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南线战事:曹操成就刘备威名(1 / 1)

158

刘备顿时如日中天,名声大噪,不仅荆州军民感激刘备威退曹操、智歼强敌,连东吴、益州、凉州等偏远地区也逐渐知道了中原有个刘备,是曹操唯一的克星!

曹操兵退河北,转兵南向荆州之际,大军已开到西平;刚承父兄基业的孙权也趁势集结机动兵力,出兵西征荆州,刘表的地盘同时两面受敌,形势立见危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刘表并未慌乱,东方的少年孙权,刘表有一个得力大将黄祖在应付。对北部的曹操,他毕竟有个养了三年的刘备,现在到了你用兵一时的时候了,传令新野的刘备部队前出叶县,抗击曹军!

刘备自到新野之后,管理这种小地方当然得心应手。南方曹军正与河北的袁家兄弟血拼,边境一时无战事,刘备便分散部队,与当地百姓杂居种田,这样一来,老百姓的赋税大大地减轻了许多。

一时百姓称颂,士子咸服,当地名流上门交结,周围豪士踊跃来投。刘备名声鹊扬,开始令刘表不安了。所以,刘备的部队在没有得到加强的情况下被派往了前线,胜负主要依靠刘备的运气了。

新野当地百姓猪羊劳军、鼓浆相送,如同送自己的子弟兵出征,谁说河南惯出“刁民”?

其实,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刘备这次被迫出征比较合适:强龙不压地头蛇。

刘备在刘表这里的身份很独特:一直是居于客人地位,虽然实际上是在替刘表治理新野,并兼顾北部边防,但却没有被刘表委任以任何职务。

表面上这是合理的:那刘备是皇帝亲封的左将军——军衔已在刘表之上,又曾任豫州牧——与刘表平级,刘表哪里有资格任命左将军刘备什么职务?但同时也告诉了刘备:你永远也成为不了“自己人”。

这是刘表的清醒之处:那刘备永远也不可能甘心居于自己之下,是个只可利用,不可重用的人才。

唯一的有用之处就是助自己对付强横的曹操,并且必须控制使用,其力量应严格限制在对自己不能产生威胁的标准,否则便不是在养犬守户了,而是引狼入室。

所以,对于遣刘备部北上抗曹,荆州部队不予出动配合,连接应都没做打算,就是容易理解了。

但刘备对执行刘表的军令却是不能有丝毫犹豫的,还要强迫自己相信:这是刘表对自己部队战力的绝对信任,是对刘备军事指挥能力的推崇备至。并且还要把这一观点灌输给左右及士兵——也够刘备为难的。

至于对曹作战胜败之预期?刘备没想,也不敢想、不能想,只能期盼恰巧曹操生个急病什么的,或者突然发生了一场十级以上地震。这种事想多了对人没好处——会得精神分裂症。

有两条必须明白:需要打一仗,不然无法对刘表交代,也无颜面再见荆州诸友及新野父老;随时准备开溜,不然自己马革裹尸不要紧,手下的将士犯得着吗?

大军经南阳,越博望,直抵叶县。

进军之路上,刘备悉心观察地形,详察道路状况,这是在肯定要退军逃命时摆脱追兵的唯一法门,不预胜,先虑败,真正的为将之道!

路经博望时刘备别出心裁,留下了张飞率两千老部队驻防博望荒坡,众人虽不解,却也没有人追问主帅欲施何妙计。其实刘备的想法极为简单:博望地形复杂,道路狭窄,大军不易展开,自己的部队回逃时若能有这么一支生力军接应,绊住疲乏的追兵绝无问题——在逃跑方面刘备可称大师级别。

运气这东西,有时真能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瞬即便能让人目瞪口呆!军到叶县,早派出的侦察人员飞骑来报:那即将来到叶县的曹操大军闻听左将军到来,转头就溜,现已全军退回许都去了,看来是被刘将军给打怕了,将军虎威真可抵百万雄兵!

刘备可不是被人一捧就忘了姓啥的庸才,立时悟到曹操的后方出了问题,实是天佑汉刘——不,我刘!心头一阵轻松,头脑一片清明,马上详细询问对面叶县驻守兵力如何?主副将是谁?有无出城迎敌的征兆?

探子陆续回来了,叶县敌情已明:有夏侯惇、李典为主副将,率军两万,驻守城内,看样子要据城死守。

刘备现在兵仅万余,欲要攻取叶县,无疑做梦,但如这样退军,对荆州人士那只有跟着探子们的口风说谎了,这不是刘备愿意干出的事情。当即催军抵城下寨,眼见得攻城不是攻城,围城更无征候,倒像是远来与敌人相持来了,稀奇!

这下没有人弄得清刘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叶县的夏侯惇也犯开了思量:没见过远师劳军这么打仗的呀?要么提军攻城,要么拔腿走人,还有故意来此耗费粮草的?莫非还有什么厉害的后招不成?

副将李典上阵虽勇,但用兵素来稳重,建议夏侯惇:我军以坚城对峙旷野立寨之敌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时日耗久,刘备军必疲退,那时将军倾力出动尾击,破刘备必也!

夏侯惇深以为然,按下速胜之心态,与刘备开始了静坐战。

曹操当然不是被什么刘备给吓回去了,若是真早知道是刘备带兵前来,还兴许改变现在的用兵方向了呢。

本来出兵南向荆州便不是真的欲开出另一条战线,是给袁氏二兄弟让出时间与空间,期盼他们兄弟二人能集中精力争家当、夺遗产,曹军也好从中渔利,浑水摸鱼。

果然袁家弟兄不负曹操所期待,曹军于五月退军还没回到许都,两人便拼开了血仗。现在是兄弟对决战败了的袁谭向数月前的敌人曹操求救来了,的确是突然意识到谁是真正的好人了,可算弃暗投明,弃弟投曹,大义灭亲,大智若愚,忠君爱国,不贪江山,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宁送曹操,不予兄弟。

谋士荀攸积极建议: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趁其内讧,立即出兵援助袁谭,能灭掉一个,则袁氏必能全灭!

大军出动半途而转向北投,众将内心的确不愿,曹操耐心向大家解释:那刘表不趁我官渡危机之时倾巢来犯,我已知其乃自守之贼,迟讨于我无妨;而那袁氏兄弟,作战骁勇,军力庞大,财力富足,一旦兄弟联手,极其难以收服,久必为我大害,今天幸二人操戈,兄弟阋墙,不趁机摧之其一,犹拒天赐!

如此曹操大军才得以中途退军,转兵北渡黄河,直向邺城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