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一部城市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史。正如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乔尔·科特金在其《全球城市史》的前言中所写道的:“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始终是她所缔造的城市。城市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证实我们具有能够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城市的发展过去是,将来仍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动力。

尽管最早的城市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中东,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发展还在工业革命之后。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工业革命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进而使得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而城市作为人口的聚集地,恰好契合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而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也进一步推动了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城市”起源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其后美国、德国与法国等工业强国的城市化都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征。

工业革命前的城市只不过是少数人的聚集之所,当今时代,城市已逐渐成为多数人生活的地方;从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了6倍,然而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近60倍,城市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即便如此,2010年全球城市化率才刚刚超过50%,也就意味仍然还有接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之外。从全球来看,未来城市化仍然有广阔空间,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整体上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和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城市,投身于新中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当中,城市人口剧增。城市数量由1949年的120个增长到1957年的176个,城镇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受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影响,城市发展基本徘徊不前。第三阶段(1979年~1999年)是城市化平稳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就业岗位的增长,城市化加快了发展步伐。城市化率由1979年城市化率的18.96%稳步提升到1999年的34.78%,年平均提高0.79个百分点。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是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城市创造就业能力的增强,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近10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以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高。从城市规模来看,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城市化速度确实令人惊奇。在当今全球人口最多的30多个城市中,中国有4个城市名列其中,它们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以及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都存在很大的差距,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比发达国家低30个百分点左右,比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存在大量“半城市化”人口。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然而统计数据中的城镇人口为常住人口,如果按照完全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户籍人口计算,中国目前城镇化率不到40%。超过10%的人口属于农业转移人口,这部分人口并没有享受到和普通市民同样的城市公共服务,只能是“半城市化”人口。

第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过程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突出的表现就是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198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的总规模大约500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的总规模已经扩大到4.6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总规模扩大了8.2倍。但是按照现有的统计口径, 1980年城镇人口是1亿9千多万人,2010年,是6亿7千多万人,城市人口只增加了2.5倍左右。

第三,无论是城镇在国土空间上的布局还是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内部的功能布局,都有不合理之处。一些适合城市群、城市带发展的地区尚没有形成城市群、城市带;一些城市的商业区、办公区和公共服务设施过于集中,致使交通拥堵问题难以解决。

当然中国城镇化还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如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城市“二元结构”开始出现等。这些问题说明,未来中国不仅要继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而且要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纵观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俯察我国城镇化的现实,从现在起到2030年,我国将有3~5亿农村人口成为“城里人”。我国城镇化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社会各届共同努力方可完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新理念: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强调走低碳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些为未来的城镇化既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研究城镇化的学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包括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等。研究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总结国内外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根据新的国际、国内条件,探索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基于此,丛书的作者们策划编写了“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系列丛书。这套丛书由4部单册组成,主要从理论和国际经验出发,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和战略构想,并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模式和路径。

《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视》阐述了城市(镇)化基本概念及特征,介绍了中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纲要,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空间等方面的内在关系,立足我国国情,明确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并对我们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及战略构想进行了展望。

《国外城镇化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揭示各国城镇化过程既有共同的规律,也存在由于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差异而形成的特点。本册还对不同国家的城镇化过程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各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给出了对中国未来推进城镇化过程的启示。

《新型城镇化格局规划与资源配置》从国家层面开始逐级深入,剖析了我国城镇化战略布局的方向,并对我国现有土地、水、能源等基础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缜密分析。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区域视角,总结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典型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另外,还以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为例,探讨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实践层面分析了多元化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了实践性支撑。

对未来的城市化而言,比建造摩天大厦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而研究和思考城市化正是在积累这种情感。我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将使更多的人关注城市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城镇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而且有助于为人们找到新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侯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