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在唐代的古都长安,除了大明宫,华清池、骊山、曲江等是许多文人墨客喜留诗文的地方。还有一处景致,也引得许多名人留下了诗篇,那就是著名的乐游原。只是这片风景不能够带给人欣喜,有的,只是无尽的哀愁。
公元844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李商隐来到长安城南郊外的乐游原。这里是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登上乐游原,就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
彼时的乐游原,已看不到一个人,四下只有呼啸的风声,李商隐裹紧了披风,一步步走到山头的最高处。他极目远眺,只见漫天的晚霞,仿佛打翻的调色盘,火红是它的主色调,氤氲着无数的色彩变幻,美丽得令人惊心动魄。整个长安城也因此笼罩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美则美矣,转瞬之间,就被黑暗一点点吞噬掉。
李商隐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因为心情不好,想登上乐游原散心。但没想到,不仅没有散开愁烦的心绪,眼前这一幅景象,仿佛为他展示了一幕可悲可怖的未来命运。
不只是他自己,更是这个国家的不可改变的命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伫立良久,终于忧愁离去。
一 莫欺少年穷,总有识珠者
公元811年,李商隐出生在怀州河内,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县。李商隐自己曾说过,他的先祖是李唐王室旁支,但很久以前就已经衰落。但是,这个所谓的“王室子弟”的身份从来也没有帮过他任何忙,甚至也没有得到过朝廷的一点点认可。
李商隐的祖辈官运都不大好,他的父亲最多也就是当过县令,幕僚,携家带口辗转谋生,最后客死他乡。
李商隐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了,这一下子,彻底失去了经济依靠。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小小的少年,开始撑起养家的重担,他十岁时就开始帮别人抄书写字,“佣书贩舂”,赚一点钱来补贴家用,减轻母亲的负担。
毕竟是读书人家的子弟,不管怎样贫困,他还是有着坚定的目标,那就是必须通过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好在李商隐天资聪颖,“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他还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亲属,有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教他读经习文。十六岁时,李商隐便脱颖而出,因擅长古文而得名。
公元829年,李商隐全家搬到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人生中第一位最重要的贵人,他全心全力地帮助李商隐。但世事无常,这份亲密关系,却也成了李商隐未来仕途中最大的阻碍。
李商隐刚到洛阳时,还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穷苦学子。但他所写过的两篇古文《才论》和《圣论》,在洛阳当地引起轰动,也吸引了当时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在当时,令狐楚不仅身居高位,更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据说唐德宗就喜欢看他的文章,每次阅览奏章,他读一遍就知道哪篇是令狐楚写的。
而这位大才一看到李商隐的文章,竟然拍案叫好,马上请他来相见。不仅如此,当他看到李商隐经济窘迫,身世堪怜,就邀请他搬到自己的府内居住,作为他儿子令狐绹的陪学。除此之外,还每月赠送银两给他,让他作为家用。
当李商隐搬到令狐楚家中后,老爷子不顾公事繁忙,还兴致勃勃地给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做起了家庭教师。当时,李商隐的古文写得很好,而令狐楚擅长的是骈体文。于是,他建议李商隐改个路子学习骈体文,因为当时官方文体通用四六骈体。
二 难得的际遇,难考的科举
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布衣,转眼间摇身一变,成为贵族公子的随从好友。不仅如此,这位高官老爷还放下身段亲自教他学习。这样的奇遇,古往今来,恐怕从来就没有人遇到过,连现代的偶像剧都不敢这么编。但这样的好事真的就让李商隐遇到了。令狐楚对他的好真的是掏心掏肺,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而且“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因为不愿意让李商隐离他太远,还把他聘入幕为巡官,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
