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用人的不变准则(1 / 1)

雍正用人也有不变的准则;这些宠臣们正是拥有了雍正欣赏的共同点,才被宠信重用。这些共同点就是忠、公、能三者兼备。

雍正用人不拘一格,各用其长,所以胤祥、鄂尔泰等人各具个性。所建功业不尽相同,雍正也能论功行赏。所以宠信程度有所差异。可是雍正用人也有不变的准则;这些宠臣们正是拥有了雍正欣赏的共同点,才被宠信重用。这些共同点就是忠、公、能三者兼备。

忠诚为历代君王对臣下的要求,“君为臣纲”。雍正即位之初,皇位并不稳固,所以雍正任用之人必须以忠君为上。二年四月,因为青海叛乱被平定雍正接受百官朝贺,刑部员外郎李建勋、罗植二人没行大礼就自行坐下,群臣参他们失仪。雍正说国家有大典,君臣有定分,他们犯这个大不敬的罪,本应立即斩首,因即位之初不便轻易杀人,先行监候。随后献俘、祭坛等典礼,朝臣都恭敬谨慎礼数用全,才将二人释放回籍。四年,陕西臬司许容先于奏折中误存影格一纸,发觉后折奏请罪,雍正责他“于尊君亲之义,甚属藐忽。”遂以孔子论事君尽礼,孟子讲欲为臣尽臣道,朱熹的主敬,教导他时刻存一敬字,就能事事尊君了。臣下往往以君恩深重,表示感激莫名,誓死相报,雍正认为这样不够,要求官员“但尽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以至高无上的君主,要求臣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绝对忠诚。对宠臣的要求更高,胤祥等人无论从言论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表示了对雍正的绝对忠诚。雍正才放手任用他们,宠信褒奖他们,可仍不忘时时提醒他们,有一次田文镜上奏丰收的喜讯,雍正便告诫他:“切毋高兴肆志,更宜加敬加慎,以仰承天贶”要求他拿出忠诚之心。倍加恭敬地对待上天和皇帝。

“公”是胤祥的第二个共同点,尽管天下是皇上一人的天下,但君王要求官员们办起事来,要以符合君主利益为前提,而不要考虑自己,公字当先就可以不瞻徇私情,任劳任怨。为官者贪赃坏法,是因为心中无“公”;为官清廉者,遇事先为自己打算,而不计较公事的成败,这也是心中无“公”。雍正对这类官员极为不满。反对沽名钓誉,使朝廷利益受损。他说洁己沽誉的巧宦最坏,如江南总督查弼纳、滇抚杨名时、赣抚裴律度、苏抚张楷、皖抚魏廷珍“操守虽清,而皆稍顾惜情面将就求容悦于人,故内外之人称誉之者甚多。”而田文镜、杨文乾、李卫、诺岷操守好外,“实心任事,整饬官民,不避嫌怨,遂不满众人或谤其苛刻,或议其偏执,或讥其骄傲,故意吹索,加以评论,此风若不悛改,必致封疆大使皆以实心任事整理地方为嫌,相率而为敬且之计,吏治何所依赖乎!”可见雍正非常重视官员是否一心为公。胤祥这些宠臣却是这方面的典范。田文镜曾说:“惟知有君,则凡事悉秉至公。”

除此之外,胤祥等政绩卓著绝非雍正宠信所得,他们各具才能,特长突出,所以能胜任雍正所交付的职责,受到厚待。

“忠、公、能”是雍正宠臣们共同具备的特点,雍正把这些特点用到改革弊端,推行新政的大计中去。使这些宠臣成为了奉行他的政策的楷模。成为他并肩作战,齐心合力的助手。因此胤祥们能够得到雍正的宠信和保护。也可以说,是雍正的改革方针把他和这些宠臣紧紧地联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