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路 ——保康县建设农村初级电气化纪实(1 / 1)

西路苍茫 郝敬东 1854 字 12天前

1

美好的向往,永远属于刻意追求的人。

把光明引入家乡,这是地处鄂西北的保康山里人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它变成了现实——保康,人旺山兴,今非昔比了。

屈指算来,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八十二座,总装机容量达一万八千六百千瓦,常年小水电发电量达到三千六百万度。县里以国家电网为依托,把六十七座一百千瓦以上的水电站联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鸟形电网。这只梦中的“鸟”,在保康明丽的天空高高飞翔。

2

然而,历史上,保康却空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其贫困以“宁在汉口拾破烂,不到保康当知县”世代相传,“保民康乐”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罢了。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这里的情况大有改进。但是,缓慢的山区发展和单一的种植业经济,仍然无法驱散笼罩在纯朴山民和秀丽山水间的贫困阴影。到了1982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才九十五元,县级财政收入仅为四百七十万元,百分之八十的农户“油脂当灯夜夜烧,妇女舂米累断腰”。

依然是山里人,依然是大山区,却因改革春风的吹拂,保康的山水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他们依据山水资源优势,制定了“以小水电为主的能源结构(水龙),以磷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石龙),以多种经营为主的农业结构(木龙)”的经济发展战略,用大智大勇,在山川沟壑拦一谷碧水,燃一片明珠,把“溪河溢彩照万家,飞流吐珠绣山乡”的美丽图景描绘在了荆山南北。

让人想不到的是,曾经倍受缺电之苦的保康人,迎来自己前所未有的光明事业,却是在只有十八吨炸药、五万元铺底资金的基础上起步的。基础穷,但保康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不穷,战天斗地的干劲不穷。

在距县城一百一十公里的粉青河北岸,有座装机五千五百千瓦、年发电量一千五百多万度的马桥二级电站。那是1977年9月,由县委书记刘代启亲任指挥长,带领八名县委成员、四十名区局级干部,与来自全县十一个区的两万多群众打成一片,风餐露宿,夜以继日,靠劳动积累弥补资金与物资不足建成的。会战群众劳其筋骨,一个标工仅要县里零点三元生活补助。勤俭创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省、市领导。于是,一笔笔扶持贷款,一批批技术人员,从省城、从市区纷纷进山,上级的扶持与帮助,更加激发了山里人办电的斗志……仅用两年零一个月时间,马桥二级电站便实现了竣工发电,使全县小水电供电量一跃为过去的三倍半。

马桥二级电站的落成,不仅大大促进了保康县的经济建设,而且使群众从中取得了“山区没有电,面貌难改变,保康要脱贫,电力须先行”的共识。县委充分利用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确立了“全面规划,择优开发,先易后难,多层办电”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生产、生活用电两手抓,资金上、下、内、外多家筹”的具体措施。

1983年,他们在南河支流上修建罗家坪电站,这个站装机一千八百九十千瓦,隧道占明渠的一半多。但坚强的水电队伍,硬是凿通了总长三千六百多米的二十一个隧洞,写下了保康办电史上的光辉篇章。

紧接着,县里又把水电队伍拉向深急滩,打响了修建马桥三级电站的战斗。深急滩,从名字就可以知其险要。它位于粉青河上段,夹岸高峰对峙,进谷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车辆进不去,技术人员就用木船装上仪器、炊具进谷,水电大军则在半岩上修建公路,架设施工输电线、通讯线,仅仅三个月,就使施工重点转入了主体工程建设。在工地,我曾采访过县水电局工程师饶振勃。由于长期以来野外测量工作,他又黑又瘦,使本来不高的身材显得更加矮小,但在山里人的心目中,他的形象是高大的。为了保康的水电事业,他的足迹遍布了全县山水,他的汗珠洒落在所有电建工地。他是北京人,进山二十多年了,却只回过一次北京。他说:“我的根扎在了保康,我已是山里人了!”

循序渐进,长藤结瓜。之后,马桥一级、琵琶千、竹林口、深溪河、孙家湾、金竹荒等一批骨干电站先后落成发电。

3

头雁领得好,群雁飞得高。

在县办的同时,区、乡、村、户根据各自的力量和资源条件,也积极兴办小水电。几年间,全县区、乡总装机达三千三百千瓦,村级装机二千一百八十千瓦,还有八户农民办起了八座家庭微型电站。

看一下洞河乡尧治河村吧。这里海拔一千六百多米,离县城一百二十公里。山深林密,不通公路。一百二十九户人家分散在方圆四十多里的沟岭岗坡间。这个村的党支部有眼光,他们利用村里的两条小河落差大的水能优势搞水电。由村党支部书记樊立富带头,全村筹集了五万多元资金,买了发电设备和输电器材,车子上不了山,村里的壮劳力便下山搬,四十里的山路,他们往返一趟、两趟……硬是靠肩挑背驮,运回了那些宝贝疙瘩。从1982年秋开始,苦干两个冬春,总装机一百六十千瓦的两座小型水电站竣工了,使全村129户人家都用上了电。每当入夜,盏盏电灯点缀沟岭岗坡。农民利用电力开发山上的林特资源,走上了自主脱贫致富之路。

黄湾村群众在共产党员陈世财的家庭电站建成发电的日子里,送给他一副对联:“忆往昔油灯照明人人愁,看今朝电灯辉煌个个喜。”横批是:“生活幸福!”

