青年,他绝对不会想到毛泽东的上述目的。用彭德怀的话说:“陈昌浩同意了,他们未想到是脱身之计。”

毛泽东在与彭德怀大摇大摆回三军团的路上,毛泽东想起他在和陈昌浩谈话的时候,彭德怀和叶剑英又说又笑地走出总前委司令部,故谈笑风生地问道:

“老彭啊,在我和陈昌浩演戏的时候,你与剑英办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呢?”

“我和剑英商量,北上必须有军事地图,另外原属一方面军司令部的二局现设在总前委,必须请他这位参谋长在今夜把地图、二局偷出来,在明晨拂晓前到达三军团司令部,一同北进。”

“剑英的意见呢?”

“他答应想办法。”

“这就好。”

毛泽东到达三军团司令部的时候,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已经在周恩来的住处等候多时了。毛泽东扼要地讲了有关的情况之后,“中央常委紧急会议,果断地决定党中央同四方面军暂时分离,即率右路军中的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速出甘南”。接着,又决定脱离险境的时间为九月十日凌晨,会齐地点是三军团。

会后已经是九月九日的深夜了,就在分头秘密布置九月十日凌晨脱离险区的具体行动的时候,毛泽东为了对广大的四方面军指战员有个交代,同时也是进行一次北上路线的教育,他又亲自草拟了一份《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亲爱的同志们:

自从我们翻越了雪山,通过草地之后,我们一到包座,即打了胜仗。消灭了白军四十九师。目前的形势是完全有利于我们,我们应该根据党中央正确战略方针,继续北进,大量消灭蒋介石、胡宗南的部队,创造川陕甘新苏区。

我们无论如何不应该再退回原路,再去翻雪山、走草地,到群众完全逃跑的少数民族地区。两个月来,我们在川西北地区所身受的痛苦,是大家所知道的。而且,南下的出路在哪里?南下是草地、雪山、老林;南下人口稀少、粮食缺乏;南下是少数民族的地区,红军只有减员,没有补充。敌人在那里的堡垒线已经完成,我们无法突破。南下不能到四川去,南下只能到西藏、西康,南下只能是挨冻挨饿,白白的牺牲生命,对革命没有一点益处。对于红军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下是断路。

同志们,只有中央的战略方针是唯一正确的,中央反对南下,主张北上,为红军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你们应该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去!

中央

张闻天完成秘密布置脱离险境的任务回到三军团后,毛泽东把这份《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交给张闻天审阅。张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立即用油印机赶印,明天散发。”

就在有关部门赶印这份《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的时候,毛泽东低声问张闻天:

“你的任务完成得还顺利吧?”

张闻天微微地点了点头,接着又简单地讲述了与李维汉谈话的经过。对此,李维汉事后做了如下记述:

洛甫告诉我,张国焘有电报说,如果毛泽东、洛甫、博古、周恩来等不同意南下,就把他们软禁起来。洛甫告诉我上述情况后,叫我负责把党中央机关、政府机关、总政治部等单位在次日凌晨带到巴西,会同党中央一路北上。并要我回中央机关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洛甫叮嘱我上述决定要绝对保守秘密。我接受指示后,就分别通知了凯丰、林伯渠、杨尚昆,叫他们明天凌晨就走。对下只说到黑水打粮,叫各单位负责人准备好。这天晚上,我到街上走了两趟,看看有没有发现我们要北上的动静。我见四方面军的人没有发现我们北上的意图,就放心了。

时令已步入九月中旬,雪域草原之夜的温度,宛似内地的秋末初冬,颇有几分寒意了。加之九月十日的凌晨刮起了萧瑟的大风,不仅把草地之夜的气温降低了几度,而且这呼啸的风声,无形中使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气氛,又增添了不少恐怖的因素。凌晨已过,毛泽东安排好周恩来、王稼祥两位病号的转移之后,遂与张闻天、彭德怀等人走出住地,来到约定好的地方,任凭夜风劲吹,在焦急地等待着同志们的到来。

与此同时,李维汉也十分紧张,前半夜,他连眼都没顾上合一下,想着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以及如何防范的措施。谢天谢地,终于熬过了九月九日的漫漫长夜,眼看着表针指向了九月十日的凌晨,他蹑手蹑脚地离开了自己的住处,站在路口等待同志们的到来。“中央机关、总政治部都走了,唯有中央政府机关还没有走出来,他们有银行、辎重,事情多。”他见“前面部队都走了,心中很焦急,就亲自跑到政府机关办公室的院子里去看,他们还在打包”。他低声地命令道:

“你们不用打包了,把东西丢掉些,要带的东西驮在牲口上,马上出发!”