由此可见,令狐楚真是把李商隐当成亲儿子来宠爱了。事实上,他的亲儿子令狐绹恐怕也没有得到过这样高规格的待遇。因为在令狐楚的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儿子的才华比不上李商隐。
老爷子还是很有眼光的,只是他这眼光放得太远,他看得出李商隐惊世的才华必将名震古今,却没能预料到这一世,他心爱弟子的命运始终颠沛流离,最后郁郁而终。
或许,这也是大多天才们所共有的命运。
但那个时候,又有谁会预料到以后的凄凉呢?在恩师的相助下,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习骈文,在写作上基本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而且,他的大部分诗文,都能看到对仗工整、词句华丽的骈文的影子。
彼时,连当时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也很赞赏李商隐的诗文。说来也有意思,白居易的诗文以文字清浅意蕴直白著称,而李商隐的文字则晦幽儒雅,缠绵悱恻,居然也能入得他的青眼,也确实让人惊奇。而且,白居易对李商隐的赞赏可不光是口头上的客套,他在临终前,甚至委托李商隐帮他写墓志铭。
按说,能够得到长安城有名望、有权势的大佬的倾赏,李商隐的仕途之路不应该太难。但世事就是如此难料,从十六岁到二十五岁,李商隐整整参加了四次科考,但一直没能入选。
而这个阶段,令狐楚的日子也不好过。那个时候,朝廷还饱受宦官专政之苦,牛李党争刚刚冒头,令狐楚一直与牛僧孺的关系不错,被认为是牛党人物。
公元835年,朝廷爆发了“甘露之变”,包括两位宰相在内的很多大臣都被宦官诛杀。幸亏那个时候,牛李两派都被排斥在朝廷之外,侥幸躲过大劫。
因为恩师自己已是自顾不暇,李商隐只好一边坚持不懈地参加科考,一边给自己到处找工作,但都不太如意。
对于唐代的许多才子来说,科举时能够榜上有名是一件太难揣测的事儿。事实上,除了白居易等人好像没走什么后门之外,不少通过考试的才子,比如王维、杜牧等人,都是有人举荐,才能够脱颖而出。在之前,李商隐还对自己的才情信心满满。但接连四次名落孙山,真的是太打击人了。到了公元837年,25岁的李商隐打起精神再次进入考场。这一次,他确实中了,但并不是靠自己,而是因为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的大力举荐。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最后居然只系在了两位权贵的一句话上。
这个结果,听起来是不是比没中还让人伤心?
三 人走茶凉,命运陡转
这一年,对于李商隐来说,是悲欣交集的一年。他还没来得及庆贺自己进士及第的喜事,就接到了恩师令狐楚病危的消息。更让他为之落泪的,是令狐楚在弥留之际,也想着再为他的仕途加一把力:他委托李商隐帮助他写遗表呈献给朝廷。
众所周知,令狐楚就是写骈文的高手,他的骈文和韩愈的古文,以及杜甫的诗,当时被誉为“三绝”。但是,在人生最后的当口,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最信任也是最心爱的弟子,用心之苦可见一斑。
尽管令狐楚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去推举李商隐,但事实证明,后者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帮助。更残酷的世情就是,人走茶凉。当令狐楚去世后,他的儿子令狐绹并没有一并继承他父亲对于李商隐的好感。或许,在之前的这许多年,对于自己的亲生父亲始终宠爱一个陌生人,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白衣,他的内心就有一丝微妙的不平衡。如今,父亲已经逝去,他也为李商隐求到了一个进士的名衔,仁已至义已尽。最后,当两人在令狐府宅的大门前客气地拱手而别的时候,他们彼此都明白,这可能已然是最后一面了。
那天傍晚,也是一个夕阳如火的黄昏,当仆人在李商隐的身后缓缓关上大门,李商隐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真的就是一个人了。
没有了令狐家族可以依恃,但生活还得继续。公元838年,李商隐接到了泾原(现在的甘肃)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成为他的幕僚。对于李商隐来说,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实属无奈之举,因为科考成功不代表他马上可以入仕,他还要参加下一步的制举考试。而这段时间,他也要养家糊口,有人赏识他,他必须马上给予回应。
王茂元虽然不如令狐楚那样对他推崇备至,但也相当欣赏李商隐的才华。最重要的是,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李商隐。
在李商隐的人生中,一共有过两次让常人羡慕不及的奇遇。第一次就是遇到了爱他如子的令狐楚。第二次,就是以一穷二白的身份,却娶到了一位身世矜贵的千金小姐。
曾经一度,李商隐一直认为,这是上苍给予他的重礼。但很快他就明白,这世间怎会有莫名其妙的幸运?即使有,在它的背后,也已经标注好了价格。而李商隐收到的这两份“大礼”,需要他以一生的落魄来偿还。
四 恩怨情仇,都系在最亲的人身上
