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节日期间也有不和谐的音符:孙权像催债鬼一般送来了书信,要求刘备履行当初的诺言,让出荆州,实在不行,先交出荆州南三郡的管理权也行呀。刘备回书:我正准备收服凉州,凉州到手后,一切都好说。
孙权怒恨交加,立即采取了武力接受行动,先派南三郡的江东官吏前去上任,当然被留守荆州的关羽给赶了回来,不过这却也在孙权的预料之中,孙权还有后招:江东大军同时扑向了三郡!
刘备与本家刘璋成了仇家,夺占了这本家的老窝;现在又与亲家孙权结成了仇家,孙刘亲家之间开战了!
刘备一面命镇守江陵的关羽整兵备战,南向收复三郡失地;自己亲率五万步骑沿江东下勒兵公安,虽然身居江东乔客之位,也只得以刀枪会亲戚。
局部态势刘备军并不落下风,江东军由于江淮前线曹军的牵制,并不能尽出主力来争荆州,前线仅鲁肃的万余水军及吕蒙的两万步骑混合部队,尤其是位于江东军后方的零陵郡还在刘备委任的太守郝普手里,真要双方动了真章,谁也不敢说自己是绝对赢家。
至于两家的共同对头曹操?那不利因素双方都存在,估计曹操也不会偏向哪家的。
刘备亲自出马,孙权当然也不甘落后,孙权先命与关羽邻界的鲁肃以万人屯军益阳以拒关羽,自己率部进驻陆口做后援,又飞骑传令零陵城下的吕蒙,急速援助鲁肃,这最当紧的亲戚之间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益阳前线,鲁肃的江东军与关羽的荆州军顶上了牛,只是因关羽还未等到公安的刘备跟上来,鲁肃也在等待吕蒙的增援,双方也算还没有正式开仗,鲁肃准备与关羽单独会晤一次,看在最后的关头能否争取到和平收服荆州的哪怕一丝希望?
独会关羽?诸将不禁咋舌,自然没有人赞同。鲁肃却胸有成竹,自信无刘备的命令,那关羽绝不会翻脸伤己,自顾修书邀关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之外,每人只准带一名随从于两军中间谈判,关羽立即应允。这就是史称的所谓“单刀赴会”。
此会肯定有会议记录,但与会双方记载的却不大相同,吴书大概只记录对自己有利的情节;后人补著的蜀书根本就没提此事;《资治通鉴》又扯进了《江表传》中的一点佐料,以至于一场嘴官司打了一千八百年,无数史家也没有替他们辩清个里表。
就是到现在也是争吵不断,吴“粉”依据吴书,蜀“粉”宁愿相信《三国演义》,可惜魏书连个中间人也没当,致使这“单刀赴会”成了一件永远无法结案的官司。
笔者没胆量趟这浑水,不准备替他们孙刘两家当这个“家务事”的法官,仅在此做个笔录吧,能断言的只有一条:所谓“单刀赴会”既不是单刀,也不是单人,既不姓关,也不姓鲁,既然都带了一名随从赴会,那就只能称为:鲁、关二人双刀会——战场谈判而已。
公平地说,关羽在这场谈判中难度稍大点。因为毕竟刘备欠着孙权的人情,尤其是鲁肃,对刘备集团有着相救于危困的天大情面,打嘴官司又不是关羽的强项,所以,辩论中处点下风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鲁肃的当面索债与关羽如何依理拒还,到底谁说得更合乎情理?那话题就大了,前文已经有专述,实际就在于刘备之前背后承诺了什么,肯定没打欠条,吃亏就在于刘备在孙权索要三郡时给了孙权一个书面答复:打下凉州来后可以给你荆州,这下从侧面等于证实了当初确实许过孙权什么,赖账是不可能了。
从刘备一听自己的夫人已经被孙权收回,立即就好意思带兵保卫荆州来看,还兴许真让咱给蒙准了:那刘备说不定还真是拿将来的荆州换的媳妇,现在色权交易执行过程中出了变故,你孙权把妹妹已经“完”璧归吴了,凭什么再让我继续履行让出荆州管理权的承诺?
还有一条也挺难赖账:那南郡可是众所周知江东周瑜打下来的地盘,那可真是借给你刘备的,没说当嫁妆配送给你,你能还得起吗?丢了南郡,别说南三郡,荆州还能有你刘备什么事?
怎么应付这桩不大好赖的讨债?作难的还是临场谈判的关羽。
咱就以《吴书》的“一面之词”作为蓝本,开始还是结合点《资治通鉴》中关羽的辩解:
鲁肃首先责备关羽不让出三郡,关羽愤然回答:“乌林之战,光是你们自己打的?左将军身先士卒奋力杀敌,难道不应该有一块土地作为酬劳?而足下有什么资格收回这块地?”——这是关羽的“论功行赏”的理论。
鲁肃的策略是揭刘备的老底,附带着也让关羽回忆自己的大恩:“话不能这样说,当年在长坂相遇刘豫州之时,他的人马还挡不住曹军一校人马的攻击,势弱穷极,几乎逃亡荒远;我主孙权怜悯刘豫州身无立锥,没有顾虑江东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慷慨赠土才使刘豫州有了一块立足之地,刚解决了他的危难,他却假情虚意背弃了道德,(阻孙权入川,自己先下手)并吞了益州还贪心不足地想要兼并荆襄,这种事是个人就做不出来呀!何况豫州这样的一方之主?这土地本来就是我鲁肃建议借给你们的,就是可怜你们军败远来,穷途末路的缘故。现在既然已经得了益州,却没有奉还南郡之意,我主退求南三郡,又不从命……”话未说完,有人插话(肯定是关羽所带随从):“国家的土地,谁有德行(应该是能力吧?)谁占据,哪能永远属于一家?”
鲁肃遭抢白,脸色大变,厉声回驳,关羽趁机握刀站起,呵斥自己的随从:“国家大事,也是你能插言的?”眼色一递,随从退下,谈判不了了之。
谈判破裂,两家看来只有比谁的拳头硬了,谁知刘备突然遣使求和,自家人,哪能用暴力解决问题?
孙权其实也不愿意两家开打,为什么?还是曹操给两家拉的架:曹操大军已经开始西进汉中,这下孙刘两家的态度大变。
以曹操之强势,灭汉中张鲁定然不再话下,可是接着必然轮到的就会是益州,刘备要先行顾家去了;曹操主力西进,江淮必然空虚,若此时乘机拿下合肥,孙权不但都城建业稳固,北掠中原也将梦想成真,不比在这儿血拼这点地盘强?
实际上两家目前内心都不愿意开打,所以才终至坐了下来并达成了协议:以湘江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划归东吴,而南郡、武陵、零陵仍属刘备。荆州的官司暂时休庭。
孙权心里有数:这项交易自己实际没占多大便宜,战略要地南郡还控制在关羽手中,自己已经拿到手的零陵反而要退还给刘备,不过孙权实在太向往富饶的江淮大地了,合肥!拿到手足可抵半个荆州,不尽快摆脱刘备在荆州的纠缠,又怎能集中兵力于江淮方向?一旦曹操从汉中回师,那时一切都成泡影,拖时日将后悔莫及!
刘备得以转兵蜀北,警备汉中威胁,也算识时务地作了让步,可是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隐患:与那孙权的裂痕再也不可能弥合了,这迟来的苦果,终究有一天会尝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