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太子战胜了恶魔,志愿更加坚定,心中平静,他深深地进入了三昧(佛家语,也称三摩地)的禅定境界中,达到了无想无念的境界。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将呈现在他的眼前。
一天黎明之前,太子抬头看见了天上明亮的星星,顿然大彻大悟,成就了无上正觉。相传这时他35岁,已经知道自己在及其久远的时候生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做过什么事。几百万年前生死往来的历史,他都能了然于心。
他觉悟到自己和一切众生,从很久以前便在生死界中乱转,有时做人父母,有时做人儿女,有时做人师长,有时为人弟子,彼此之间都有着因缘牵连的关系。但是人们却被现实所迷,不知道别人都曾经做过他们的眷属,整天被名利所束缚,不顾念他人。太子因为这一切冤亲平等的真理生起大悲心肠,不觉涔涔泪下。此刻他对一切事理都有了正确了解,他感到生死本为不二,没有执著于此的必要。太子的心灵和生命都已明显扩大,可以说,他已经与宇宙同化了。
他现在感觉一切烦恼都是不可思议,人干吗要有那么多的烦恼,他自己心里已经很明了,为此他不禁欢欣雀跃起来。他知道自己已经证得正觉,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忘记了一切,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没有分别,这就是正觉,这就是解脱。
他不再是太子,而是佛陀(梵语,简称佛,是觉者或智者的意思)了。
已经开悟的佛陀附带证得的五眼、六通。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佛陀察看整个世间,知道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中轮转,不觉生起无比的慈悲之心。六道众生(佛家所称的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终日过着虚假不实的生活,有善的,有恶的,有清净的,有不清净的,到了命终,又随着各自的作为,在六道中受着各种不同的苦或乐的果报。
佛陀悟到的是缘起的正法。他仔细观察这个世界,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流转的主体是苦。由该主体展开,所以便有了生、老、病、死的现象。
人为什么会老、会死?因为有“生”,所以有老与死。那生是从何而起?这是由于一切善恶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天神所造,生没有自体。所以,生并不是没有原因,生的原因就是行为的“有”业,因行为的有业而生出“取”来,好比有柴薪才能燃起火来。那柴薪又是从何而来?这是由“爱”而生,好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爱又从何而来?是由“受”而生,就像痛苦时需要安乐,饥饿时需要饮食,所以对周围的一切便生出爱来,受是爱的原因。受又从哪里来?它是从“触”而生,苦与乐的感受,都是因为有触,有触才能感觉出来。触是从哪里生的呢?它是从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又称六根)而生,如果盲人或者聋子就不能生起完全的六入。六入从哪里生呢?是由“名色”而来,名色就像是芽,六入好比茎叶,芽可以成为茎叶。那什么是名色的根源?它的根源是“识”,识是生出名色之芽的种子。但有时候,识是从名色生的,也有时候,名色是从识生的。就像人有时候坐在车上,有时候则推着车前进,也有时,人与车同时前进。识是从名色而生,名色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展开的。这其中还有一种作用是“行”,行的根结在哪里呢?这就是所谓的“无明”,也就是生死的根本。
总之,佛陀认为芸芸众生皆万世轮回,处于不尽的因果报应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无因不成果,无果不有因。人生的苦海重波流转不息,人们都以贪欲为本,贪财、贪色、贪名利或贪各种快乐,稍有不遂心之处,便怨恨、生气,但是却不思考因果,恣意妄为。嘴里说出恶言,身体做出杀、盗、**等行为。凡事违背天理,即使偶起善念,但转瞬即逝。根据人们所做的事情,总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
如同人的生死一样,胎儿时期,六根未生,但是有感觉;十月期满,就会有耳、鼻、舌、身、慧,也就佛所说的六入;刚刚出生的婴儿不知苦乐,只对接触的外界有感觉和认识;到了十二三岁时,能够分别善恶,便有了苦乐的感觉;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时候,对衣、食、住、行等产生爱执,如饥思食、渴思饮、倦思眠等,遇乐则爱合,遇苦则爱离;二十多岁的时候,精神旺盛,血气刚强,凡事便会尽力去争取。
一生所做的事情有善有恶,有益的、无益的都会在来生受到果报;遇到机缘,又会完成未来的新生命。既然有生,那老、病、死、苦便不能免。佛的意思是前生所做之事,成就了今生的果报,今生所做之事,又招来来生的果报。来生又招来生,如此生生世世,业果酬还,无有已时!
佛陀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后,又在菩提树下静思了21天,反复回味他所觉悟的真理,思索着他所感觉到的生死之缘。最后他发出正觉的宣言:“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如想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清理了所有的污垢,自己内心清净便挡不住光明普照,便能进入真实的悟界,获得不生不死的解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