公元838年,李商隐迎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镁。这是他第一次也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虽然是由长辈指定的姻缘,但两人的感情非常融洽。王晏镁虽然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但性格非常温柔,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一直陪伴李商隐过着穷困的生活,也从没有过怨言。
总之,对于这段婚姻,李商隐满意极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蜜月还没过完,他就收到了令狐绹的一封亲笔书信。打开书信,没有客气的寒暄和问候,有的,只是几乎要喷出纸面的怒火和痛骂:“忘家恩,放利偷合。”
原来,李商隐的岳丈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认为是妥妥的李党。而李商隐去世的恩师令狐楚,却是牛党中的骨干。而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更是之后牛党中的领袖人物。他虽然与李商隐并没有交心的情谊,但总觉得自己一家就是李商隐的恩人。李商隐这般明目张胆地与李派人物结亲,在他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背叛。
接到书信的李商隐顿时目瞪口呆。他大约从没想过,这场婚姻背后牵连着如此多的利益纠葛。事实上,大约连他的岳丈王茂元也没想过那么多。他非常想向令狐绹解释些什么,却又觉得一切言语都是苍白的。令狐绹是一个从小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公子哥,他能明白因为贫困不得不四处谋生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吗?他能够相信,自己只是喜欢上了那个成为自己妻子的女子,但从没想过这件事竟然需要放眼到党争这样大的格局吗?
他不会明白的,就如他从来没有明白过李商隐的心。
两年前,当李商隐送走恩师,一个人伤心地从长安前往甘肃,这一路上,他满眼看到的,都是一派萧瑟肃杀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年轻的诗人悲愤交加,写下了著名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这首政治长诗概括了一代王朝兴亡的历史,揭露了唐王朝内部各种腐败现象,诗歌涉及社会危机的各个方面,更表达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感,“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后世评论者都认为,这首诗与当初杜甫所创作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及《北征》等作品风格相同,是一篇难得的诗史杰作。
后世的评论者也认为,在所有模仿杜甫诗篇的人中,李商隐是最得其形与神的。王安石曾指出,唐朝人学习杜甫而真正得到杜诗神韵的就只有李商隐一人而已。很多人都认为李商隐的诗多属于隐微幽深、凄婉动情的情感诗。事实上,李商隐的时事诗篇也很出色。气势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
而能做出这样不朽诗篇的作者,必然有着一颗不同于常人的敏感甚至悲悯众生的心灵。他的双眼,因为看到世人的贫贱和流离而悲伤;他的心,因为感受到朝政的日渐衰微而焦灼不安。可是,这般大爱的情感和细微的内心,是令狐绹等政客无论如何也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他引为执念的,就是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伤害。所以,他必须不遗余力地进行报复打击。
五 辗转反侧的仕途,屡战屡败的命运
公元839年,李商隐参加制举考试,因为得罪了令狐绹,他的考试没有通过,并毫无意外地遭到了京城士人的排挤。人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终于,他通过了考试,也只谋到了一个京郊的县尉小官,却因为不忍心伤害无辜的黎民百姓愤然辞官。此后,命运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他。在他岳父所在的李党终于活跃于朝廷的时候,李商隐的母亲去世,他不得不在家丁忧守孝三年。好容易可以继续做官了,但李党又被新登基的唐宣宗所厌弃,他的求仕之路再一次被搁浅。
在这期间,李商隐的岳丈出征时因病去世。生前,他没能照顾到他小女儿的丈夫,而他的去世,也使得李商隐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为了生计,李商隐一个人在长安苦苦熬着,期待能够得到重用的那一天。作为一名小吏,他日日奔忙,那首著名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也是写于这个时候。那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了千古名句,但也让读者千百年来始终在猜测,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究竟是他的妻子,还是另外一位意中人?