就这样,中央政府机关的人员“就按照这个办法,很快出发了”。李维汉在检查过住地之后,随后也赶了上来,不久,就安全地到达巴西三军团的驻地。毛泽东小声地问李维汉:

“都到齐了吧?”

“报告主席,全部到齐。”

“好,上路吧。”

接着,李维汉带领机关干部告别了巴西,迎着瑟瑟的北风,踏上了北上的大道。

时间在无声地流逝着,但是叶剑英带的军委纵队的有关人员还没有到来。为此,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都焦急不安地在夜风中踱步等待。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毛泽东却在暗自思考着天亮后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以中央政治局的名义发给徐向前、陈昌浩的电文。这时,彭德怀走到跟前,低声说道:

“主席,大部队已经上路了,你先去杨勇的十团吧!”

“好,我在杨勇的十团等你们。”毛泽东说罢沉吟片时,又补充道,“老彭啊,我再交给你一项重任,一定要等剑英同志的到来!”

“我会按主席的指示办的。”彭德怀知道毛泽东在为叶剑英的安危担心,遂又说道:“主席放心,剑英同志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对此,我是坚信不疑的。”毛泽东说罢大步走去了。

叶剑英是如何完成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呢?对此,他自己做了如下的回忆:

究竟怎样带直属队走?我一时没有想好。忽然想起了张国焘要南下的电报,决定利用他要南下的电报做文章。

我先和徐向前讲:“总指挥,总政委来电要南下,我们应该积极准备。首先是粮食准备。先发个通知给各个直属队,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打粮食去。限十天之内把粮食准备好。”他说:“好!”得到他的同意后,我写了个通知,准备发给各个伙食单位。通知上说,今天晚上两点钟出发,自己找地方去打粮。通知写好以后,给陈昌浩看,他认为很对嘛,应该准备粮食。接着,我就找直属队负责人开会。参加会的有李维汉、杨尚昆、李克农、萧向荣等,大概七、八个人。我说,中央已经走了,今天晚上两点我们也走。大家对表。早一分钟晚一分钟都不行,整整两点动身。我要求大家严格保密,同时要按规定时间行动。

会后,我回到喇嘛庙。我和徐、陈住在一个屋子里。一个住一个角落。中间还有一盏马灯,我们是亮着灯睡觉的。那天晚上我怎么睡得着呢……大约一点四十五分左右就起来了。我预先曾派了一个小参谋叫吕继熙(即吕黎平),把甘肃全图拿来。我把它藏在我床底下的藤箱子里。我起来后,把大衣一穿,从床底下把地图拿出来,就往外走。

我先到萧向荣那里,他也刚起来。我告诉他,赶紧把地图藏起来,并说,这张地图你可千万要保管好,不要丢了,这可是要命的东西。当时,全军只有一份甘肃地图。我交地图给他的时候,离两点还有五分钟。我一摸身上,手枪忘记带了,要回去拿。萧向荣说:“你不要回去,回去有危险!”我说:“不要紧的,我是公开出来的。出来检查去打粮的队伍。”

我回去拿了手枪,又轻轻推了睡在门口的“死卵”(警卫员范希贤),他没有醒来,我怕惊动旁人就走了。我装作巡视部队出发的样子,因为这是参谋长应该做的工作,不会引起怀疑。

就这样,叶剑英“一个人离开喇嘛庙,匆匆跨出大门上路。他牵着一匹骡子,来到一个磨房附近,杨尚昆已在那里等他。草原上空乌云密布,地面寒气袭人。两个人一点也不感到冷,既紧张又兴奋,急忙赶路”。他们二人赶到军委直属队休息的地方,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真是高兴极了,不知是谁说道:

“好!你们开小差跑出来了。”

“不对!”叶剑英当即风趣地说,“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北上方针。”

叶剑英带着直属队大步向前走去。“在一个岔路口,叶剑英碰到了正在焦急等待他的彭德怀、张闻天、秦邦宪等。脱险后重逢,格外亲切,大家七嘴八舌,说得很热闹。”博古认为此时不是庆贺的时候,忙拉了一把,说道:

“参座,你还不快走。”

叶剑英立即动身,加快步伐赶路。待到他和杨尚昆等率直属队赶上三军团,已是拂晓时分了。这时,毛泽东与周恩来、王稼祥正焦急地等着他们的到来呢!见了面,毛泽东高兴地说:

“哎呀,你们可来了!好,好!我们正为你们担心呢!”