海拔在千米之上的黄湾村,经常是云遮雾绕,从巍峨的群峰中流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陈世财退伍回到家乡,凭着在部队的见识,拿出全部积蓄,做好了兴建小水电站的一系列准备。1983年一开春,他与妻子就在尚未消融的积雪里搬石头、挖泥沙。群众看见他们夫妻俩办电着了迷,纷纷前来参战。筑了拦河坝,又修水引渠,再盖小机房,整整花了一年工夫。接着又用一个月时间栽电杆、架电线……1984年2月1日晚,云雾山中的十二户人家瞬间一片通明。在这曾经只有松涛涧水遥相呼应的深山峡谷里,如今却是白天机器轰鸣,夜晚灯火辉煌,那发自肺腑的欢声笑语,会同发电机的高歌,琅琅回**在蓝天晴空下,青山绿水间……

4

在保康,办电是一种“现象”。这里的群众、干部、部门、磷(矿)化(工)企业、发电企业以及乡村企业,或千节万省,或无偿扶助,或多方调剂,或常年积累,或以电养电……大帮助、小凑合、滚雪球、掏家底,其踊跃集资办电的精神风貌,被省委领导同志赞许为“九牛爬坡,个个使劲”!

有人曾断言:“保康农户分散,办得起电,架不起线;架得起线,胜不起电。”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保康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可行性措施——区、乡、村每架设一公里十千伏输电线路,县里补贴两千元资金,对架设低压线路也给予适当扶持,有力推动了乡村电网建设。1983年以来,保康县累计投入输电线路建设资金四千一百多万元,平均每年新架输电线路八百多公里,新添用电农户七千八百户。截至1990年上半年,全县三百二十二个村,五万四千七百户用上了电,实现了全县村村通电,用电农户达到百分之九十二。

在小水电开发中,保康县不是孤立地去建设电气化,而是统筹兼顾,把地方经济、人民生活同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水龙”开路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982年,保康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三十六家,全部工业产值不足一千七百万元。而有了小水电,短短七八年间,就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矿山、化工、机械、建材、森工为主的县级工业体系,工业企业发展到一百五十四家,预计1990年工业产值可突破一点五亿元,较1982年增长七点八倍。

随着拦水坝、引水渠的修建,一座座水电站的落成,耕地自然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同时,电还成了抽水抗旱的廉价劳力,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因此稳步增长,连续五年保持在人均四百五十公斤左右;香菇烘烤、炒茶榨油、孵鸡饲畜、碾米磨面、蔬菜育苗都用上了电。

过去的保康县城,“一盏汽灯照全城,一个喇叭响全城,一支烟卷游全城”。而电这个先行官,使保康人把昔日土墙石街、小巷幽暗的旧城池,建设成了一颗令人流连忘返的深山明珠。那轻歌曼舞的文化场院,那彩灯点缀的商业大楼,那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电教荧光屏,那手术室灿如白昼的无影灯……无不显示着电的魅力、电的风采,显示着保康山城已经成为全县人民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九里川村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地形七沟八岭。这个曾是“货郎子不摇鼓,背脚子不打杵”的穷乡僻壤,如今一百七十一户人家不仅户户通了电,而且靠电从一千多米的谷底把泉水抽到村里用上了自来水,结束了世代背水吃的历史。用水问题的解决,使这个村年节约用工八千六百多个,他们有了充裕时间建设家园,依靠电力采矿和加工,连续三年人均纯收入超千元,成为高山致富典型,被湖北省委树为全省“十面红旗”之一。

5

根据水能资源蕴藏量,保康县规划“八五”期间,将开发装机二万五千千瓦的过渡湾电站;“九五”期间,还将上马建设装机六万千瓦的肖家湾电站。

县委书记李远继说:“过去我们失误在水,失误在山。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看看今天山里人的干劲,振兴山区经济,绝不是一句空话!”

规划初定,喜讯传来,国家化工部要求保康利用磷矿及电力优势,扩大黄磷生产规模,力争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生产厂家。

努力追求吧,保康的未来将更加光明灿烂!

(稿于1990年10月,原载《中国水利报》1990年11月14日第3版,并获该报“铜梁杯”水电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