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将至,荆州风声鹤唳,刘表采取的应急措施极为简单实用:两腿一伸,一走了之!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背疽发作病故,其子刘琮在荆州豪强蒯越、军方蔡瑁及张允的支持下宣布接班于襄阳。长子刘琦其时正继任黄祖为江夏太守,在父亲病危时便被拒绝探望,当刘琮宣布接班并以侯印下授刘琦时,刘琦大怒,投印于地,决心以奔丧为名,武力发难。——又一个袁家兄弟的荆州版。
刘琦时任江夏太守,掌握要地,钱粮丰足,水军万余。
万把水师怎么与手握十万重兵的弟弟刘琮作战?那当然是刘琦自恃自己的长子身份,料想荆州的军心、民心应该属己,战事一开,胜负实属未知也。
岂知已经没有那个机会了,曹操大军已经占据新野!刘琦只得暂忍怒火,将部队撤过江南,先布置防守曹军为重。
刘备与诸葛亮已经提前将新野军民撤至背靠襄阳的樊城。新野地域狭窄,城墙低破,不具备防守曹操大军围攻的条件。再说,刘备又何曾死守过一地?
现在的战势是:刘备处于抗曹的前线樊城;刘琮掌握荆州水陆军的主力驻军襄阳;刘琦率水军万人处于最东部的夏口,这里临近荆州大敌江东孙权,其实是个两面受敌的位置,但自刘琦任江夏太守后也就自然成了江夏郡治,——原郡治西陵自黄祖沙羡战败已弃用。这里因地处汉水与长江的交接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有失,不但荆州失去东方屏障,连江东孙权也将受到直接威胁!
曹操赶到了前线新野,当得知对头刘备就在樊城之后,新仇旧恨不由一起涌上心头,立即决定:主力齐头并进,围了樊城,将樊城化为刘备最后的墓地!
那刘备已经无处可逃了!曹操刚刚接到令人振奋的绝好消息:新任的荆州牧刘琮,摄于曹操大军的兵威,在左右文武大员的极力劝说下,送来了屈服表章。
荆州已经举州投降!
年轻的州牧刘琮开始也是准备坚决抗曹的,接到曹操即将犯境的军报,召开的本来是一次紧急军事会议。可惜与会的文武大员早就私下商议好了投降保平安的基调,就连在监狱里在押的囚犯韩嵩也得以列席会议,所以在刘琮准备发表一番激昂的政治动员令之前,众人便纷纷表态:守则安,战必亡。大丈夫理应识时务者为俊杰!
刘琮奋起争辩:“今天我与诸君据守保全荆楚之地,守先君之基业,坐以观天下之变,有什么不可以?”
这话如单独说给蔡瑁、张允等军头听兴许有效,养兵千日,不就是准备今天的用在一时吗?武人们嘴里是羞于说出“投降”这两个字眼的,心里再怯战也不好意思在会议桌上明摆出来。——由此推理:那在战前会议上坦然建议投降的将军,未必不是勇士。
一般都是这种情况:军人心里想做的事情,要先通过政客的口表达出来。
毫无执政经验的刘琮面对的是一帮什么人?
蒯越——荆州巨富豪强,例有“一城襄阳半蒯家”之说,心里当然想的是如何莫让战火烧到襄阳,保住亿万家产是第一要务!
韩嵩——前文已经介绍过此人,乃曹操明令的朝廷侍中、零陵太守,不过一直被刘表关在监牢里,现在终于有了重见天日就任实职的希望与机会,能不尽全力争取么?
但说服刘琮投降的主力军却是东曹掾傅巽,那傅巽口才极佳,正理歪理都能辩得像模像样,谅一孤家寡人刘琮如何是其对手?
傅巽侃侃而言:“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这是分析具体情况,先将荆州置于弱者地位,与近代抗战初期之亲日派论调极为相似)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公然先定名分,承认曹操代表汉刘,刘琮对于这政治第一的宏论的确难以反驳)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国,必危也;(先定抵抗的结局)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再指措施的不力)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师之锋,必亡之道也。(结论出来了:不投降必定丢命!)将军自料何与刘备?(这招最厉害!诱刘琮入套。)”
刘琮只能实事求是:“不若也。”
傅巽等的就是这一句:“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则虽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
话已经说得很到家了:依靠刘备抵抗曹操,刘备败了荆州就不用说了;刘备胜了你刘琮也必然完了!总之一句话:投降万岁!
在其他一些投降名士的帮腔下,例如:邓力、王粲等,会议终于做出了令曹操大喜的决议:从现在起,荆州姓曹了!
刘表病故的消息,刘琮竟然对与刘表以兄弟相称的刘备严密封锁!这当然是由于惧怕刘备以武力支持刘琦接位,但不让被刘琮称为叔父的刘备奔丧吊唁于理却大为不通。刘琮既然事情已做出,索性撕开脸面不惜为敌了!投降曹操的决定当然要对刘备严密封锁。
这就把刘备给害苦了,等到刘备在樊城发觉事情不妙时,曹军已经临近樊城。一旦被围,刘备便铁定死翘翘了,仓促之间与诸葛亮紧急商议:弃樊城而奔江夏。江陵乃南郡郡治,钱粮军备甚丰,交通便利,是襄阳至长江口岸的枢纽要地;首先占据这军备粮秣储备充足的江陵城,那时才有持城固守的资格。
刘军紧急撤退,惊动了樊城、新野两县的官吏、百姓,那樊城还有随刘备一起避曹军来到樊城的新野百姓,大家不能信任以残暴屠城著称的曹操,求命唯有一途:左将军走到哪儿,我们跟到哪儿!
诸葛亮在决定追随刘备时便有与刘备共赴危难的心理准备,但也是难以预料局势如此急转而下。初为刘备无职幕宾,那布置撤退的行动还轮不到诸葛亮随便插言干涉,只能向刘备紧急提议:让关羽率所有水军顺汉水先行,提前拿下江陵,以避免曹操或刘琮抢了先招。
刘备依言,别遣关羽率水军万余乘船数百艘先行,自己则率余部数千,由陆路直趋襄阳。
新野、樊城两县民众几乎尽数随军避难,十余万人众上了樊城通往襄阳的大道,百姓们也是人人家家只顾逃命,又没有什么行军纪律可言,道路堵塞当然是必然的事情,刘备军又无法与百姓争道,只能无可奈何地夹在逃难的人群中蠕动,日行十余里而已。
其实刘备自己的举措也不是什么情急转移,整整一个后世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别瑞金的情形:盆盆罐罐都舍不得扔下,经历过穷日子的人最怕丢家当,人马虽只数千,辎重大车也是数千辆,这种近乎一名士兵一辆车的状况又怎能应付必然会遇到的紧急作战?刚接触军旅事务的诸葛亮犯难了!
而已到新野的曹操却不会给刘备留下任何搬家的时间:他做得更绝!亲率大军越樊城直插襄阳,目的极为明确,先与投降了的刘琮部会合,回头搜捕那樊城或者正在旅游中的刘备。
那刘备已经是网中的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