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 珠峰二本营 晴转雪转晴(1 / 1)

今天来二本营,我们出发得有些晚了,12点才到大本营旁边的沟口。我们背包里装着牛肉、凤爪、花生、蚕豆,这些都是给交会组兄弟们带的,重量已到能背负的极限。

一开始我感觉有些吃力,有意放慢脚步,等待自己的肺挂上更高的档位。渐渐地,我找到了节奏,呼吸也顺畅起来,感觉不那么累了,一路没停,一个小时就走到了二本营。

当我看到队旗和帐篷时,距离营地还有几百米路程。两人站在队旗下望着我的方向,我知道那是在迎接我们。我高兴地忘记了疲惫,不自觉地加快脚步,近了,更近了,我对他们招手,我看清了那是韩超斌和李锋。他们笑着迎过来,李锋接过我的背包,像是迎接亲人。

交会组队员们明天就要分赴各交会点了,都面临艰难的行程。下午他们站在营地里开会,作决战前的动员,互相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测量登山队明天将攀爬上北坳冰壁,到达7028米营地,预计22日登顶。交会组队员将在各点位至少坚守四五天。

我们背上来的食品其实少得可怜,韩超斌平均分给了各交会点的兄弟。明天,兄弟们都上去,二本营就剩他和刘泽旭留守,负责协调和保障。

刘泽旭前几天因为“珠峰肉夹馍”火了一把。在二本营艰苦的环境中,他想方设法让兄弟们吃得舒服点。尽管条件有限,他也总能惊艳到大家的味蕾。今天的晚餐是油泼面,当油浇到辣子上,那嗞啦啦的美妙声响和令人垂涎的香味,仿佛身处西安某个老字号餐馆。

但这里毕竟是海拔5300米的营地。黄昏又下起了雪,兄弟们每人端一个碗,先在帐篷外的飘雪中从锅里捞好面条,然后在逼仄昏暗的帐篷里排着队,一个个加调料,泼油。凳子不够用,有人蹲着吃,站着吃,搬来石头坐石头上吃。不管怎么吃,大家在一起,吃得都很香。

这是我见到二本营兄弟们最齐全的一次。上次我来时,住的是李飞战的帐篷,那天他去东绒2点执行天文测量任务。我对天文测量一直好奇,今天终于见到了他,便请教了一番。天文测量有助于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的优化,可以提升珠峰高程精度,所获得的数据还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李飞战喜欢钻研,善于学习,在野外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回去后翻阅各种资料努力解决。虽然他年龄不大,俨然已是一个专家型的测量队员。他说的一些专业术语让我云里雾里,但他讲述的测量故事却让我感慨颇深。

天文测量,瞄准的目标是恒星,要靠天气“关照”。在大本营测量时,天气给力,终端仪器却在低温下“罢工”了。他和队友孙文亮准备了“暖宝宝”,打算贴仪器上,可“暖宝宝”也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产生化学反应而发热。没办法,只好把仪器放在自己怀里暖,暖了一个小时,终于能开机工作了。

而在东绒2点的测量颇费周折。在珠峰地区,海拔越高天气越变化无常。李飞战和孙文亮第一次到点位,白天完成交会点的基础测量任务,晚上等待好天气,可一连等了3天,都阴云遍布。第二次上去,依然无功而返。直到不久前,他们第三次上去,终于迎来了好天气。他们从晚上10点开始测,一直测到凌晨4点。这次终端仪器没出问题,可最低工作温度为-20℃的电子测角仪却4次关机。这次他们有经验了,提前让“暖宝宝”在帐篷里发热,贴在仪器上,还把备用电池放在怀里暖热,用尽各种办法终于完成了东绒2点的天文测量。

在寒夜中,身体的温度是微弱的,但足以温暖热爱。

已是凌晨,除了风吹帐篷的声音,一切都安静下来。刚才我和兄弟们的咳嗽声还连绵不绝,仿佛每一个小帐篷都是一个音符,风一吹,咳嗽声就演奏成乐曲。我的身体依然因寒冷而发抖,但我也拥有某种温度,让我足以度过这个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