这时,毛泽东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红军学校中的特科团能否准时归队。因为特科团的前身就是干部团,集中了一大批党的和军队的干部,是北出甘南,创造川陕甘苏维埃时的骨干力量。因此,他有些焦虑地问道:

“剑英同志,特科团的同志们不会出意外吧?”

“不会的,由韦国清和宋任穷带队,绝不会出意外的。”叶剑英非常理解毛泽东的心情,忙又解释道,“他们距离远些,估计会很快跟上来的。”

恰在这时,特科团团长韦国清、政委宋任穷率部赶了上来。毛泽东关心地问道:

“同志们,一路还顺利吧?”

接着,宋任穷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扼要地讲了出走的经过。对此,多年之后,宋任穷曾做过如下的回忆:

红军学校特科团在凌晨三时左右接到北上的命令,韦国清同志和我马上集合全团学员准备出发。出发前,我们简要地向学员们讲了当前面临的情况:现在有两条方针,一条是向甘肃、陕北北上;一条是回过头去向南,再一次过草地,大家看怎么办?我们还明确地告诉大家:北上是中央的方针,南下不是中央的方针。愿意北上的跟我们走,不愿北上的可以留下。“我们要北上,不要南下!”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于是,特科团出发了,这时李德和我们同行,他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在遵义会议以前的长征中,一直推行王明错误路线。这时他也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为不满,向我们说:

“我同你们中央一直有分歧,但在张国焘分裂的问题上,我拥护你们中央的主张。”

当时毛泽东听了宋任穷的汇报之后,尤其是听了李德的上述谈话,遂生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并感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真理会暂时被当成谬误来批判,但真理终究会战胜邪恶、征服犯了错误的人的。因此,他非常高兴地把手一挥,说道:

“出发!”

虽说陈昌浩没有想到党中央会突然离去,但他对叶剑英等人的行动一直是不放心的。叶剑英与杨尚昆相见之后,“走出不远,就听到后面传来的马蹄声。他们躲过‘追兵’,又走了好一会儿,才赶到军委直属队休息的地方”。对此,彭德怀在蒙难期间,还满怀感情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陈昌浩布置的监视,全被叶(剑英)摆脱了,幸甚!”

但是,由于红军学校的负责人何畏、李特均是张国焘的嫡系骨干,再加之特科团离去不能像其他部门那样,可以做到秘密出走,因此,特科团离去之前,向红军学校政委何畏、教育长李特递交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签署的命令:要特科团立即出发北上。据李一氓回忆:“同时也对在红军大学负责的,如何畏、李特这些人宣布:如你们愿意执行中央路线一同北上,则红军大学仍然由你们领导。假如你们有别的想法的话,也可以脱离红军大学回到四方面军去,因为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的部队就驻在附近,我们决不强留。经过短暂时间的争论,他们宣布将立即回到四方面军去。这样就各行其是了。”

特科团离去之后,何畏由于在懋功作战负伤,遂坐着担架赶到总前委指挥部,“向陈昌浩报告说,党中央、军委直属单位和毛泽东已率领第三军团向北挺进了。何畏还拿着毛泽东、周恩来亲笔署名要红军大学立即向北出发的命令。陈昌浩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四军、三十军和指挥部一部分领导干部来指挥部开会”。陈昌浩公开造谣说“中央投敌去了”,是“逃跑路线”等。最后,他声嘶力竭地问道:

“大家发表意见,他们(党中央)走了怎么办?”

李特、何畏两人主张派部队追。为此,他命令“部队做战斗准备,准备去追,竟给第四军下令要二十八团追击中央”。时任第四军军长的许世友,当即请示一直沉默不语的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徐向前讲了如下这段史有所记的话: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

由于“徐向前、许世友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反对,陈昌浩没有派出二十八团,但他还是派四方面军副参谋长李特带了一队骑兵去追中央,进行‘劝说’。同时还命令几个人拿着驳壳枪去追叶剑英,并交代:如果追不回来就打死他”!

