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什么是五四精神?(1 / 1)

新批判主义 邓晓芒 1142 字 3个月前

我在上面不厌其烦地对林先生本书中一系列论断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无非是要指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冲击力、对历史进程起了最为实质性的促进作用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在它的伟大目标尚未实现的今天,已经被许多学识渊博的硕学鸿儒们失落了。不过,对于这一点,似乎也有必要进行一番澄清,这就是:什么是五四精神?

在林先生自己看来,我的这个结论对他将会是太过分了,因为根据他对五四精神的解释,他不仅没有失落它,反而还真正高扬了它,他才是五四精神的真正继承者。在“附录2”的《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兼论五四精神、五四目标与五四思想》一文中,他对“五四精神”作了如下明确的界定:“什么是五四精神?那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第335页),“这种使命感发展到最高境界便是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悲剧精神。……这种入世的使命感是令人骄傲的五四精神,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要继承这种五四精神,发扬这种五四精神”(第336页)。

这就是说,五四精神就是传统儒家士大夫“忧国忧民”的精神,它的最高境界就是孔子精神,五四只是孔子精神的较低层次的表现。可是,这种肤浅的概括难道能表达五四精神的实质吗?根据这种概括,我们不是也可以说,五四精神就是康有为尊孔复古的精神,就是张勋复辟时前清遗老们“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精神?这不就等于说,五四精神就是“反五四精神”?绝不是只有五四人物才有范仲淹式的胸襟,溥仪在伪“满洲国”“居庙堂之高”时,他和他的“大臣”们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恐怕并不在孔老夫子之下。林先生要界定五四精神的实质,看来还需要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不然,他对“五四精神”的这种讴歌颂扬的高调不是太空洞了一点吗?他为什么只把陈独秀、胡适、鲁迅这“三位最著名的领导人物”(第7页)作为五四精神的代表,而不选中康有为和国粹派?他不会是找错了对象?如何才能将五四人物与复古倒退的鼓吹者区分开来?

然而,林先生尽管不想把“五四精神”与“反五四精神”区别开来,却又非常严格地把“五四精神”与“五四思想”区别开来,仿佛时代“精神”离开了时代的“思想”还能独立存在,仿佛有一种“无思想的时代精神”似的!林先生说:“什么是五四思想?……五四人士喊了不少口号,高谈自由、民主、科学、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等……但,不能不指出,他们的这些观念在实质的层次上是相当肤浅、浮泛,甚至错误的”,“最糟糕的是,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这是与自由主义基本原则完全违背的。”(第377—378页)

依林先生看,听任袁世凯、康有为等人重新把孔子牌位扶上中国思想的正统地位,以扼杀中国的自由思想,这倒是不“违背自由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仅仅喊喊“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要求彻底摧垮封建王权的精神支柱,反倒违背了“自由主义精神”?我不愿称林先生为“封建卫道士”,但最温和的说法,也不得不指出一个根本性的混淆:林先生所理解的“自由主义”,就是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而不是西方传来的个性自由、人权自主。“中庸之道”是不是有合理因素当然可以讨论(它被利用来在这种情况下给林先生解围,想必对林先生是有用的),但至少不能鱼目混珠地标榜为“自由主义精神”吧?

林先生的结论是:五四精神应当继承发扬,五四思想却是全盘错了,应当抛弃。“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要发扬五四精神,完成五四目标;但,我们要超脱五四思想之藩篱,重新切实检讨自由、民主与科学的真义,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和它们与中国传统之间的关系”(第378页)。也就是说,他对五四是空洞的肯定,具体的否定,表面上赞扬,实际上打倒。赞扬五四是因为它继承了儒家传统(?),打倒五四是因为它否定了传统——总而言之,一切都以传统的立场为旨归。林先生的倾向和好恶不是非常明显的了吗?

由他来“重新切实检讨自由、民主与科学的真义”,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已看到了一个榜样,这就是上述把“自由主义”变成“中庸之道”。我们还可以指望什么呢?林先生要我们摆脱五四思想,“静下来做一点精深严谨的思想工作,当我们今天痛切体验到文化界、思想界浮泛之风所产生的结果之后,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领略一点历史的教训了”(第338页),这的确是金玉良言。不过,我们在林先生这本通过和人家“比慢”(见第386—391页,关于“比慢精神”)而精心制作出来的著作中,却又一次“痛切体验到”了这种“浮泛之风”。只是这一次可再也无法归罪于“五四思想”了。那些以攻击和谩骂五四思想作为自己治学的“精深严谨”的护符的人,也该来一点“自我反省”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这个问题既不像林先生所说的那么简单,但也不是深不可测。每个人只要根据事实,都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五四精神就是五四思想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它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救亡与启蒙。五四的救亡不同于过去的(如南宋王朝的)救亡,它是通过启蒙来救亡;五四的启蒙也不同于其他的(如法国近代的)启蒙,它是以救亡为目的的启蒙。但这两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批判封建文化传统,尤其是儒家礼教传统,为现代文化在中国的确立扫清道路。因此可以给五四精神这样来下定义:五四精神就是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下所鼓吹的反对传统封建文化、积极学习西方近代文化的文化变革精神。

而这正是林先生这本著作中所丢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