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定日的天气很好,柔风阵阵,气温也上升了,路边的树都长出了叶子,有了春天的感觉。队员们在这里放松身心,休整了几天后,都已再次奔赴“战场”。
今天一早,交会组队员离开定日驻地,到二本营待命。下午,测量登山队在召开了简短的突顶动员大会后,再次出征,傍晚时已到达5800米营地。
根据最新天气预报,5月21日、22日将迎来第二个窗口期,测量登山队计划在5月22日冲顶,5月21日修路队将会把路线打通。冲顶队员包括测量登山队队长次落、攀登队长袁复栋、攀登教练李富庆,5名高山向导以及一至两名测绘科技工作者。
今天我没到现场,但从同事传回的视频中看到测量登山队员列队出征,依然感到热血沸腾。山就在那里,而人不畏艰险,越挫越勇。明天我将重返大本营,一直等到他们凯旋。
今天是我离京执行这次报道任务的第60天。看到不少朋友发北京的照片,那里已渐渐步入盛夏,有花朵,有浓密的树叶,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我想起有一年北京的花刚盛开时,和一位在边疆工作的朋友走在前海,她停下来拍了很多照片,说要发给边疆雪山上的兄弟们,他们看不到这样的景色。现在我知道,她当时发过去的照片,一定给兄弟们带去了慰藉和柔软。
出门时间久了,谁都会想家。之前由于疫情原因,快递不让送到家里,都要到小区门口自取。前几天我们那个社区允许快递员进入了,听到敲门的声音,儿子大声喊:爸爸,是不是爸爸回来了?听到这件事,我的心也柔软起来。测绘队员们比我离家时间更久,在他们硬汉的外表下,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的柔软时刻。今天上午,队员们在大本营举行了和家属视频连线活动。听同事说,活动结束后,有几位队员偷偷流下了眼泪。
但他们心中是乐观的,我从未听到过谁叫苦叫累,从未听到过谁抱怨。兄弟们只要聚到一起,必定是欢声笑语。在这里,兄弟间的情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温情的缺位。
我们的驻地在协格尔镇白坝村,在这里时间久了,对村子也熟悉起来。我们看到过农民在田地里赶着马或牛春耕,我们看到过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追着妈妈吃奶,还看到过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一颗糖果都能让他们欢欣雀跃。这是一个安详的村子,人们并不富裕,但脸上很难看到愁容,更多的是平静和满足。
昨天我们在一家藏餐馆吃晚饭,一张桌子上,几个小伙子在玩一种骰子游戏,一张桌子上两个老阿妈边喝茶边聊天,一张桌子上,一个老大爷点了碗藏面,坐在那里悠闲地等待,不时笑着和旁边的人说几句话。
一时间我出神了,我安静地看着眼前的场景,想起梵高在一个叫纽南的小乡村,整日观察和描绘村民的生活,画下那幅《吃土豆的人》。我怎么会想起这些呢?或许因为眼前的生活气息正和那幅画流露出的东西相契合,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人说生活在别处,不,生活无法在别处。生活只能在此时,在此地,在巨大的时间洪流中,在隐秘而又确实存在的轨迹上,这其中有梦想、**、奋斗与执着,也有更多的平淡、平凡、不甘与无奈。
能来到这里挑战自己,重拾自己的勇气,对每一个参加珠峰高程测量项目的人,尤其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