就在李特调集骑兵的空当,陈昌浩还给彭德怀等人写了一封信,“要他们反对中共中央,说什么‘中央不经过总部组织路线,自己把一方面军部队及直属机关,昨晚开去’;‘中央在毛周逃跑路线上,已经把一方面军几十万健儿葬送’。信中煽动说:‘……胡不乎几个人作恶,分散革命力量,有益于敌’;‘吾兄在红军久经战斗,当挥臂一呼,揭此黑幕’,要求‘即率队转回阿坝’。他公然挑拨第一、第三军和中央的关系,妄图拉拢彭德怀等领导人,同时,不折不扣地按照张国焘的‘秘密命令’行事”。接着,他亲手把这封信交给李特,并目送李特带着骑兵队消失在夜幕中……

毛泽东在彭德怀的陪同下,走在三军团负责殿后的杨勇的十团中,其后就是最后跟上来的特科团了。几天以来的紧张,一夜中急行军的劳顿,似乎随着夜幕的打开,一轮朝日在东方冉冉升起,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彭德怀边走边想这两天来发生的事情,当他回忆起毛泽东处变不惊,尤其是行前还要向陈昌浩“道别”,再次看到了毛泽东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大智大勇。因此,他不无感慨地说道:

“主席,你比当年刘邦逃出鸿门宴的招数高多了。”

“我哪有什么招数哇!但我相信:智谋是逼出来的。”毛泽东淡然地答说。

“如果他们要扣留我们怎么办?”

“那就只好一起跟着他们南进吧!但是,”毛泽东有意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地说道,“我相信他们总会要觉悟的。”

这时,突然身后特科团传来了吵闹的声音,接着,部队也停止了前进。毛泽东沉吟片刻,说道:

“老彭啊,可能是他们派人追来了,你我带上赶印出来的《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去看看。”

“不用劳主席大驾了,由我彭德怀一人前去就够了。”

“不,人家是冲着我毛泽东来的嘛。”

这时,一个通讯员骑马赶到近前,把陈昌浩的亲笔信交给彭德怀。彭阅后交给毛泽东,毛阅后说:

“打个收条给他,我们后会有期。”

毛泽东说罢在彭德怀的陪同下,大步流星地前去会赶来的李特。为惜墨存史,现摘录宋任穷的回忆以代拙笔:

李特问毛泽东同志:“现在总政治委员张国焘同志来了命令要南下,你们怎么还要北上?”

跟随李特的几个警卫员,手提驳壳枪指头按着扳机,气势汹汹,气氛十分紧张。

面对李特的无礼威胁要挟,毛泽东同志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同往常一样,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出发,对李特晓以大义,语气平稳庄重,耐心地讲明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军事形势,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只能北上,万万不能南下。

毛泽东同志冷静而坚定地说:“这件事可以商量,大家分析一下形势,看是北上好,还是南下好,现在只有北上一条路可以走,因为南边集中了国民党的主要兵力,而陕西、甘肃的敌人比较弱。这是一。第二,北上抗日,我们可以树起抗日的旗帜,南下是没有出路的,是得不到全国人民拥护的。”

毛泽东同志严肃地正告李特:“彭德怀同志率领三军团就走在后面,彭德怀同志是主张北上,坚决反对南下的,他对张国焘同志要南下,火气大得很哩!你们考虑考虑吧!大家要团结,不要红军打红军嘛!”

毛泽东同志的严正警告,使李特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彭德怀同志在红军中享有能征善战的声威,他们不能不有所顾忌。

最后,毛泽东同志恳切地对李特说:“请你向国焘同志转达我的意见。根据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分析,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面的敌人力量很大,再过一次草地在天全、芦山、甘孜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很困难的。我相信,只有北上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唯一正确的。我相信,不出一年你们一定会北上的。你们南下,我们欢送,我们前面走,给你们开路,欢迎你们后面来。”

最后一句话,接连讲了三遍。毛泽东同志这一番话,语重心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不少同志还清楚地记得。

红军学校特科团的干部都是一方面军的,招收的学员主要来自四方面军,李特看威胁右路军南下无望,便对毛泽东同志说:“根据张国焘同志的命令,红军学校的学员要南下。”

毛泽东同志说:“可以,红军学校的学员回去跟四方面军南下吧,我们特科团的干部要北上。”

毛泽东同志顾全大局,为着团结,让四方面军的学员回去,当场命令韦国清同志和我,集合特科团全体同志。毛泽东同志对学员们讲了话,讲话的内容同前面讲的大体相同,毛泽东同志在讲话结束的时候反复强调说:

“南下的路是走不通的,你们将来一定要北上的。现在回去不要紧,将来还要回来的,你们现在回去,我们欢送,将来回来,我们欢迎。”

……

毛泽东终于以他的大智大勇和平地解决了这次事件。但是,当他望着李特带领四方面军的红军学员南下的背影时,心里涌动着难以言述的情感!因为他清楚:近五万名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就要因此受苦了,不知将有多少人死在草地中、雪山上,以及和强大的敌人交战的战场上……他禁不住微合了一下痛楚的双眼,遂对彭德怀低沉地命令道: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