在李商隐的诗中,有好多意味幽深的词作,缠绵悱恻,引人遐思,“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几乎每一位失恋的人,都能够在李商隐的诗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但让后世读者最为抓狂的是,因为李商隐的诗作中用典太多,而且晦涩悠长,以“无题”作为题目的诗作就有十几首之多。所以,害得那么多想从其中研究他是否还有其他情感经历的人们,都有一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也有人戏称,如果朦胧诗人要给自己找一个鼻祖的话,非李商隐莫属。
在长安混日子的李商隐终于再次遇到一个赏识他的贵人——征南将军郑亚。彼时,郑亚也属于与李德裕交好的官员。因为李党受到排挤,他也被明升实贬为桂林刺史。在他向李商隐发出邀请之后,李商隐欣然前往。
如今的桂林自然是大美的旅游之地。但千年之前,到那里做官的人们都是苦不堪言。谁能想到,就是在桂林的那段日子,却成了李商隐人生中最平静的时光。那首“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就体现了他如释重负的心情。
可叹这位才子!一般来说,自己的主家被贬谪到边远之地,幕僚都会唉声叹气,只有李商隐却做出这样出人意料的反应。
其实也不奇怪,在长安时,每天都被夹在牛李党争之间艰难过活,如今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人,还能远离京城那片是非之地,对于李商隐来说,可不就像是小鸟飞出了牢笼一样欣喜!
但李商隐的“好”日子也没能过多久,新的打击又来了。准确地说,这一次的打击目标不是他,而是郑亚,因为郑亚再次接到遭贬的诏书。
郑亚于他而言,就像一顶保护伞,伞破了,伞下的人也各自飘零。李商隐失魂落魄地再次回到京城,他甚至无颜去面对妻儿。拿现在的话来说,他又失业了。而那位大家出身的妻子,自从嫁给他,就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苦日子。
六 不得志是他一生的魔咒
那个黄昏,回到长安的李商隐在家门口踯躅了很久。他甚至都能听到孩子的哭闹声,还有妻子哄孩子时轻声的呢喃。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当年,他也是这样艰难地带着一家子四处奔波。他一直以为,他与父亲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更刻苦,也更有天分。但命运就是如此残酷,兜兜转转,他又走回了和父亲一样的老路。
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
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终于,他再一次低声下气地向令狐绹祈求,希望当时贵为宰相的他为自己谋一份职务。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他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给令狐绹写信了。《寄令狐郎中》《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多年以来,他一直希望能向令狐绹解释自己的心意,但对方从没有给过他机会。这一次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令狐绹没有任何回应。最后,他还是凭着自己的考试,再次求到了一个县尉的职务。
命运就是这样让人哭笑不得。多年前,他从一个县尉的职位上愤然辞官。而如今,为了五斗米,他不得不重新弯下腰来。
即使有满腹才华,却始终无人理会,不得不为生计奔波。那首《贾生》也是在那段时间创作的。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也就是西汉时期的能人高士贾谊。据史书记载,贾谊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当年,他在政治、经济、国防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的进步主张,不仅在文帝一朝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
但就是这样一位百年难见的大才人物,也一样遭遇了冷遇和被贬谪的命运。好容易被皇帝找回来了,和他深更半夜促膝长谈,说的不是治国之道,反而都是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
从古至今,怀才不遇几乎是太多天才共有的命运。
那一年,他在长安还遇到了名气颇响,却始终没受过重用的杜牧。作为同为党争所苦的读书人,他对杜牧的理解要比很多人都深。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这是他写给杜牧的诗,更是嗟叹自己命运的诗。生不逢时,遭遇党争已属不幸,更为不幸的是,还生在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末年。
