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吾丧我(1 / 1)

“吾丧我”,是庄子坐游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齐物论第二》开篇的一则寓言,这则寓言的主角,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南郭子綦 qí,青黑色 先生,不过,倒不如说是庄子本人更为恰当,其“吾丧我”的故事,不妨看作是庄子坐游的文学自画像——

南郭子綦隐 倚靠 几 jī,坐时用于靠倚的小家具 而坐,仰天而嘘 xū,缓缓吐气 ,嗒 tà,失意 焉似丧 忘怀 其耦 ǒu,与精神共存的肉体 。颜成子游 名偃,字子游 立侍乎前,曰:“何居 何故 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 忘 我,汝知之乎?”

在这幅自画像中,庄子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从他的学生惊讶的疑问中,可以想见,在他没有坐游之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悠闲地倚靠在床几上,尽享天年。导致这种前后反差的,一个显著的原因,是“嗒焉似丧其耦”。所谓“耦”,是指心身耦合;所谓“丧其耦”,是说心身分离。

心身相耦,是人的生命状态,正常情况下,心身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坐游情况下,心身却可以分离,恰如神形可以离散,这是坐游的条件,也是坐游的结果。无论是作为条件还是结果,丧耦之前的我,是“吾丧我”之“我”;反之,丧耦之后的我,则是“吾丧我”之“吾”。可见,所谓“丧我”,并非真地丧失了自己的存在,而是以放弃“我心”为代价,找回了“吾心”,换言之,“吾心”因为丧耦,得以摆脱外物的纷扰,这种纷扰,主要来自“我心”的智知自欺。

这种“丧其耦”而“吾丧我”的情形,在《庄子·人间世第四》中,孔子也有类似描述:“夫徇 xùn,顺从 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 心机 ,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让感官思维向内通达,将心机 心知 排除在外,真神就会回到心中,并安守下来。

无论孔子还是庄子,还是所谓隐几而坐的南郭子綦,他们的坐游之“丧”,可看作是一种哲学式逃避,这种逃避,作为一种超越人间世不得已的人生解决方案,具有其特殊的现实批判意义和消极保护的积极价值,并非只是虚无。况且,在庄子这里,虚,不是无;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坐游就是无为而有所为之虚。从这个意义上说,坐游可谓心的自我解脱,然而,只有解脱的心才能坐游。

这无疑是一个悖论——坐游所要解脱的“我心”,可谓“非我”;坐游所要实现的“吾心”的解脱,可谓返回“真我”,然而,我心在非我的状态下,怎么会想起要返回真我,又如何才能返回真我呢?这中间必定是有某种动机在冥冥中起着作用,这种不知道的冥冥动机依然可以称之为心机,这种心机又是从何而来呢?庄子所能给出的回答依然只是:坐游——坐忘,从非我返回真我;游心,从机心解脱无心。

这样的回答,等于没有回答。用预设的方法证明目的,用假设的结果验证过程,这是庄子最擅长的逻辑,但这样一种既无法证明又无法证伪的所谓逻辑,以现代哲学而言,实为狡辩。这种狡辩,《庄子·秋水第十七》有过成功的运用,庄子以此回应惠子的质疑,让惠子哭笑不得而哑口无言。这个著名的哲学辩难,依然是关于“游”的命题,庄子以人游乎?鱼游乎?引出非我乎?真我乎?的哲学悬疑,至今无人能解,也不必要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梁 桥 之上。庄子曰:“儵 shū,倏忽;一说tiáo,鲦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 寻 其本 回到原话中来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最后的这句话,以类似文字游戏的方式,偷换了问题的概念——你问我的问题是: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呢?你的这个问题是明知故问呀,既然你都知道我知道还要问我,那么,我还告诉你吧:我是在濠上知道鱼快乐的。

这种偷换概念的狡辩,看似无赖,却也无奈,因为在庄子这里,道理是无法用语言说得清楚的,只可心领神会。若要心领神会游鱼之乐,最好的办法就是作游鱼之游,然而,人怎么能够成为游鱼呢?同样,人怎么能够心身分离而坐忘而游心呢?这种基于现实的实证逻辑,才真正是对庄子哲学思维逻辑的偷换,对此,庄子所能做的,就是将这种惠子式的现实逻辑,再偷换回到庄子式的哲学思维中来。

以哲学思维而言,领会庄子的坐游心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与庄子和他的游鱼们一道坐游——非坐游无以知坐游——这样一来,坐游就不再是一个哲学理论的命题,而成为一种哲学方法的实践,实践这种哲学方法的关键在于“吾丧我”——首先要善于放弃世俗的现实立场。惠子之所以质疑庄子何以知鱼之乐,正在于惠子固执于世俗的立场,无法做到“吾丧我”,当然也就无法理解“吾丧我”。这同样是一个悖论:不能做到“吾丧我”,便无法理解和相信“吾丧我”;能够做到“吾丧我”,就不需要理解和相信“吾丧我”,因为“吾丧我”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任何人为地勉强,都不是“吾丧我”,都做不到“吾丧我”。庄子在《庄子·外物地二十六》中说:“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一个人如果能够放弃非我,自己能不放弃吗?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放弃非我,能让他放弃吗?郭象对这句话的注解是:“性之所能,不得不为也;性所不能,不得强为,故圣人唯莫之制,则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