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既为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需求,也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投入巨额资金,既有效地解决了交通瓶颈,也促使交通运输产业自身得到了极大发展。
(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
最近10年来,全国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和城市化的“瓶颈”制约,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1)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着运输干线作用。
目前我国公路网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而且全国97%的乡镇通了公路。2010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8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增长25.3%。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增长28.4%,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增长32.2%。
(2)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乃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铁路运输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已知陆上交通方式。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现在我国铁路运输网络已经相当完善,各省、市、自治区都为铁路所联通,形成了以“九纵十横”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全国铁路网络系统。西藏地区也通了铁路,是我国铁路更加完善。同时,随着高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底增加了1.56万公里,增长了20.7%。截止到2010年底,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2万公里,电气化铁路比重由2005年的31.2%提高到46.2%,增加了15个百分点,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二。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高铁投入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在建规模超过1万公里。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2010年底,全国内河航道共有4128处枢纽,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枢纽2329处。2010年底,全国港口数量为413个,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050个。全国沿海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5119个;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5931个。运力结构继续优化。2010年底,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8.42万艘;净载重量12416.91万吨;平均净载重量674.14吨;载客量100.85万客位;集装箱箱位115.34万TEU;船舶功率4355.10万千瓦。
2010年,全国沿海及内河建设完成投资987.34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加快9.4个百分点。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93.85亿元,增长16.5%。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28万公里。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是现代旅客运输,尤其是远程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国际贸易中的贵重物品、鲜活货物和精密仪器运输所不可缺。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起讫点,是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截止到2010年底,民用飞机达1604架,是2005年的1.86倍,民航首都机场、上海机场和广州机场等三大枢纽机场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全国民航共发送旅客2.7亿人;旅客周转量4031.6亿人公里;共发送货物557.4万吨;货物周转量176.6亿吨公里。
(二)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当前交通运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交通运输的有效供给依然不足
人类对机械动力的智慧征服,使自身进入了汽车文明时代。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我国低等级公路所占比例仍然较大,200年在全国346万千米的公路里程中,二级以上公路仅仅占10.2%,还有117万千米的三级公路。个别地方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缺乏足够的标志和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尤其是在城市,堵车这一愈演愈烈的“城市病”,正发展成为严重磨损社会运行效率的“顽症”。可以说,交通拥堵带来的不仅是时间的损耗,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我国的服务业正在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迈进,交通作为传统产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还没有破题。
2.交通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的交通结构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总体看,全国公路运输较为发达,无论客运量还是货运量,公路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且,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网络化,公路交通在运输量中比例日益增大。而且,公路、水路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不够,运输效率不高,也不适应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
3.区域和城乡交通发展不协调
交通设施一般是国家与地方共建。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带来区域交通建设水平的地区差异显著。通过对全国各省人均GDP和交通线路密度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三者呈现显著相关的关系。从全国交通地图可以明显看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各种交通线路密集,而且质量较高。而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交通也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一些山区的地方城市,交通更不发达。同样,城市的基础设施较为健全,而乡村基础设施落后。
4.交通污染日益严峻
汽车和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在运行时,将会排放废气,产生噪声和振动而带来环境污染。同时,商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也带来较大的污染,如渣土和煤炭等。在我国,大、中城市中的主要干道的交通污染最为严重。由于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和机动车污控水平低等多种原因.给城市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排污量大,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低;第二,与机动车相关的污染物超标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