七 长相思兮长别离
公元851年,李商隐再次遭遇了命运的重击。他所投靠的武宁节度史卢宏止病逝。他还来不及为自己的前途忧思,就接到了妻子病危的消息。等他匆匆赶回家中,却连妻子最后一面都未及见到。
那一天,当探望的人们都渐渐散去,只剩下他一个人怔怔地坐在空****的屋子里。从窗口望去,屋外的蔷薇花露好像哭泣的泪水。屋内床铺上还有妻子用过的枕头,但蒙在床铺上的绿色罗衾却残酷地提醒着他,那个熟悉的人儿,从此阴阳两隔,再也看不到了。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他回忆起前年春天,他即将远行,最后与妻子话别的时候,妻子面上的表情是那样的哀凄,她似乎想和他说很多话,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当时,他就觉得奇怪,却也没有追问。如今再次想到这个细节,不禁心如刀绞。那个时候,妻子一定是已经生病了,并感觉到了命不久矣。
她从来没有怨过他,连预知了死亡在悄悄靠近时,都不忍心让他忧虑。但就是这份好到无以回报的深情,才使得李商隐这一生都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尽管这一生里,他们彼此相依的时间也是那样短暂。而更让他哀愁的是,即使再有来生,还会相见,那时候,你还能认得我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第二年,一直在郁郁之中的李商隐接受了梓州刺史柳仲郢的邀请,作为他的幕僚。梓州在今天的四川绵阳,当年和成都一并称为蜀地最大的两座城市。
李商隐动身的时候恰好是冬天,巴山蜀水苦行踪,路上还遇到大雪。当他和平时一样打开包裹,却没有看到棉衣,那一刻不禁悲从心来。他一下子回忆起以往每次出门,妻子都会细细打点他的行装。这么多年出门在外,也正因为妻子的悉心照料,他几乎没有吃过太多苦头,而如今,那个会在夜里纺线织布为他缝制棉衣的人,已经不在这个人世了。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八 前缘何缘?恩怨纠缠
在梓州的日子,李商隐很努力地做着幕僚的分内之事。对此,柳仲郢非常满意。但唯一让他忧虑的就是,在这几年里,李商隐几乎从来没有笑过。他不像其他幕僚那样,闲暇的时候去喝茶喝酒消闲,而是经常拜访深山古刹,和高僧们谈经论道。
李商隐一生贫困,为了生计才不得不四处漂泊。而此时的他却舍得“自出财俸,于长平山慧义精舍藏经院特创石壁五间,金字勒《妙法莲华经》七卷”。那段时期,他创作的很多诗文也和佛教有关。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对于李商隐来说,他这一生,遇到了别人企望不及的幸运,也遭遇了难以诉说的坎坷和悲苦。而所有的喜与悲,都仿佛一条预定好的人生锁链,无法解释,更无法逃开。他最感激的两个人,一个是恩师,一个是爱妻,因为同时出现在他这一生里,也成了悲剧的缘起。这一切,也许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业缘。
在某个深夜,依然没有困意的李商隐放下手上的书本,默默凝视着眼前的烛火,倾听着雨点敲落在残荷上的声音。西南多雨,更兼之那本就是一个秋季,冷风寥落,孤灯照寒。
又是一年流落在异乡的日子,又是一段数不清悲与苦的年华。究竟何时能从这积郁中真正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欣喜呢?他找不到答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公元858年,四十四岁的李商隐辞官回乡。漂泊多年的浪子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出生之地。那时的他,身心俱疲,却也有说不出的释然与轻松。对于未来,他有预感,或许在不久之后,他就可以告别这个让他无限惆怅的人世了。
传说每一个人在将死之时,这一生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如电光火石一样回映在脑海里。在卧病床榻的日子里,每一天每一刻,李商隐都无法不回忆起多年前的往事。终于,这所有的悲喜都化成了他的最后一首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为这首诗痴迷,不断地猜测着诗中的真正含义。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宣称,他读懂了李商隐的全部心意。“庄生晓梦迷蝴蝶”,是真意耶,还是梦境耶?这一生的悲伤、欣喜抑或惆怅,就如“珠泪”“玉烟”一般,似真似幻。这一生,他辜负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辜负过。
但不管怎样,往事如烟,只留惘然。
当年,李商隐因病去世。在他死后四十九年,唐王朝灭亡。